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庆兰
- 作品数:29 被引量:2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在芦山地震伤员早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对灾害事件中受伤人员的早期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对芦山地震受伤人员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运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后伤员的GHQ量表由(3.488±2.900)分减至(1.610±0.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MA量表躯体焦虑因子分、精神焦虑因子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AMD阻滞因子分、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及总分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5)。结论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对灾害事件中的受伤人员的早期心理干预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 黄雪花刘可智黄霞李小麟陶庆兰李海民李静
- 关键词:心理干预地震
- 护士标准化病人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标准化病人(SP)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探讨护士标准化病人(NSP)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及效果。通过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采用NSP进行专科技能教学和考核,改变了培训的形式,丰富了培训的内涵,提高了专科技能考核的可操作性,提升了培训的效果,95.2%的学员认为NSP对提高自身专科技能有较大帮助;全部受训者表示希望能将NSP运用到以后的专科护理评估及临床护理教学中去,98.2%的用人单位认为受训后的专科护士在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
- 申文武黄亚林寇晓敏陶庆兰
- 关键词:专科护士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技能训练小组活动方案
-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多起病于青壮年的、有慢性迁延趋势的重性精神疾病。随着病程进展,许多患者会出现社会功能受损。而社交能力下降是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衰退的主要问题。若不提早进行康复干预训练,则会严重地影响病人回归社会的能力。精神...
- 陶庆兰邓红张树森沈峰胡咏梅张倬秋申文武邱昌建耿婷朱燕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 文献传递
-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试验组进行5次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6个月及9个月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的评估。结果试验组在6月的评定中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得分(P<0.01)、一般精神病理得分(P<0.01)、MADRS得分(P<0.01)的减少量及大体评定得分(P<0.01)得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9月的评定中阴性症状量表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的试验组,在精神病症状,抑郁情绪及大体评定上的改善要优于单纯药物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方法。
- 沈峰杨彦春邓红张树森张倬秋陶庆兰胡咏梅申文武邱昌建朱燕耿婷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精神病
- 168名芦山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因芦山地震就诊于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员168名,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进行调查,以了解芦山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168名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总分为(29.51±10.85)分,发生急性应激障碍38名(22.6%),未发生急性应激障碍130名(77.4%)。再体验症状阳性75名(44.6%),回避麻木症状阳性16名(9.5%),高警觉症状阳性62名(3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伤残持愤愤不平和对未来生活持听天由命态度是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芦山地震伤员存在一定的急性应激反应,影响因素以再体验症状较突出,重点关注对伤残持愤愤不平和对未来生活持听天由命态度的地震伤员,给予医疗救援与治疗同时需积极、早期、及时针对伤员给予心理干预,降低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
- 刘瑞安黄垒李小麟李静黄雪花陶庆兰罗稀尹敏次拉
- 关键词:地震伤员急性应激障碍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分析如何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同时分析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参加康复训练的总病程少于5年的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生存”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认识自我的训练、同理能力的训练。采用小组训练的方法,患者和监护人均自愿参加,前3个月每月训练1次,以后每3个月训练1次。训练总时间2~9个月,完成小组集中训练2~5次,平时个别训练由家属监督进行。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每次训练前由监护人和患者共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组成,共有14项,采用4级评分。总分最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最高64分。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凡有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结果:因入组时间前后不同,第一次参与训练38例,第二次参与训练33例,第三次参与训练27例,第四次参与训练12例,第五次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下降明显;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分量表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分无明显改变。②第一次训练后38例患者中有5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二次训练后33例患者中有4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三次训练后26例患者中有1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第四、五次训练后患者中没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总分≥22分者。5次测定结果经分布检验:χ2=3.907,P>0.05。即5次测定每次总分≥22分的人数分布没有差别。③5次测定量表项目评分≥3分的项目全部集中在做饭菜、做家务、洗衣、处理钱财4个方�
- 张倬秋邓红张树森胡咏梅陶庆兰沈峰申文武邱昌建朱燕耿婷吴嘉孙学礼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活动康复
-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 1996年
-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陶庆兰,吴秋华华西医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所精神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后进入恢复期,此期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此时病人的心理极为复杂...
- 陶庆兰吴秋华
-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护理护理
- 系统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型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115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自愿参加,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和家属进行以健康教育理论和小组治疗理论相结合的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后,第15个月时症状减轻,社会功能改善,复发率下降,家属的精神分裂症知识水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申文武邓红邱昌建张树森张倬秋陶庆兰沈峰耿婷朱燕吴嘉孙学礼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康复
- 玉树地震伤员本土化心理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后赴外地治疗的藏族伤员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发生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地震后的伤员在来院的第1天(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评估得分情况提供结合西藏文化的本土化心理干预,比较在不同阶段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为玉树伤员提供心理辅导,实施结合西藏文化的本土化心理干预能减轻ASR。
- 吴学华李小麟段艮芳陶庆兰黄雪花朱仕超
- 关键词:地震心理干预西藏文化
-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 陶庆兰邓红张树森沈峰胡咏梅张倬秋申文武邱昌建耿婷朱燕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 关键词:社交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情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