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连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哲学意蕴与策略选择被引量:2
- 2015年
-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党中央建设廉洁政治的崭新举措,是全方位、立体式反腐思维的生动体现。该反腐战略符合两点论和重点论、量变与质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辩证思维的要求。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要加强权力制度约束,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构建严密规范的监督体系,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巡视工作,并实现反腐方法和路径的创新。
- 陈洪连李慧玲
- 关键词:哲学意蕴
- 公共政策的伦理维度
- 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涉及整个政策过程,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定、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估等环节,突出政策分析与伦理价值的相关性。 本论文从事实与价值相互融合的角度,反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
- 陈洪连
- 关键词:公共政策伦理维度
- 文献传递
- 发展权:农民工培训政策的价值基础被引量:11
- 2012年
- 发展权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融合了权利本位、以人为本、自由选择、机会平等的价值理念。以发展权作为农民工培训政策的价值基础,符合价值位序排列的优先规则,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发展权的价值导向下,农民工培训政策的现实诉求主要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实施农民工职级评定制度;开展能力本位教育,打造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整合培训资源,确保农民工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实施"补偿教育",保障农民工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利。
- 陈洪连李慧玲
- 关键词:农民工发展权
- 高校制度反腐的学理反思与逻辑进路
- 2015年
- 制度反腐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也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选择。制度反腐是有效的反腐方式,其逻辑动因在于克服人性缺陷,目标诉求在于防范权力滥用,独特优势体现在稳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强等方面。高校开展反腐败工作,必须致力于制度建设。然而,高校制度反腐还存在不同廉政制度之间缺乏协调配套、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缺位、反腐败预警机制运行不畅、廉政制度执行不力等突出问题。为提升高校制度反腐的成效,应建立健全利益冲突管理制度、权力运行监督制度、反腐败预警制度以及廉政措施落实制度。
- 陈洪连李慧玲
- 关键词:高校制度反腐腐败风险权力腐败
- 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0
- 2011年
- 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在保障农民工机会平等权利、促进农民工现代性培育、适应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增强农民工社会融入能力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反观我国现行的农民工培训政策,还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培训激励政策匮乏、培训评估政策缺失、培训监管政策乏力等问题,妨碍了农民工培训政策价值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工培训政策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目标定位、资源整合、激励措施、监管思路、评估模式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
- 李慧玲陈洪连
- 关键词:农民工
-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益冲突与腐败有着密切联系,利益冲突是腐败的诱因,腐败是利益冲突的结果,因而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是源头治腐的重要途径。基于预防腐败,整合廉政制度体系,密切党群关系,克服行政伦理困境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推动防止利益冲突由"党内法"走向"国家法",注重配套制度的衔接与耦合,健全监督制度并加大惩治力度,开展廉政伦理教育培训,分别构成了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的方向、基础、抓手和保障。
- 陈洪连李慧玲
- 关键词:公职人员防止利益冲突预防腐败廉政制度国家法
- 日本行政评价监察制度述评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提高国民对行政管理的信赖,促进行政管理的高效与公平,日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评价监察制度。该制度以独立第三方评价主体,以行政相谈为触角,以政策的必要性、效率性、有效性为评价切入点,吸收民间人士参与,通过公开评价结果及改善措施方便国民监督。其局限性在于政策评价监察与人事评价监察的分离,对政策评价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只有劝告、建议权,而无处理权。
- 李广民陈洪连
- 关键词:行政监察
- 论非政府组织对和谐社会的建构功能及其发展策略被引量:3
- 2007年
- 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优化结构、创新组织和整合社会的功能,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民社会成长、整合社会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相对和谐的有效机制与必要条件。但是,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还面临诸多发展困境,需要探索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 陈洪连
- 关键词:和谐社会非政府组织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逻辑进路——基于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新时代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源广泛、数量庞大、需求多样,呈现潮汐式、季节性、高频率流动的特点。他们人际交往较为封闭,经济活动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相对缺乏融入沿海城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汇聚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向自觉阶段跃迁,抵御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等具有重要意义。为铸牢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抓住组织健全、管理有序、沟通有力等机遇,有效应对国际形势复杂、民族问题敏感、民族工作能力相对欠缺、族群聚居隔离问题突出等挑战,同时重塑共通性的价值信念,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体验,创新流动人口工作方式方法,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进行为选择的一致性。
- 李慧玲陈洪连
-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团结
- 高校网络舆情伦理失范的类型学考察及其治理策略被引量:4
- 2022年
- 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类型学考察,有助于把握不同类型高校网络舆情的独特表征,进一步反思其共性特征,为辨证施治奠定基础。聚焦于类型学的分析视域,高校网络舆情伦理失范可以划分为价值迷茫型、诚信缺失型、权利失控型、道德绑架型等不同类别。基于分类治理的要求,不同类型高校网络舆情伦理失范的治理应该各有侧重。但是,单一措施往往难以奏效,应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从价值引领、弘扬“善治”、重塑诚信、唤醒责任、自我规制、社区营造等方面探寻应对策略。
- 李慧玲陈洪连
-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伦理失范类型学网络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