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雪

作品数: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地层
  • 5篇储层
  • 4篇层序
  • 4篇层序地层
  • 3篇三叠
  • 3篇石炭
  • 3篇石炭系
  • 3篇反演
  • 3篇储层预测
  • 3篇川东
  • 3篇川东石炭系
  • 2篇地层划分
  • 2篇地层学
  • 2篇地震
  • 2篇地震资料
  • 2篇断层
  • 2篇断弯褶皱
  • 2篇三叠统
  • 2篇逆冲
  • 2篇逆冲断层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雷雪
  • 6篇李忠
  • 2篇巫芙蓉
  • 2篇邓雁
  • 2篇李雪飞
  • 2篇林刚
  • 1篇宋继胜
  • 1篇梁虹
  • 1篇卢波
  • 1篇李邗
  • 1篇林刚
  • 1篇王玉雪
  • 1篇吴大奎
  • 1篇晏礼
  • 1篇覃发兰
  • 1篇翟中华
  • 1篇刘泽斌
  • 1篇李志荣
  • 1篇陈燕辉
  • 1篇黄花香

传媒

  • 4篇石油物探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划分及储层特征分析
本文探讨了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川东地区TMC气田三口取心井所在的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横剖面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并以此分析该区的沉积微相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的关系,同时合理解释了石炭系顶界的差异风化剥蚀现象;进一步运用碳酸盐...
李忠雷雪林刚
文献传递
地震资料储层预测反演方法应用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地震资料储层预测反演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反演结果要么受地震频带限制,分辨率低,要么受约束条件影响大,多解性强,不易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些反演方法大多是基于褶积模型的,因而离不开传统意义上的子波,不能避免子波相位、长度的不确定及子波纵横向的不稳定性;只能反演速度或波阻抗;此外,实际资料往往不能满足方法的先决条件,如测井资料误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和分辨率低、地质条件复杂等。文章提出了该方法在应用中必须注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资料本身存在的问题,测井、地震资料要尽可能满足条件,对反演结果要结合方法本身和资料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要研究适应性更强的非线性反演方法。最后,文章根据实例提出了具体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吴大奎唐必锐覃发兰吴彦玮黄花香雷雪
关键词:地震资料反演方法子波储层预测褶积模型测井资料
正、反演结合对川东石炭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及难点储层之一。该储层以厚度小且变化大、低孔、低渗、非均质特点强为特征;地震响应上表现为典型的薄层响应特点。这里综合考虑了石炭系储层和上覆梁山组地层不同的地质特征,建立了地质、测井分析控制下的精细模型及正、反演,探讨了檀木场气田石炭系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正演结果表明,梁山组地层对石炭系的地震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时差较振幅更为敏感。在正演结论指导下,运用考虑了时差和梁山组地层的初始模型,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反演结果。
雷雪李忠巫芙蓉邓雁
关键词:正演反演石炭系储层地震响应
储层预测技术在广安地区滚动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川中广安地区属老探区,多年勘探表明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储层总体具有低孔低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虽然大面积含气,但钻探成功率却不高,油气勘探长期没有突破,故决定以2004年连片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为基础,开展滚动勘探。为此,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地层对比、划分,地震相分析,划分了须四段、须六下亚段沉积相带及有利储层分布。同时,在总结主产层须六、须四段砂岩有效储层的测井、地震响应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叠后地震属性分析,选用有针对性的高精度(针对薄互层储层)反演技术,预测了须四段、须六下亚段有效储层的分布规律。为配合滚动勘探进行了8轮叠后储层反演和精细解释。截至2007年4月,利用预测成果所钻的31口井中,10口在须六段、14口在须四段获工业气流,证实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形成了一套须家河组储层预测的配套技术和思路。
王玉雪雷雪侯宇陈燕辉吴勇
关键词:晚三叠世层序地层学地震勘探地层评价
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划分及储层特征分析被引量:29
2005年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川东地区TMC气田某区块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横剖面进行了高频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石炭系顶界的差异风化剥蚀现象进行了解释。应用碳酸盐岩岩石物理学的观点,分析了形成该区石炭系地层和储层速度特征的地质原因,即石炭系的块状高速特征是石炭系成岩作用强,白云岩化程度高,沉积岩性颗粒相对较粗,孔隙类型以溶孔、溶洞为主等地质特征的综合反映。该地区有效储层表现为块状高速特征中的若干相对低速(薄)条带。
李忠雷雪晏礼
关键词:川东石炭系层序地层层速度层序划分储层分布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复杂构造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5年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地层在其内部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膏岩等软地层的盐底辟作用以及区域 上的挤压作用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以坡坪式逆冲断层为主,密集的低幅度断弯褶皱相伴生的薄皮逆冲构造样式, 使得该区多个区块的地震资料构造成像质量不理想。雷一1亚段的白云岩层段与其上下围岩的波阻抗差较小, 地震反射表现为弱反射特征,雷一1顶面反射品质较差,反射层位难以准确识别,构造解释的难度很大。为此,在 3个不同区块内,对雷一1反射的目标处理结果及相应的采集参数进行了包括不同采集参数的二维新、老资料, 三维叠前、叠后偏移处理等在内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根据雷口坡组地层的构造特征选择采集和处理技术, 即当构造形态呈密集的低幅度强烈褶皱和断裂时,必须采用三维地震勘探及叠前偏移等技术;当构造较简单时, 采用二维常规采集处理技术,即可获得较高品质的资料。
李忠林刚雷雪李雪飞刘泽斌卢波
关键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逆冲断层断弯褶皱叠后偏移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解释方法探讨被引量:19
2005年
通过对川中龙女寺地区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构造特征,即 在雷口坡组和下伏嘉陵江组的盐岩和膏岩等柔软地层的盐底辟构造作用及区域上的挤压构造作用共同影响下, 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形成了以坡坪式逆冲断层为主,密集的低幅度断弯褶皱相伴生的构造特征。当难以直接对 雷一2顶界反射对比时,可以选择同一组硬地层--雷一1亚段与雷三1至雷一2亚段的地震反射间的平行和亚 平行关系作为识别目的层位的辅助层。
雷雪李忠翟中华宋继胜李雪飞康昆
关键词:中三叠统嘉陵江组逆冲断层断弯褶皱软地层底辟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川西地震资料反演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3年
基于模型的方波化反演法具有明显的多解性 ,横向上的多解性不仅与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有关 ,还与地震层位框架模型有关。通常的模型框架是 ,在几个稀疏的主要目的反射层位间 ,以均匀充填地震参数的方式构成。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构建地震剖面的等时地层格架 ,建立高精度地震层位框架。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在 2种不同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下的反演结果说明 ,在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用三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结果 ,生成三维波阻抗反演中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 ,建立强地质约束 ,可以减少方波化反演的横向多解性 ,且可获得地质意义上的最优解。
雷雪李忠巫芙蓉林刚邓雁
关键词:气藏勘探储集层地震资料反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褶积模型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其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均占盆地天然气总储量和总产量的80﹪以上.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大,地震勘探从寻找构造油气藏进入寻找岩性的、地层-构造复合的、断层遮挡的隐敝性油气藏.但不断出现钻探...
谢芳李志荣李邗雷雪邓瑛梁虹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