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丽英
- 作品数:32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以美国旧金山湾、大盐湖和越南人工养殖的A.franciscana卤虫品系为参照,研究中国内陆盐湖和渤海湾盐田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各品系卤虫水合卵径为224.9~292.6,μm,脱壳卵径为207.3~270.7,μm,卵壳厚度为2.2~12.2,μm,初孵无节幼体体长为399.7~490.4,μm,脱壳卵径与初孵无节幼体体长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R2=0.694).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大小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两性生殖卤虫品系卵径显著小于孤雌生殖卤虫品系,且沿海盐场卤虫卵卵径小于内陆盐湖的卤虫卵卵径.各品系卤虫卵蛋白质含量占干质量的40.9%~49.1%,粗脂肪含量占干质量的11.8%~21.3%,能量值为20,193~22,192,J/g.不同品系卤虫总脂肪酸含量和EPA含量差别较大,分别为80.68~187.33,mg/g和0.53~9.06,mg/g.与生物学测定值相比,卤虫卵的营养组成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关系不大.
- 隋丽英王娇
- 关键词:卤虫卵营养质量脂肪酸
- 一种循环养殖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养殖装置,主要包括:养殖罐、卤虫生物滤池和微生物滤池。养殖罐内部设有水位限位器,卤虫生物滤池内部设有液位控制器。养殖罐的出水口可将养殖废水依次导入卤虫生物滤池和微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当废水进入卤虫生...
- 郭艺峰张波李科隋丽英吴冰寒谢云霄赵悦颖
- 汉沽盐场浮游植物生态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2012年5—12月,对渤海湾长芦汉沽盐场盐度从5~20 oBé逐级升高的5个盐池进行了卤水理化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种类和丰度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取样鉴定检测出浮游植物共5门27种,其中硅藻18种,占绝对优势;各盐度盐池中(A1~A5)蓝藻门颤藻(Oscillatoria spp.)均为优势种,硅藻门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菱形藻(Nitzschia spp.)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等在较低盐度盐池中(A1和A2)占优势,而绿藻门杜氏藻(Dunaliella spp.)在中高盐度盐池中(A3~A5)为优势种;不同盐度盐池中浮游植物密度为6.47×103~5.07×106 ind·L-1,多样性指数为0.13~1.57,均匀度为0.01~0.58,优势度均〉0.5,且均随盐度和季节呈规律性变化。总体而言,汉沽盐场浮游植物种群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优势度明显,且随卤水盐度升高和温度降低,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密度降低。
- 邓元告董景岗黄琼叶隋丽英
- 关键词:浮游植物盐度温度优势种
- 1株产C50类胡萝卜素极端嗜盐古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 2014年
- 从日晒盐场结晶池中筛选到1株产C50类胡萝卜素的红色极端嗜盐古菌。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棒状,最适生长盐度为250,最适生长pH为7。袁型鉴定方法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判定,该菌属于极端嗜盐古菌盐红菌属Halorubrum,命名为Halorubrum sp.Sp1(16S rRNA Genbank登录号为KF697239)。根据紫外-可见光扫描特征光谱,确定该菌株主要色素为C50类胡萝卜素。pH8时单位细胞色素积累量最大,在盐度150-300范围内随盐度升高,单位细胞色素积累量逐渐降低。
- 刘良森邓元告隋丽英
- 关键词:极端嗜盐古菌
- 盐田嗜盐单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HB积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微生物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PHB)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热塑性,在环保、医药和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PHB积累菌株的获得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作者从渤海湾日晒盐场盐田卤水中分离出一株杆状细菌,经16S r DNA序列测序比对,确定为盐杆菌属(Halomonas),命名为Halomonas 100-16-2,其最适生长盐度为50~100,最适生长p H为7~8,属中度嗜盐菌。在酸水解酪蛋白(7.5 g/L)的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10、20和30 g/L葡萄糖,研究盐度100条件下不同葡萄糖添加量对Halomonas 100-16-2生长和PH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该菌株的生长和PHB积累显著提高。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0 g/L时,细胞干质量达8.60 g/L,PHB含量达到5.57 g/L(即达到细胞干质量的65%)。本研究为渤海湾盐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 隋丽英张娇娇许高超邓元告
- 关键词:嗜盐细菌葡萄糖
- 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风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卤虫是虾类育苗的关键性生物饵料,其是否具有传播虾类病原的风险已引起多方关注。本文梳理了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防控建议。卤虫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机械携带者,也可能是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和极小病毒(extra small virus,XSV)的传播载体,但是目前的研究由于缺少原位杂交或组织细胞水平的病理学证据,均尚未证实卤虫可被这些病毒直接感染;研究已证明卤虫可被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坎贝氏弧菌(V.campbellii)和哈维氏弧菌(V.harveyi)等水产养殖致病菌感染,存在传播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的风险。此外卤虫可能被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污染而存在传播风险。因此,建议系统开展卤虫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规范卤虫卵生产管理和孵化操作、探索卤虫生物安保产业发展途径和替代产品等措施,降低卤虫传播相关病原的风险。本文可为正确使用卤虫等生物饵料提供技术支持,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生物安保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王一婷史成银隋丽英叶仕根董宣黄倢
