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恒东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增敏
  • 1篇增敏作用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术后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株
  • 1篇腺癌
  • 1篇剂量学
  • 1篇剂量学比较
  • 1篇防己
  • 1篇放疗
  • 1篇放射增敏
  • 1篇放射增敏作用
  • 1篇粉防己
  • 1篇粉防己碱
  • 1篇肝癌

机构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篇高恒东
  • 2篇孙新臣
  • 1篇邓雨霞
  • 1篇曹远东
  • 1篇李益坤
  • 1篇喻伟
  • 1篇马春阳
  • 1篇李苏宜
  • 1篇林茜
  • 1篇邓文英
  • 1篇葛小林
  • 1篇邵玉琴
  • 1篇隋辉
  • 1篇雍霞

传媒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粉防己碱对人肝癌细胞株7402的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对人肝癌细胞株7402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7402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et的细胞抑制效应;应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Tet对7402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照射后7402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再分布并观察Tet能否去除放射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Western blot检测CyclinB1、Cdc2和Cdc25C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细胞分裂指数实验观察Tet对照射后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et作用于人肝癌7402细胞株24h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Tet(0.5μg/ml)能明显降低放射后7402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其放射增敏比(SERDq)为1.7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照射明显导致7402细胞株G2期阻滞,Tet能够去除放射引起的7402细胞G2期阻滞。Western blot显示细胞在受到X射线照射后,CyclinB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dc2和Cdc25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经Tet处理后,CyclinB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Cdc2和Cdc25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分裂指数则增高。结论:Tet对7402细胞株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et去除放射引起的G2/M期阻滞有关。
孙新臣邓文英李苏宜邓雨霞喻伟高恒东
关键词:粉防己碱放射增敏G2/M期阻滞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3DTPS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Gy/25F。用剂量体积、剂量分布图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评估CRT与IMRT计划的优劣。结果:CRT和IMRT两种放疗计划PTV的V95%、V105%、V110%、V115%分别为(98.3±1.9)%、(42.7±15.1)%、(8.2±8.7)%、(2.2±5.3)%和(98.5±1.0)%、(8.6±4.5)%、(0±0.4)%、0,V95%无统计学差异(P>0.05),V105%、V110%有统计学差异(P<0.05);CRT与IMRT的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30±0.14与1.12±0.03,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与CRT比较,心脏V30、V40分别降低了70.69%、93.33%,肺V20、V30分别降低了17.96%、14.8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的PTV,CRT和IMRT计划均有较好覆盖,但IMRT较CRT适形度好,剂量分布均匀。IMRT有效降低了心、肺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曹远东高恒东孙新臣葛小林林茜邵玉琴马春阳李益坤雍霞隋辉
关键词:乳腺癌常规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