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增涛
作品数:
35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电气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王铎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
郭茂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
余寿文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孙毅
航天工程与力学系
秦庆华
清华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1篇
期刊文章
2篇
会议论文
1篇
学位论文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22篇
理学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金属学及工艺
3篇
电气工程
1篇
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9篇
细观
7篇
细观力学
5篇
电介质
5篇
压电
5篇
压电介质
5篇
塑性
4篇
细观机理
4篇
金属
4篇
本构
3篇
延性
3篇
应力
3篇
应力强度
3篇
应力强度因子
3篇
粘塑性
3篇
微孔
3篇
本构方程
2篇
断裂动力学
2篇
延性材料
2篇
英文
2篇
应变率
机构
29篇
哈尔滨工业大...
7篇
清华大学
作者
35篇
陈增涛
25篇
王铎
6篇
郭茂林
5篇
余寿文
3篇
孙毅
2篇
秦庆华
1篇
李涛
1篇
王旭跃
传媒
6篇
科技通报
6篇
哈尔滨工业大...
6篇
力学与实践
3篇
材料科学与工...
3篇
固体力学学报
2篇
爆炸与冲击
2篇
材料科学与工...
1篇
科学通报
1篇
理化检验(物...
1篇
力学进展
1篇
第六届全国断...
1篇
杜庆华院士八...
年份
1篇
2001
3篇
1999
1篇
1998
3篇
1997
1篇
1996
10篇
1995
9篇
1994
4篇
1993
2篇
1992
1篇
1991
共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的几个问题
简价作者们在下列几个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1)压电材料裂纹尖端的奇异场;(2)异质压电材料的斜交界面裂纹的解;(3)热压电价质内有限长裂纹的解析解;(4)含不同形状孔洞的热压电固体的孔洞附近的应力集中;(5)微裂纹损伤压...
余寿文
秦庆华
陈增涛
关键词:
压电介质
金属材料动态延性损伤的细观描述
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高加载率下金属材料延性损伤的细观研究现状,对现有的各种动态延性损伤模型进行了评述。针对现有的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这些方面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陈增涛
王铎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延性
细观力学
率相关塑性损伤介质的动态破碎
1997年
采用Grady动态破碎的能量描述方法.考虑破碎中塑性功耗散,对率相关塑性损伤介质中的动态破碎给出了一般结果。计算了动态破碎碎块尺寸与孔隙度(材料损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材料的动态破碎尺寸愈小;损伤后期出现大量的细小碎块。这些结果与已报道的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陈增涛
孙毅
王铎
关键词:
孔隙度
孔隙材料的动态破碎机理
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利用动态微孔长大的C-H-J细观模型,分析了孔隙材料的动态破碎的细观机理,利用Grady的动态破碎的能量描述,给出了破碎尺寸分布与材料孔隙度(损伤度)的定量关系,利用本文的结果,对破甲弹的破甲规律也可给出合理的解释。
陈增涛
王铎
关键词:
孔隙材料
细观机理
延性材料动态破碎机理及初始损伤效应
被引量:4
1994年
运用Perzyna的粘塑性过应力本构模型,分析了延性材料动态破碎的细观机理,给出了破碎尺寸与材料孔隙度的关系.此外,研究了初始损伤度对材料动态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损伤较小时,破碎尺寸随孔隙度增加而减小;而当初始损伤较大时,破碎尺寸随孔隙度增加而增大.这反映出材料的动态破碎是一个时间相关过程或累积过程.
陈增涛
翟云喜
王铎
关键词:
延性材料
金属动态延性损伤的微孔生长模型
被引量:1
1995年
介绍了金属延性动态损伤的微孔生长模型的研究方法和一般内容。评述了最新出现的几种模型,并针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这方面今后应开展的工作.
陈增涛
王铎
关键词:
金属
延性
微孔
关于裂尖分枝模型在复合型断裂准则研究中的应用
1995年
关于裂尖分枝模型在复合型断裂准则研究中的应用早在1973年,Hussain等人提出了分枝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解析解 ̄[1].随后,许多人对该解的正确性及合理性提出异议 ̄[2,3].文献[4]将该封闭解引入复合型裂纹的断裂准则的研究,从结果看由此准则可...
陈增涛
焦散线方法及其在动态断裂力学中的应用(英文)
1993年
Introduction Caustic apperance was first discovered n the study of propagatio of stress
陈增涛
郭茂林
王铎
关键词:
焦散线法
损伤材料的无屈服粘塑性本构模型
1998年
利用Shima和Oyane给出的一套塑性势函数,修正了经典粘塑性本构研究的B-P模型。新的模型计入了损伤的影响,此外,由该模型自然可以得到损伤材料的塑性可压缩性。由于采用了简洁的塑性势函数,无屈服B-P模型形式简洁,便于工程应用。作为例子,计算了单轴拉伸时流动应力的率敏感性,其计算结果与以往的工作十分吻合。
陈增涛
孙毅
王铎
关键词:
粘塑性
应变率
本构方程
复合型裂纹的混合开裂准则
被引量:6
1994年
利用两个基本假设:①裂纹启裂方向为裂尖距其近旁等应变能密度线最近的方向;②当裂尖近旁材料的有效应力达到Ⅰ型裂纹的临界拉应力时即发生启裂;由此给出了复合型裂纹的应力和能量混合型断裂判据。对临界断裂,准则还计入了尖端损伤区的影响。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混合型断裂准则的有效性。
陈增涛
王铎
关键词:
细观力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