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信敏
-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菲律宾蛤仔稚贝食料和食性的研究被引量:9
- 1984年
-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摄食底栖硅藻和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的菲律宾蛤仔稚贝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结果表明,稚贝不论是摄食底栖硅藻还是摄食浮游单细胞藻都能正常生长,只是摄食不同种类的饵料生长速度不同而已,其中以摄食底栖硅藻和角毛藻、湛江叉鞭藻和角毛藻的混合投喂效果最佳。稚贝摄食这些饵料,不但生长快(分别为33.7微米/日和29.2微米/日),而且存活率高(80%左右)。除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饵料种类外,饵料的投放密度也不可勿视。在稚贝的培养中,所投饵料的适宜密度应控制在2.5—5万个/毫升(混合饵料各一半)。本文还论述了底栖硅藻和冷冻扁藻混合投喂也能获得较满意结果,但比上述最佳的混合饵料的效果差。
- 何进金韦信敏
- 关键词:稚贝摄食菲律宾蛤仔食料投喂
- 若干生态因子对缢蛏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用不同的饵料密度、稚贝密度、光照强度、底质以及这些因子相结合对缢蛏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从中找出缢蛏育苗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人工或半人工育苗提供参考。
- 许章程韦信敏何进金
- 关键词:生态因子缢蛏稚贝存活
- 缢蛏室内外结合人工育苗的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在缢蛏幼体实验生态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从室内培育浮游幼虫和室外培育稚贝来探讨缢蛏人工育苗的方式。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解决蛏苗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 何进金韦信敏方琦许章程
- 关键词:缢蛏人工育苗稚贝摄食强度亲贝幼贝
- 若干因素对轮虫的繁殖影响被引量:11
- 1981年
-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Müller)系属轮虫纲,单巢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咸淡水和沿岸水域中的小型浮游动物。由于它具有生活力强、繁殖快、营养丰富、加上大小适宜等特点,因而成为人工培育鱼、虾幼体及饲养某些小型鱼类较理想的动物性饵料之一。
- 何进金韦信敏齐秋贞许章程杨明月
- 关键词:轮虫繁殖动物性饵料咸淡水生活力幼体
- 缢蛏浮游幼虫饵料的研究被引量:10
- 1984年
- 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人工育苗中,除了水质和环境条件(如温、盐度和光照等)是影响幼虫生长发育、变态和存活的重要因素外,饵料也是育苗成败的关键问题。有关双壳类虫饵料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的报道。而缢蛏幼虫饵料的研究.
- 何进金韦信敏许章程
- 关键词:饵料浮游幼虫变态率
- 福建中段岛屿沿岸植被的初步调查被引量:2
- 1982年
- 1963年5月至1964年7月,作者在福建海岸带中段(深沪湾——闽江口,24°41′—26°1′30″N)的红树林调查过程中,同时对该段的大坠岛、湄洲岛、鹭鹚屿、南日岛、小日岛、野马屿、江阴岛、文关岛、塘屿、草屿、牛山岛、东庠岛、平潭岛、大板岛、大练岛、小练岛、东壁岛、屿头岛和吉兆岛等(见刚图)20个岛屿的沿岸植被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调查范围自高潮线向陆延伸两公里左右。在调查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等原因的限制,采集尚欠全面,加之有关岛屿的参考资料缺乏,错误之处难免。但作为这些岛屿沿岸植被的首次调查,其资料对同行及将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韦信敏陈泽亥林宗馨
- 关键词:沙滩岛屿
- 缢蛏浮游幼虫实验生态的研究
- 何进金韦信敏齐秋员许章程吴天明杨明
- 为了解决缢蛏种苗问题,该项目对缢蛏浮游幼虫期的形态、生长、饵料和适宜温、盐度等生态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初步掌握了其规律。按上述最佳条件培育缢蛏幼虫,每立方米可获400万稚贝。该项研究可为缢蛏全人工育苗和土池半人工育苗提...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育苗生态水生生物浮游生物
- 若干生态因子对缢蛏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的饵料密度、稚贝密度、光照强度,底质及其四个因子相结合对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了: 1.在其他条件恒定下,饵料密度的投放应根据稚贝...
- 许章程韦信敏何进金
- 关键词:光照强度生态因子
- 文献传递
- 油类及其分散剂对缢蛏幼虫的毒性效应被引量:5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胜利油田原油和市售0~#柴油的水溶性组分,及英国BP公司生产的油类分散剂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cta)D型面盘浮游幼虫生长的影响,求得了相应的毒性效应指标。
- 许章程洪丽卿何进金韦信敏林笔水
- 关键词:毒性效应油污染
- 菲律宾蛤仔幼虫食料和食性的研究被引量:26
- 1981年
- 本文叙述了菲律宾蛤仔面盘幼虫初期对饵料大小和活动能力有明显选择性。培养时,能及时投放个体小、幼虫生长快的单胞藻为饵料,可缩短幼虫培养周期和使幼虫变态更一致。试验表明,湛江叉鞭金藻、角走藻和三角褐指藻是幼虫较理想的饵料。幼虫摄食上述饵料,变态成稚贝的存活率可达36-50%。如投放湛江叉鞭金藻和角毛藻,或湛江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混合的饵料,能使幼虫生长快,变态成稚贝的存活率分别提高到70%和71%。投放上述单一或混合饵料时,培养初期饵料密度应控制在每天1.5万个/毫升,培养二天后,密度逐渐增至每天4-5万个/毫升。 文中还论述了“老化”的湛江叉鞭金藻和10—20%“老化”的角毛藻液对蛤仔幼虫生长变态有影响。培养蛤仔幼虫时,应选择“指数生长期”的藻类为饵料。
- 何进金齐秋贞韦信敏杨明月许章程
- 关键词:面盘幼虫菲律宾蛤仔食料单胞藻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