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炜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2篇动脉瘤
  • 2篇妊娠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
  • 1篇蛋白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注射液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系统
  • 1篇形态学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结构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衍生肽
  • 1篇预后
  • 1篇早期脑损伤
  • 1篇粘连蛋白

机构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郭炜
  • 5篇钱东翔
  • 3篇王智坚
  • 2篇段传志
  • 2篇严建泉
  • 2篇何旭英
  • 1篇章秋萍
  • 1篇黄汉辉
  • 1篇李西锋
  • 1篇李西峰
  • 1篇刘国芬
  • 1篇宋伟琼
  • 1篇黄玉娥
  • 1篇李珺
  • 1篇李志钊
  • 1篇罗鹏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广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2021年
患者33岁,孕2产1,因“停经10+周,恶心呕吐4 d,头痛3 d,意识障碍10余小时”,2020年6月17日由外院转诊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患者6月5日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诊断宫内早孕,胎儿如孕8+周大小。6月13日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当地医院急诊科就诊,考虑“妊娠剧吐”,予补液、镇吐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改善,次日出现头痛、呕吐加重。6月17日凌晨出现反应迟钝,轻度意识障碍,起身时晕倒,当地医院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会诊,考虑急性脑血管病变可能性大,行头颅CT检查,提示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及病情加重,遂转至上级医院,急诊行颅脑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和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CT Venography,CTV),提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广泛静脉窦血栓形成,遂于当天下午转至我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刘志鹏郭炜章秋萍钱东翔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妊娠剧吐上矢状窦镇吐横窦
SOMATOMForce双源CT颅脑灌注联合sdLDL-C、MOTS-c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SOMATOM Force双源CT颅脑灌注联合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线粒体衍生肽(MOTS-c)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0年8月治疗的疑似ACI患者102例。所有患者接受SOMATOM Force双源CT检查及颅脑灌注成像。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的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MOTS-c、sdLDL-C与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dLDL-C、MOTS-c、SOMATOM Force双源CT颅脑灌注诊断ACI的临床价值。结果102例患者经脑部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ACI 78例(ACI组),无ACI 24例(无ACI组)。ACI组患者的CBV、CBF、MOTS-c低于无ACI组,MTT、TTP、sdLDL-C高于无AC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OTS-c与CBV(r=0.435,P=0.000)、CBF(r=0.457,P=0.000)呈正相关,与MTT(r=-0.523,P=0.000)、TTP(r=-0.422,P=0.000)呈负相关,sdLDL-C与CBV(r=-0.427,P=0.000)、CBF(r=-0.443,P=0.000)呈负相关,与MTT(r=0.486,P=0.000)、TTP(r=0.414,P=0.000)呈正相关。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V[O^R=0.352(95%CI:0.145,0.858)]、CBF[O^R=0.397(95%CI:0.194,0.816)]、MOTS-c[O^R=0.456(95%CI:0.255,0.815)]为ACI的保护因素(P<0.05),MTT[O^R=2.022(95%CI:1.392,3.075)]、TTP[O^R=1.931(95%CI:1.085,3.436)]及sdLDL-C[O^R=2.416(95%CI:1.085,5.513)]为ACI的危险因素(P<0.05)。MOTS-c、sdLDL-C、SOMATOM Force双源CT颅脑灌注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1.8%、83.3%、79.5%和85.9%,特异性分别为83.3%、83.3%、70.8%和87.5%。MOTS-c、sdLDL-C、SOMATOM Force双源CT颅脑灌注诊断ACI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05,0.932)、0.788(95%CI:0.670,0.907)、0.804(95%CI:0.712,0.896),均低于联合诊断的0.877(95%CI:0.779,0.973)(P<0.05)。结论sdLDL-C、MOTS-c在ACI患者中异常表达,与SOMATOM Force双源CT颅脑灌注参数有相关性,联合检测AC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刘国芬李志钊郭炜邹玉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瘤体发生部位与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2例破裂的单发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动脉瘤的形态为形态规则组(56例1和形态不规则组f56例1,探讨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相关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不是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独立影响因素,瘤体发生部位是微小动脉瘤形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以前交通动脉为参照,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易形成规则的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微小动脉瘤形态与前交通动脉无差异,易不规则。结论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形态与发生部位有关,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易形成规则的微小动脉瘤。
郭炜何旭英李西锋钱东翔严建泉卜德林段传志
关键词: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学血管结构
妊娠合并脑血管病24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4例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总结诊疗体会。结果 24例患者中22例行头颅CT检查,16例接受DSA检查:阳性发现11例,其中颅内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2例,合并脑出血1例;另有5例阴性发现。余8例患者未行DSA检查,1例直接开颅手术,术中确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合并脑肿瘤。所有患者中终止妊娠21例,2例拒绝终止妊娠,1例为产后两周起病;经手术、介入及多科协作等综合治疗,24例患者中19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1例转院,3例死亡。结论妊娠合并脑血管病虽发病率低,但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及时明确病因,早期处理原发病,可改善母婴预后。
罗鹏钱东翔王智坚郭炜
关键词:妊娠脑血管病预后
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叭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总体疗效明显增加,患者苏醒的时间明显缩短,ADL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宋伟琼严建泉王智坚郭炜黄玉娥黄汉辉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纳洛酮颅脑损伤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探讨其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非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对照组)、NBP组,每组又根据时点不同分为12h组与24h组,检测各组间不同时点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NS对照组和NBP组的MDA、TNF-α、IL-1β、ICAM-1及细胞凋亡率均较非手术组升高(P<0.05),同一时点内(12h或者24h),NBP组MDA、TNF-α、IL-1β、ICAM-1及细胞凋亡率较NS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SAH后早期,MDA、TNF-α、IL-1β、ICAM-1的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会升高,NB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这些炎性分子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的发生,并降低SAH后细胞凋亡率,对SAH后的EBI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珺张琪钱东翔郭炜王智坚
关键词:丁苯酞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白介素-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
层粘连蛋白和微血管密度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每10/10万/年;其中胶质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原发脑肿瘤的35.26-60.96%(平均44.69%),以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胶质瘤。由于胶质瘤以浸润方式生长发育,...
郭炜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微血管密度脑胶质瘤脑肿瘤
文献传递
椎基底动脉系统复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系统复杂瘤血管内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3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复杂动脉瘤患者中的92例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载瘤动脉闭塞术26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56例,支架加弹簧圈术10例。结果本组死亡7例。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至2年的复查或随访,2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复发,行二次治疗。结论椎基底系统复杂动脉瘤仍然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施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郭炜段传志何旭英李西峰钱东翔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