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溶酶体参与蓖麻毒素A链降解途径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溶酶体在蓖麻毒素A链(RTA)细胞内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溶酶体的靶向信号肽KFERQ连接在RTA的羧基端;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KK223.3-RTA和pKK223.3-RTA-KFERQ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经IPTG诱导表达RTA和RTA-KFERQ蛋白;重组蛋白质用Blue-Sepharose6B亲和柱纯化,以MTT法分别测定纯化后的RTA与RTA-KFERQ蛋白对体外培养的HEPG2(人肝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3种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RTA和RTA-KFERQ。与RTA相比较,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体外有相似的蛋白质合成抑制活性,RTA-KFERQ对HEPG2、Hela和A549细胞的毒性分别减少了约49.87%、54.18%、88.68%。结论:RTA不能完全被溶酶体灭活,RTA可能存在溶酶体外的降解途径。
- 陈春詹金彪沈芬平沈建根
- 关键词:蓖麻蛋白蓖麻毒素A链溶酶体
- 重组蓖麻毒素A链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毒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组蓖麻毒素A链(pKK22.3-RTA)在原核系统中D的表达,以及它对肿瘤细胞HeLa、SKOV3、HEPG2及K562、YAC-1的毒性。方法将构建好的pKK223.3-RTA在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表达,并将表达出的RTA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的含量;用MTT法分别测定RTA对肿瘤细胞HeLa、SKOV3、HEPG2及K562、YAC-1的杀伤作用。结果在37℃表达3h情况下得到较多的可溶性RTA。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对HeLa、SKOV3等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毒性。结论在原核系统中可表达出较多可溶性RTA。在低浓度时,不同肿瘤细胞对RTA的敏感性不同;在高浓度时,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比较相近。
- 张旭陈春詹金彪
- 关键词:免疫毒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