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绝经后阴道出血506例病因分析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绝经后阴道出血( PMB)的病因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50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6例病例中,妇科炎症277例(54.74%);功能性子宫出血101例(19.96%);恶性肿瘤96例(18.87%);宫内节育器16例(3.16%);其他原因16例(3.16%)。其中,9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60岁年龄组有17例;~70岁年龄组有34例;≥70岁年龄组有45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妇科炎症、非器质性疾病、恶性疾病、宫内节育器。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时间的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 郭秀霞
- 关键词:绝经阴道出血病因恶性肿瘤年龄
- 针对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采取不同术式环形电圈切除术及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切除方式及切除范围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cautery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妇科治疗的446例不同程度CIN患者(CINⅠ为108例,CINⅡ为232例,CINⅢ为106例)的完整临床资料(LEEP不同切除方式及切除范围后的随访结果,包括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平均随访时间为(24.5±5.5)个月(8~32个月)。按照治疗时采取的LEEP术式,将其分为4组。①采取LEEP锥形高帽状切除法切除2/3以上的宫颈组织治疗CINⅡ~Ⅲ患者,纳人A组(n=109);②采取LEEP环形蘑菇式切除法切除1/3到2/3的CINⅠ~Ⅱ患者,纳入B组(n=203);③将采取LEEP环形浅蘑菇式切除法切除1/3以下的cINⅠ和/或有生育要求患者,纳人C组(n=90);④将采取LEEP削果皮式切除法的CINⅠ或疑似CINⅠ和有生育要求患者,纳入D组(n=44)。4组均采用球形电极电凝病变区域止血(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宫颈多点活检和LEEP后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7.4%(390/446),不符合率为12.5%(56/446)。其中,术后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较术前宫颈多点活检结果加重为6.5%(29/446)。A,B,C和D组:①治愈率分别为99.1%(108/109),98.5%(200/203),100.0%(90/90)和93.2%(41/44)。②组织愈合时间分别为(7.5±1.0)周,(6.5±0.5)周,(5.5±0.5)周和(4.5土0.5)周。⑧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4±23.8)mL,(29.94-12.3)mL,(11.1±3.8)mL和(4.0±1.4)mL。本组56例有生�
- 尹格平朱彤宇陈铭杨树君提松梅郭秀霞王丽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术式
- 两种射频热凝固术去除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两种射频热凝固术(RFT)去除子宫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后,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经药物治疗无效的DUB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4.5±7.5)岁(33~53岁)。将其按照年龄分别纳入RFT-A组(n=95):≥45岁(平均为48岁),以闭经为治疗目的,采用RFT去除全部子宫内膜;RFT-B组(n=67):<45岁(平均为38岁),以减少月经量为目的,采用RFT去除部分子宫内膜。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月经量评分(PBAC)、采用诊断性刮宫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12个月和12~24个月时,进行生殖内分泌6项激素血清学检查[雌激素(E2)、孕酮(P)、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个体纳入对照组(n=68),按照年龄分别将其纳入对照组-A(n=32),≥45岁[平均为(49.0±3.5)岁];对照组-B(n=36),<45岁[平均为(36.5±3.5)岁]。对4组个体不同时段的内分泌6项激素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RFT-A组经RFT治疗后6~12月时的闭经止血总有效率为96.8%(92/95),12~24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为100.0%;RFT后,其PBAC评分结果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T-A组中,经首次RFT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时,6例(6.3%,6/95)患者月经仍然过多(PBAC评分>100分),但经再次RFT后均闭经。RFT-B组经RFT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时,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1.0%(61/67),其中2例闭经,4例月经量仍然较多(PBAC评分>100分),但经再次RFT后均闭经。两组RFT治疗后PBAC评分和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RFT后改行子宫�
- 尹格平武爱芳郭秀霞朱彤宇
-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
- 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术后随访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C-HPV—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检查C—HPV.S的6695例,包括查体者1339例(体检组)和因患妇科疾病就诊者5356例(患者组),受检者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C—HPV—S检测。对其中病理诊断为CIN者(491例)中472例LEEP,术后6个月、1—2年随访时行TCT和C—HPV-S检查。结果①体检组和患者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7.8%(238/1339)和27.4%(1470/5356)(P〈0.05)。②本组宫颈炎、CINI~11、CIN111、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8.8%(167/579)、80.8%(286/354)、90.5%(124/137)、97.5%(115/118)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单一亚型感染率『20.9%(121/579)、68.9%(244/354)、78.8%(108/137)、90.7%(107/118)]呈增高趋势(P〈0.05)。④对CIN患者行LEEP后1~2年随访,CINI~Ⅱ组复发率为1.2%(4/335),CINI一Ⅱ组HPV持续感染率为3.9%(13/274);CINIII组复发率4.4%(6/137),其HPV持续感染率为9.5%(13/124),其中13例复发者HPV持续感染率为92.3%(12/13)。2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111组HPV持续感染率高于CINI~Ⅱ组(P〈0.05)。结论C.HPV.S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测CIN,也可作为CIN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干预依据。
- 尹格平朱彤宇支园园武爱芳王丽郭秀霞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上皮内瘤变随访
- 单中心6695例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分型检测的临床病理分析
- 本文探讨宫颈脱落细胞HPV亚型(C-HPV-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随访中的价值。论述了C-HPV-S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测CIN,也可作为CIN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干预依据...
