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玮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疾病
  • 1篇导管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叶酸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预后
  • 1篇知识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轻度

机构

  • 7篇邯郸市第一医...

作者

  • 7篇郭玮
  • 2篇李焱
  • 2篇张莉
  • 2篇索晓慧
  • 2篇韩桂华
  • 2篇薛英玲
  • 1篇刘东燕
  • 1篇郭建华
  • 1篇李洪军
  • 1篇陈浩
  • 1篇张颖
  • 1篇杨金萍
  • 1篇王奎书
  • 1篇闫洪娟
  • 1篇杨敬敬
  • 1篇罗秋华
  • 1篇崔桂荣
  • 1篇贾淑敏
  • 1篇李鑫萍
  • 1篇王海霞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3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PICC插管化疗,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10~326d,无血栓形成、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具有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对长期化疗患者尤为适用。
郭玮薛英玲韩桂华
关键词:PICC肿瘤化疗
经皮导管电融术治疗心动过速的护理
1998年
导管电融术自80年代以来我国才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关于这方面的护理探讨较少。我院自1993年-1997年共施行导管电融术36例,总结出了一些护理体会,关键是护理上要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病人的心理护理。
张莉刘东燕郭玮
关键词:心动过速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因子和预后的研究
李焱索晓慧陈浩王奎书郭玮
该研究通过对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FN-γ、IL-4,IL-2和IL-6的水平测定,并与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研究显示:完全缓解期白血病患者血清IFN-γ、IL-4,IL-2和IL-6水平与正常人接近,...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细胞因子预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检测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最近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体内移植后可修复神经损伤。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干细胞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后2组脑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制作老年性痴呆模型,造模后3周,干细胞治疗组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实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结论:(1)造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高于假手术对照组,跨越平台次数低于假手术对照组;(2)细胞移植后第1,2,4,8,10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干细胞治疗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干细胞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3)干细胞治疗组脑组织细胞形态比较完整,细胞变性、坏死数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4)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对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张颖郭建华闫洪娟罗秋华李鑫萍郭玮王海霞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干细胞老年性痴呆学习记忆
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WT1、Mxi1、Mad1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索晓慧李洪军郭玮崔桂荣杨敬敬李焱
Mad1、Mxi1基因是Myc基因的拮抗基因,属抑癌基因。研究表明在前列腺癌、神经纤维肉瘤、神经胶质瘤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中已经发现这些基因有缺失和突变,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对这些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和突变情况进行了初...
关键词: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治疗
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知识行为差异的研究
2010年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影响全身各个脏器与组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以及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也居当今世界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本研究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分析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知识、行为(ZX)改变,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作用。
韩桂华薛英玲郭玮贾淑敏张莉杨金萍
关键词:糖尿病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健康教育
叶酸辅助丁苯酞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叶酸辅助丁苯酞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丁苯酞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叶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认知能力、精神状态以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月、2月两组MoCA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月和治疗后2月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300电位波幅和潜伏期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波幅均有所提高,而潜伏期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波幅高于对照组而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MCI中以叶酸辅助丁苯酞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郭玮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叶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