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香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介入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动脉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护理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导管术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导管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6篇马春香
  • 5篇药素毓
  • 5篇李强
  • 4篇张钲
  • 3篇王世杰
  • 3篇潘明
  • 3篇白明
  • 2篇李琦
  • 1篇汪涛
  • 1篇赵晶
  • 1篇邓爱云
  • 1篇彭瑜
  • 1篇黄晏
  • 1篇马慧
  • 1篇杨珍珍

传媒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2007年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0例MVSD患者,手术中连续经胸超声心动图或和X线监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60例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MVSD,其中男41例,女19例。超声心动图测定MVSD直径为3~9.4 mm,左心室造影测定MVSD直径为3~9.4 mm,所选国产MVSD封堵器直径为4~12 mm。封堵操作技术成功率为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残余分流为10.5%,3个月后残余分流为5.7%。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均恢复。术后3例患者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左柬支传导阻滞,随访3个月,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作为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方法,即时的疗效确切。采用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应遵循治疗原则,术中遵守操作规范,术后严密观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潘明邓爱云白明李强张钲黄晏药素毓王世杰马春香
关键词: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心导管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的治疗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辅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发病在24 h以内的38例AMI患者,在IABP支持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梗死相关血管直接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第5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 4例在IABP术1h内因心衰及休克加重而死亡,34例梗死相关血管全部再通,发病至血管再通的平均时间为9.1 h,其中31例置入支架,PCI后5周内5例死亡,总死亡率为23.68%。29例存活患者在术后第5周检查左心室射血分由41%±5%升高为48%±7%。结论对于高危AMI合并泵衰竭在进行急诊PCI时,IABP的辅助使用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近期心功能。
潘明白明李强药素毓王世杰马春香张钲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穿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4420例PCI术中发生冠脉穿孔的情况。结果 11例发生了冠脉穿孔,发生率为0.25%,其中5例发生心脏压塞,进行心包穿刺抽液。11例冠脉穿孔均为三支复杂病变,其中8例有不同血管的慢性闭塞病变。11例中4例经球囊压迫破口处理有效,2例带膜支架成功封住破口,4例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破口,1例带膜支架植入不成功出血量大转心外科急诊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抢救成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动脉压、影像,以便及时发现冠脉穿孔,进行积极处理和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心脏压塞,进行心包引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防止冠脉穿孔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或死亡。
药素毓李强马春香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穿孔护理
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探讨TET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20例在同期内先后接受TET和CAG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测定心脏变时功能指标最高心率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比(rHR)和心率储备率(HRR),并与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相比较。结果运动试验无ST段下移但rHR<85%或HRR<72%的患者中冠心病发生率达74%。以rHR<85%或HRR<72%作为ST标准阴性患者的附加阳性判定标准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敏感性85.9%(P<0.01)、84.7%(P<0.01),特异性45.7%、45.7%,阳性预测值79.3%、79.1%,阴性预测值57.1%、55.2%]略高于传统的ST标准(敏感性63.5%,特异性62.9%,阳性预测值80.6%,阴性预测值41.5%)。结论运动试验中无ST段下移的变时功能不全患者有较高的冠心病发生率,rHR<85%或HRR<72%可以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附加判定标准。
潘明白明李强汪涛李琦药素毓王世杰马春香张钲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性
CONUT评分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应用CONUT评分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营养状态,分析营养状态与死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完成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33,36)个月。根据CONUT评分的营养状态分为3组:正常组(CONUT=0~1,n=304例),轻度营养不良组(CONUT=2~4,n=476例)与中重度营养不良组(CONUT=5~12,n=58例)。比较三组患者死亡事件的差异。结果:共入选83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患者,其中534例(63.7%)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死亡51例(6.1%)。三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6%、6.3%、22.4%,轻度营养不良组、中重度营养不良组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组(P=0.021,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调整了其他相关因素后,与正常组相比,轻度营养不良组(HR=3.473,95%CI:1.507~8.003,P=0.003)和中重度营养不良组(HR=10.775,95%CI:3.958~29.334,P<0.001)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结论: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CONUT评分的营养状态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杨珍珍赵晶彭瑜马慧马春香张钲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营养不良
30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使用冠脉旋磨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30例冠脉介入治疗术中使用冠脉旋磨术的病历资料。结果30例冠脉旋磨患者均为三支以上冠脉复杂病变,多伴有1~2支冠状动脉闭塞,钙化严重,X线下可见钙化影。30例中28例对前降支进行旋磨,2例进行右冠状动脉旋磨。通过冠脉旋磨术后,支架能通过钙化病变并释放。术中11例发生不同并发症,经严密监护、积极处理无死亡病例。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多用于严重钙化冠脉病变,护士需掌握旋磨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器械,正确、熟练地连接旋磨设备,熟悉旋磨术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及并发症,做好护理配合,以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药素毓马春香李琦李强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护理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