- 尹格平支园园朱彤宇武爱芳王丽郭秀霞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临床病理
- 针对不同宫颈疾病的LEEP术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 本文所及宫颈疾病包括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ervical columnar ectopy.CCE)、宫颈息肉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 thelial neoplasia,CIN)是妇科常见病。目...
- 尹格平朱彤宇陈铭杨树君提松梅郭秀霞
- 关键词:宫颈疾病手术疗法循证医学
- 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射频热凝固治疗后生殖激素水平变化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RFHC)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妇科就诊、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血156例为研究组,以闭经为治疗目的采用RFHC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选择同期予药物治疗的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血3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具备阴道出血量评分(PBAC)、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等临床资料。RFHC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个月时观察疗效,并检测血清生殖激素六项[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结果①研究组治疗后12、24个月总有效率为96.2%、100.0%,PBAC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本组有6例(3.8%)首次RFHC治疗后12个月仍月经过多(PBAC>100),再次RFHC后达到闭经。②研究组治疗后12、24个月时血清E2、P、T、PRL、LH、FS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RFHC治疗后24个月时33例(21.2%)血清E2、LH、FSH检测值达到绝经水平,与对照组(18.3%,7/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HC治疗无排卵型功血微创、有效、安全,且治疗后患者生殖激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 武爱芳尹格平郭秀霞王丽朱彤宇
- 关键词:无排卵围绝经期射频热凝固
- 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后随访中的意义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C-HPV-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检查C-HPV-S的6695例患者,包括查体者1339例(体检组)和因患妇科疾病就诊者5356例(患者组),受检者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C-HPV-S检测。对其中病理诊断为CIN者行LEEP,术后6个月、1~2年随访时行TCT和C-HPV-S检查。结果①体检组和患者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7.8%和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体检组和患者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CE)、其他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CINⅠ-Ⅱ、CINⅢ及宫颈癌同类疾病HPV感染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PV及HR-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增高(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宫颈癌)而增高,且单一感染率增高,多重感染率无明显变化。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HPV及HR-HPV感染率、单一HP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CIN患者LEEP后1~2年随访,CINⅠ-Ⅱ组复发率为1.2%(4/335),HPV持续感染率为3.9%(13/274);CINⅢ组复发率为4.4%(6/137),HPV持续感染率为9.5%(13/124)。两组复发率与HPV持续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V-S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测CIN,也可作为CIN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干预依据。
- 朱彤宇支园园武爱芳王丽郭秀霞尹格平
- 关键词:基因分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不同性质和程度宫颈疾病511例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不同程度和性质宫颈疾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A、B、C、D(锥形式、环形蘑菇式、环形浅蘑菇式、削果皮样式)4种LEEP术式治疗的宫颈疾病5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CE)433例,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着LEEP术式由D→A,切除宫颈组织平均体积逐渐增大,术中平均出血量逐渐增加,平均宫颈愈合时间逐渐延长;80例行术前多点活检与术后行病理检查,术前、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0.0%;LEEP-A、B、C、D 4种术式的治愈率分别为100.0%、98.7%、100.0%、93.7%;CCE总治愈率为99.1%,CIN总治愈率为96.2%;术后宫颈塑形总满意率为94.5%;LEEP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感染、宫颈管黏膜外翻、宫颈管狭窄。结论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宫颈病变应采取不同的LEEP术式,达到既要治愈疾病又避免过度切除宫颈组织的目的,以保护宫颈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尹格平朱彤宇陈铭杨树君提松梅郭秀霞
- 关键词: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