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金波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放疗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胸壁
  • 1篇胸段
  • 1篇胸段食管
  • 1篇胸段食管癌
  • 1篇氧合酶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抑制剂
  • 1篇增敏
  • 1篇制剂
  • 1篇三维适形
  • 1篇三维适形放疗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肿瘤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 1篇空军临潼航空...

作者

  • 3篇马金波
  • 3篇臧茹琨
  • 2篇宋轶鹏
  • 1篇刘鹏
  • 1篇夏玉军
  • 1篇马照
  • 1篇王大卫
  • 1篇张伟

传媒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乳腺癌术后胸壁及锁骨上区混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胸壁及锁骨上区两种照射模式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例乳腺癌伴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计划(3DCRT)和混合逆向调强计划(Hy-IMRT),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 Gy分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质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OAR)的受量。结果Hy-IMRT靶区的近似最大剂量D2%分别为明显低于3DCRT(t=-9.821,P<0.05),近似最小剂量D98%明显高于3DCRT计划(t=3.879,P<0.05);混合调强计划靶区剂量均质指数(HI)明显好于3DCRT计划(t=-7.657,P<0.05);靶区平均剂量Dmeam两种计划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患侧肺的V20、V30混合逆向调强计划明显低于适形计划(t=-3.401、-4.117,P<0.05),其他危及器官受量无差异。结论胸壁及锁骨上区混合调强技术计划在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保护、HI等方面都好于3DCRT计划。
马照张伟王晓慧马金波臧茹琨夏玉军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
COX-2抑制剂对PC-3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作用于胰腺癌细胞株PC-3,观察其放射增敏作用,并对其可能增敏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株PC-3;以流式细胞术(FCM)单抗标记技术检测PC-3细胞的COX-2表达水平;以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及NS-398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以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以RT-PCR分析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表达变化。结果 FCM显示PC-3细胞存在COX-2的异常高表达;MTT实验显示NS-398可显著增强PC-3细胞的放射敏感性;FCM显示NS-398联合放射组G0-G1期比率上调;RT-PCR显示NS-398联合放射组细胞内P21mRNA表达上调。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增强胰腺癌细胞PC-3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mRNA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相关。
宋轶鹏臧茹琨马金波
关键词:环氧合酶-2抑制剂辐射增敏胰腺癌细胞
中胸段食管癌累及野与淋巴结选择性照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中胸段食管癌累及野与淋巴结选择性照射的临床研究,为中胸段食管癌放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3-03-28-2007-04-0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同期化放疗的食管癌患者73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累及野照射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和局部淋巴结选择性照射组(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ENI)。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毒副作用、失败情况、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IFI组>Ⅲ级急性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4.3%(5/35),明显低于ENI组的42.1%(16/38),χ2=10.531,P=0.001。IFI和ENI组的局部区域失败率分别为47.8%(11/23)和57.9%(11/19),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1.7%(5/23)和15.8%(3/19),为失败的主要形式;野内复发率分别为43.5%(10/23)和43.4%(9/19),为局部区域失败的主要方式。野外复发少见,分别为4.3%(1/23)和10.5%(2/19)。IFI组患者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8%、44.7%和25.7%,ENI组分别为66.1%、60.0%和4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86,P=0.444;IFI组1、2和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0%、71.6%和71.5%,ENI组分别为87.0%、80.0%和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81,P=0.596。T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χ2=0.521,P=0.045。结论:与淋巴结选择性照射相比,中胸段食管癌累及野照射可减少治疗毒副作用,而不降低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生存率。
臧茹琨马金波宋轶鹏王大卫刘鹏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疗靶区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