- 关键词:卤虫生物饵料病原传播虾类
- 无效基因fruitless参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的生殖调控研究
- 2023年
- fruitless(fru)是在昆虫与甲壳动物求偶、交配行为以及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卤虫不仅是水产育苗的重要开口饲料,而且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生物。本实验通过对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转录组的筛选,获得了fru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研究了它在卤虫生殖腺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RNAi显微注射技术,深入探索了它的功能。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fru基因的ORF长度为1215 bp,其中包含了404个氨基酸,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5.19 kDa和5.28,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且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结构域预测显示fru存在BTB_POZ和HTH两个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组成,三级结构与其对应。qPCR结果显示,fru基因的表达量在卵囊的晚期胚胎中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P<0.01);而在精巢的未成熟期,fru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所增加,其表达量显著高于成熟早期、中期和晚期(P<0.01)。经过RNA干扰,我们发现fru基因的表达量有了显著的下降(P<0.01),并且经过受到干扰的雌虫后代都为休眠卵。这表明fru基因对于A.franciscana的生殖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影响卤虫繁殖方式的关键因素。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获得了关于fru基因在卤虫生殖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重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 李科任翊卓韩学凯刘雪隋丽英
- 关键词:卤虫性腺RNAI生殖发育
- 聚β-羟基丁酸酯对卤虫幼体的强化作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聚β-羟基丁酸酯PHB(0,50,100,150,200,400和800 mg/L)和不同强化培养时间(24 h,48 h和72 h)对卤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将不溶于水的PHB粉末分散成颗粒较小的均匀悬浮液(直径为10~50μm),并按上述浓度投喂初孵卤虫。卤虫无节幼体初始密度为100个/200 mL。结果表明,当PHB浓度为100 mg/L时,卤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它组,且成活率随PHB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24 h卤虫成活率明显高于48 h和72 h(P〈0.05),同时72 h卤虫的体长也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定量测定结果表明,24 h内卤虫体内PHB含量随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强化24 h卤虫体内PHB含量最高,达到卤虫干重的10.73%。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利用卤虫生物包裹的方法将PHB应用于水产育苗,以100 mg/L PHB浓度强化卤虫幼体24 h效果最佳。研究亮点:β-羟基丁酸酯(PHB)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替代抗生素的生物控制剂,目前针对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尚属首次。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PHB和不同强化培养时间对卤虫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得出以100 mg/LPHB浓度强化卤虫幼体24 h效果最佳的结论。该结论对PHB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营养繁殖学研究方面,本文是国内较早关注生物饵料作为活性物质载体的作用,有一定的价值。
- 孙慧贤隋丽英
- 关键词:卤虫聚Β-羟基丁酸酯成活
- 悉生条件下3株嗜盐古菌对卤虫生长及其抗弧菌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嗜盐古菌存在于高盐水体中,是高盐环境微生物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从日晒盐场结晶池卤水中分离得到的3株红色嗜盐古菌,分别命名为Haloarcula sp.HG-1、Haloferax sp.KN-4和Halorubrum sp.IT-5。采用悉生实验系统,探讨不同盐度(30、100和150)条件下3株古菌能否作为卤虫(Artemia)的唯一饵料,并比较其作为饵料对卤虫存活、生长和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30的悉生系统中,投喂3株古菌组卤虫存活率和体长均保持较高水平;鳗弧菌攻毒条件下,卤虫存活率有所下降,其中投喂Haloferax sp.KN-4菌株组卤虫抗鳗弧菌感染能力最强。正常和攻毒条件下,在盐度100和盐度150悉生系统中分别投喂3株古菌,卤虫均保持较高存活率和体长,其中投喂Haloarcula sp.HG-1菌株组卤虫具有最高存活率和最长体长,但攻毒组卤虫存活率和生长普遍优于未攻毒组,这可能与高盐条件下V.anguillarum毒力下降有关。本研究利用"卤虫-古菌"悉生实验系统,证实了3株嗜盐古菌均可作为卤虫的唯一饵料,为卤虫提供营养;利用"卤虫-古菌-致病菌"攻毒实验系统,证实3株嗜盐古菌均可以增强卤虫抗鳗弧菌感染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研究古菌在高盐环境食物链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 王栅月练秀文那婧阳孙培淇韩学凯隋丽英
- 关键词:嗜盐古菌鳗弧菌存活
-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1931) juvenile cultured under high salinity
- A 40-day trai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0, 30 and 60, respectively) and dietary p...
- 隋丽英邓元告
- 关键词:LITOPENAEUSSURV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