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丽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脂肪
  • 4篇炎症
  • 4篇小檗
  • 4篇小檗碱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脂肪肝
  • 3篇脂肪细胞
  • 3篇内酯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酒精性脂肪肝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穿心莲
  • 3篇穿心莲内酯
  • 2篇低氧
  • 2篇体外
  • 2篇细胞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内分泌...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金丽娜
  • 9篇张志国
  • 8篇宁光
  • 6篇石国军
  • 6篇李博
  • 5篇孟祥健
  • 3篇李小英
  • 2篇杨键
  • 2篇张会志
  • 1篇汪龙

传媒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化钴体外模拟低氧与脂肪细胞炎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利用氯化钴(CoCl2)体外模拟低氧,研究低氧与脂肪细胞炎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加入氯化钴处理,体外模拟低氧状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
孟祥健金丽娜张志国李博石国军宁光
文献传递
穿心莲内酯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抑制TNF-α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穿心莲内酯AG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的影响,观察穿心莲内酯AG是否能直接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传导;另外,本研究应用TNF-α制备了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且用穿心莲内酯AG进行干...
金丽娜石国军宁光李小英张志国
小檗碱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动物模型观察小檗碱(Berberine)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db/db肥胖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药物组,以灌胃给药的方法分别予生理盐水和盐酸小檗碱(200mg/k...
金丽娜李博张志国孟祥建石国军李小英宁光
小檗碱改善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寻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应用db/db小鼠观察小檗碱处理后对其血糖、血脂及相关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利用IPGTT(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ITT(胰岛素耐量实验)和P...
孟祥健张志国李博金丽娜石国军宁光
文献传递
小檗碱促进机体能量消耗和治疗肥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张志国孟祥健李博金丽娜张会志李小英宁光
氯化钴体外诱导低氧促进脂肪细胞炎症反应
2011年
目的以氯化钻体外模拟低氧,研究低氧与脂肪细胞炎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加入氯化钻处理,体外模拟低氧状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脂肪因子、炎症因子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变化。结果200μmoL/L氯化钴显著上调3T3-L1脂肪细胞HIF—1α及Glutl表达,同时促进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C/EBP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的mRNA表达增加,脂联素的表达水平下降,抵抗素和瘦素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另外,环氧合酶2、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也明显上调,NF-κB的抑制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低氧状态可能通过激活NF—αB炎症信号通路诱导脂肪细胞产生炎症。
孟祥健金丽娜张志国李博石国军宁光
关键词:低氧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炎症
穿心莲内酯通过PPAR-gamma途径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
目的:利用3T3-L1脂肪细胞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方法: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抽提及检测,Westen-blot,Real-time PCR,CCK8细胞活性测定。
金丽娜张志国宁光
文献传递
小檗碱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机制的研究
张会志金丽娜李博张志国孟祥健石国军李小英宁光
低氧状态下脂肪组织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研究
金丽娜张志国石国军宁光杨键
桦木酸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桦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高脂小鼠模型,给予对照高脂饲料和含有桦木酸的高脂饲料喂食2个月。在此期间定期监测体重,并运用代谢监测系统监测两组小鼠相应代谢指标的变化。在处死小鼠后,对血清和组织中与肝脏相关的指标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给予桦木酸处理的高脂小鼠组的体重明显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明显改善,各种血清指标以及肝脏组织指标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代谢率明显升高,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FAS活性也明显下调,其中普通高脂小鼠和桦木酸组高脂小鼠肝脏FAS活性分别为(1873.6±85.7)和(1181.6±85.7)pmol NADPH/min/mg protein。结论桦木酸可以从表达和活性两方面抑制脂肪合成的关键基因FAS,改善肝脏脂质沉积。
童蕾汪龙金丽娜金丽娜杨键张志国
关键词:高脂饮食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酸合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