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锐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15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吕晓侠吴承志董少军王靖东马锐王清兰春虎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
- 多发性硬化42例临床表现和MRI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和MRI特点,提高MS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MS的临床表现和MRI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MS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急性或亚急性发病。26例病前有诱因,主要与感染有关,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和视力减退为多见,复发-缓解型32例,病变部位中脊髓29例,视神经28例,大脑半球14例,脑干8例,小脑4例,发作性症状14例。MRI检查脑部病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和胼胝体,病灶多呈卵圆形,大部分病灶与侧脑室壁切线垂直或相连;脊髓病灶位于颈髓和胸髓,与脊髓长轴一致的长条状或多发非连贯性条索状,位于脊髓后外侧,激素治疗后大部分病灶可缩小或消失。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组均有明显疗效,慢性起病者也有改善。结论:结合MS的临床表现和脑部及脊髓MRI结果,可以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 王靖东吴承志吕晓侠马锐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112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进展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变化,对进展组作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相关分析。结果进展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62例和43例,占70.45%和38.39%,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2.65±11.29μmol/L和15.43±6.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展组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性(r=0.691,P<0.001)。结论高Hcy血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防治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王靖东吴承志吕晓侠董少军马锐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
-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α-TNF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α-TNF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和常规治疗组,检测入院第1天(d1)、第3-5天(d3-5)、第14天(d14)血清IL-2、IL-6、α-TNF的水平,进行对照比较。记录患者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d1、d3-5、d14血清IL-2、IL-6、α-TNF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亚低温治疗组d3-5、d14血清IL-2和IL-6的水平均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和P<0.05)。亚低温治疗组第14天的NIHSS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1.3%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的水平,抑制卒中后炎症反应,保护脑神经细胞。
- 董少军吴承志刘培明魏芳王靖东吕晓侠马锐许希海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
-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脑梗死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同时选取非脑部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 董少军马锐吴承志
-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硬化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7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162例脑梗死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并对94例患者作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98例和5例,占60.49%和12.50%,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7.86±7.32μmol/L和12.05±3.3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脑梗死组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P<0.05)。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血脂无相关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 thickness,IMT)呈显著正相关性(r=0.463,P<0.001)。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王靖东吴承志吕晓侠董少军马锐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15例临床观察
- 2002年
- 吕晓侠吴承志董少军王靖东马锐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尿激酶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比较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 0例急性脑梗死 (发病≤ 8h)患者分为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表 (NIHSS)于治疗前 ,治疗后 2 4h、1周、2周记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临床症状恶化者复查头颅CT ,明确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后 2 4h治疗组NIHSS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1周后差异更加显著(P <0 0 1) ,但溶栓治疗组之间 (经动脉或静脉溶栓 )NIHSS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三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6 6 7%、9 5 2 %和 14 2 9%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
- 董少军吴承志吕晓霞王靖东马锐王辉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症状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周记
-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急性中风病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1 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溶栓前后按照卒中病人神经病学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 ,并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价。结果 1 5例病人中有 9例缺血后完全再灌注 (占 60 % ) ,3例缺血后部分再灌注 (占 2 0 % )。治疗后病人神经病学缺损评分显著下降 ,总有效率 80 % ,显效率 66 7%。结论 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 吕晓侠吴承志董少军王靖东马锐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再灌流
- 美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马锐侯焕喜董少军
-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美多巴神经元丢失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