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宁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消费者
  • 3篇警示信息
  • 3篇工效学
  • 3篇工效学研究
  • 3篇广告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学
  • 2篇有效性
  • 2篇理学
  • 1篇信号检测论
  • 1篇语义记忆
  • 1篇再认
  • 1篇知心
  • 1篇认知心理
  • 1篇认知心理学
  • 1篇图符
  • 1篇情感
  • 1篇情感反应
  • 1篇情绪
  • 1篇情绪反应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陈宁
  • 3篇张一中

传媒

  • 3篇人类工效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语义记忆的联结主义模型述评被引量:5
1999年
联结主义研究取向是近十几年来认知心理学中一种主导性的指导思想、记忆研究领域已出现了不少联结主义模型。本文主要介绍有关语义记忆的联结主义模型的历史演变,并阐述该模型特点及基本结构假设、加工假设和控制假设,最后对该模型的优点和局限进行评价。
陈宁
关键词:语义记忆认知心理学
浅谈信号检测论在广告再认测试中的应用与修正被引量:1
1999年
信号检测论(SDT)是一种借助数学形式研究信息传输系统中“接受者”操作的理论。自50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各种研究领域。本文论述了SDT应用于广告再认测试的原因、引进SDT后遇到的困难以及研究者为此作出的相应修正,最后对这些修正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陈宁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广告再认
消费品说明警示信息有效性的工效学研究(Ⅱ)——警示信息的位置、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危险感受的影响
1998年
该研究采用三因素被试者内—被试者间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警示信息在说明中的位置、呈现方式和消费品因素对消费者危险感受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危险感受受呈现方式因素影响显著,呈现警示图符更能唤起高的危险感受;消费品因素不论对何种类型的危险感受均显示出显著的主效应;位置因素对危险感受影响不显著,对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陈宁张一中
关键词:警示信息
消费品说明警示信息有效性的工效学研究(Ⅲ)——消费品说明中安全警示图符的评价
1998年
对消费品说明中的安全警示图符进行可理解性评价和区分度评价。采用表述法、选择法和主观评价法考察20种图符的可理解性以及图符之间的可区分性。并对混淆矩阵运用多维量表法(MultiDimensionalScaling)进行分析。各种评分方法所得结果之间存在很高的一致性,而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主观评价法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情况下,指示性图符优于禁令性图符和描述性图符,形象性高的图符优于抽象图符。易混淆的图符从视觉相似性、概念相似性和风格相似性3个维度产生。并且,被试的理解力存在年龄、性别差异。
陈宁张一中
关键词:可理解性区分度
广告信息对消费者品牌决策加工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讨了广告对消费者品牌决策的作用机制。分析消费者进行品牌决策时的加工过程,提炼出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品牌选择的关键因素,考察了广告对消费者决策加工可能产生的影响.
陈宁
关键词:广告信息消费者
当前西方广告心理学的四大研究热点被引量:1
1999年
陈宁
关键词:广告心理学情绪反应情感反应无意识加工
消费品说明中警示信息有效性的工效学研究(Ⅰ)——警示信息对消费者危险感受与商品危险性之间关系的影响
1997年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通过对30种消费品的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消费品说明中警示信息的阅读倾向性,消费者的危险感受、消费者安全使用商品的自信度、遵守警示信息的可能性、主观危险估计和客观危险性这几项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危险感受与阅读警示信息的倾向性、遵守警告的要求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且与自信度呈负相关,所以可以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危险感受来研究警示信息的有效性;消费者的危险感受、主观危险估计常与商品的客观危险性不一致,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矫正消费者的危险感受。
陈宁张一中
关键词:警示信息工效学研究消费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