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药物灌注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
- 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指股骨头骨质的活性成份(骨、骨髓、脂肪细胞)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使血液受阻而死亡.多发生在高承重区的髋关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无菌性骨坏死.因其发病机制不明且复杂,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
- 陈春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动脉药物灌注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
- 不能切除的直肠巨大平滑肌肉瘤行三次介入治疗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15年前开始出现下腹部坠胀不适伴排便困难,肛周时有肿物突出,可回纳,偶发血便,误认为“痔疮”,未在意。4年后出现脓血便,行CT增强检查提示盆腔巨大肿物,约11.8cm×9.4cm,膀胱及前列腺明显受压,盆壁组织未见明显受侵,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2003年首次就诊于我院普外科,
- 陈春商春雨常继红
- 关键词:直肠平滑肌肉瘤介入治疗
- 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胰背、胰横及胰前弓动脉的血管造影解剖,评价其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糖尿病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造影图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胰背、胰横动脉的血管造影解剖。结果①胰背动脉出现率为86.11%(93/108),起自脾动脉占69.89%(65/93),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占8.6%(8/93),起自肝总动脉占10.75%(10/93),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占4.3%(4/93),起自腹腔动脉占6.45%(6/93)。②胰横动脉出现率87.96%(95/108),起自胰背动脉左支的占84.21%(80/95),起自胰大动脉占8.42%(8/95),胰前弓动脉直接延续为胰横动脉占7.37%(7/95)。③胰前弓动脉出现率85.19%(92/108),起自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占79.35%(73/92)、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5.22%(14/92),起自胃网膜右动脉者占5.43%(5/92)。④胰背动脉插管失败者12例(胰前弓动脉显影),采用胰前弓动脉超选择插管使手术成功11例。结论①胰背、胰横动脉及胰前弓动脉出现率极高,但起始位置不固定;②对于胰背动脉插管困难的患者尝试采用超选择胰前弓动脉插管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 商春雨陈春常继红关天光
- 急性大咯血责任血管的DSA造影解剖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大咯血责任血管的起始与分布。方法对11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的造影图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责任血管的DSA造影解剖。结果起自胸主动脉92例(82.14%),起自胸廓内动脉8例(7.14%),起自膈下动脉4例(3.57%),起自食道固有动脉3例,起自甲状颈干2例,起自锁骨下动脉2例,起自肩胛下动脉1例。结论急性大咯血的责任血管来源较为复杂,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迷走支气管动脉出现率较高(17.86%),来源于胸廓内动脉、膈下动脉、食道固有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等。
- 陈春商春雨关天光张立明
- 关键词:急性大咯血责任血管DSA造影
- 动脉药物灌注联合干细胞动脉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动脉药物灌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我科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75例(共126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至股骨头供血动脉,先灌注罂粟碱30ml、尿激酶50万u、复方丹参30ml,最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等量注入各支血管。术后第3、6、12、18、24个月,根据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与再造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影像学评价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疼痛缓解率93.65%(118/126);步行距离延长84%(63/75);关节功能缓解率86.50%(109/126);影像学改善率72.73%(56/77)。结论经动脉药物灌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陈春商春雨常继红关天光张立明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112例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造影,寻找到咯血的责任血管,对其用明胶海绵(GS)、聚乙烯醇(PVA)、弹簧圈等材料进行栓塞。随访6~24个月。结果 112例患者,最多栓塞6次,首次动脉栓塞后咯血均停止。术后24h再咯血23例,其中1例再咯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右上肺切除术,15例少量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7例保守治疗无效,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出院后6个月内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11例,12个月内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6例,18个月内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8例,24个月内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5例。随访中未发生与栓塞治疗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迅速,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手段。
- 陈春商春雨关天光张立明
- 关键词:大咯血栓塞支气管动脉
- 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介入科行介入治疗的38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患者常规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发现造影剂外溢者18例,血管异常者20例,分别行超选择靶血管插管,DSA确认靶血管后采用经导管栓塞治疗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38例造影检查阳性患者在栓塞结束后出血情况立即得到缓解。栓塞成功患者术后无复发或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或药物灌注治疗对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对靶血管以及栓塞剂种类和剂量的合理选择。
- 杨兆辉商春雨陈春常继红
- 关键词: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