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永强

作品数:18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古洪水
  • 8篇滞流沉积物
  • 8篇汉江上游
  • 7篇全新世
  • 4篇黄土
  • 4篇洪水
  • 4篇测年
  • 3篇水文
  • 3篇水文学
  • 3篇黄河
  • 3篇光释光
  • 3篇测年研究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遗址
  • 2篇释光测年
  • 2篇土壤
  • 2篇泥流
  • 2篇气候

机构

  • 18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8篇郭永强
  • 16篇庞奖励
  • 16篇黄春长
  • 15篇周亚利
  • 13篇查小春
  • 8篇张玉柱
  • 5篇胡贵明
  • 2篇尚瑞清
  • 2篇周亮
  • 2篇周强
  • 2篇査小春
  • 2篇陈莹璐
  • 2篇毛沛妮
  • 1篇刘涛
  • 1篇范龙江
  • 1篇王龙升
  • 1篇张文桐
  • 1篇王娟
  • 1篇胡慧
  • 1篇石晓静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土壤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上游靖远金坪段全新世古洪水沉积物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黄河上游靖远-景泰峡谷段进行系统地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学和水文学考察,确定金坪村剖面含有一组14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同时在该河段多处发现2012年大洪水洪痕和滞流沉积物的尖灭点。对两种沉积物进行采样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粒度成分分类为粘土质粉沙和细沙质粉沙。其粒度分布集中,分选性良好,与现代大洪水滞流沉积物完全相同,明显不同于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和全新世中期古土壤。这些特征表面他们是黄河上游古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缓慢沉积的产物,记录了黄河上游靖远-景泰峡谷段一期14次特大古洪水事件。该剖面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磁化率很低、烧失量小、Ca CO3含量低,与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对应指标相似。说明这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在沉积之后很快被坡积石渣土覆盖保存,没有受到地表风化成壤作用的影响。并且经过OSL测年,本期特大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3 000 a B.P.,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黄河上游特大洪水沉积物性质和泥沙来源、开展黄河流域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揭示黄河上游洪水水文泥沙过程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雪如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郭永强胡贵明
关键词:环境变迁黄河上游全新世
汉江上游郧县人遗址地层沉积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在汉江上游河谷进行地貌学和沉积学野外考察观测,并对郧县人遗址沉积地层系统采样,进行磁化率、烧失量、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等一系列理化指标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郧县人遗址地层剖面下部为汉江第三级阶地具有二元结构的河床相卵石层和河漫滩相中砂层,上部为风成黄土和古土壤覆盖层。这种风成沉积物与汉江河流悬移质沉积物性质完全不同。根据地层对比和古地磁B/M界限位置,及其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气候年代序列的对比,可以确定郧县人遗址地层剖面顶部为第8层古土壤(Ss),对应MIS19,形成于785~760ka;其下为第9层黄土(L9),对应MIS20,形成于815~785ka。含有郧县人头盖骨和哺乳动物化石的钙结核层出现在黄土(L9)的上部,年龄为800~785ka,对应于MIS20冰期后段最为寒冷的时期。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周亮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河流沉积物汉江上游
汉江上游现代大洪水滞流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对汉江上游现代大洪水高水位滞流沉积物(SWD)系统地采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上游现代大洪水SWD沉积物性质是沙质粘土或粘土质沙、沙质粉沙或粉沙质沙。其分布特征大致分为两大类:安康段以上基本是以粉沙质沙或沙质粉沙为主,安康段以下基本是沙质粘土或粘土质沙。粒度成分和粒度参数都反映现代洪水SWD经过充分的分选,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粒径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水库或大坝对大洪水SWD的粒度自然分布频率单峰曲线尖窄的形状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更多与其沉积的微地貌环境和水动力条件有关。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尚瑞清周亚利
关键词:滞流沉积物粒度汉江上游
汉江上游古洪水与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2014年
对汉江上游古洪水和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SWD)地球化学元素对比分析,并与上陆地壳UCC含量比较。结果表明:与现代洪水SWD对比,古洪水SWD处于脱钙去钠的初级阶段,而其他常量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两者的常量元素UCC标准曲线相近,表明洪水SWD物源都是汉江流域内地表松散碎屑物。古洪水SWD的化学风化指数(CIA)平均值为64,现代洪水SWD是60。古洪水SWD化学风化程度略大于现代洪水SWD。但是现代洪水SWD的重金属元素Zn、Co、Cr、V和Ba含量都明显高于古洪水SWD,其UCC标准曲线累积最明显,这些表明汉江上游受现代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这些成果有助于更好理解汉江上游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汉江上游流域内洪水期间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
关键词:滞流沉积物古洪水地球化学元素汉江上游
黄河靖远-景泰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事件水文指标模拟及气候背景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依黄河上游靖远-景泰峡谷段金坪村和营坪村两地点发现的典型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地层,将其命名为JPC和YPC剖面,系统观测该河段水文参数,采取Arc GIS耦合HEC-RAS模型技术路线,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介于(15 110~17 740)m3/s。河槽糙率灵敏度检验表明,给定糙率±25%变幅,模型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误差在-10.6%~5.5%之间。采用该模型和相同水文参数,根据该河段2012年大洪水洪痕高程,恢复推算其洪峰流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仅为2.7%,可知采用Arc GIS耦合HEC-RAS模型模拟恢复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结果是可靠的。通过OSL技术测年和地层对比方法,确定该期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a B.P.~3 000a B.P.,此时段东亚季风发生恶化转折,河流水文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期特大古洪水事件是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季风气候事件的响应。这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上游水利枢纽、交通工程和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数据,对深入了解黄河上游流域环境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胡贵明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郭永强赵雪如
关键词:全新世古洪水HEC-RAS模型
汝河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学与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汝河流域曾发生过堪称世界之最的"1975·8河南驻马店特大洪水垮坝事件",其洪水规模之大,受灾面积之广,受灾及死亡人数之多,震惊世界。因此探究汝河特大洪水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气候背景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通过对汝河流域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在驻马店-遂平段第一级河流阶地前沿发现多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剖面,记录了流域发生的气候水文事件信息。最终选取汝河诸市乡地点(ZSX)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进行系统采样,结合沉积学指标研究,准确鉴别出汝河ZSX黄土古土壤剖面中所夹三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lackwater deposits,SWD),为典型河流洪水悬移质泥沙沉积物。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认三组古洪水SWD的物质是汝河上游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期间,流域地表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产物。这三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记录了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发生在汝河流域的三期古洪水事件。结合典型剖面地层对比和应用SAR法对剖面关键沉积层位进行光释光测年(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OSL),建立了准确的地层年代框架。这三期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12000~11200aBP、4200~4000aBP、3200~3000aBP,皆发生在全球性气候突变或者转折时期,表明在这些时段季风气候变化异常,变率增大,洪水和干旱事件皆有发生。本研究对于淮河防洪减灾、水土保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揭示区域气候水文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陈莹璐陈莹璐张玉柱黄春长张玉柱李喻琴郭永强査小春周亚利刘雯瑾
关键词:古洪水全新世光释光测年
汉江上游黄土记录的MIS3晚期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MIS 3时期是末次冰期中气候相对温湿的特殊时段,在汉江流域黄土研究中鲜有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记录的报道。对汉江上游郧西段庹家湾(TJW)剖面(厚约8m)的野外特征、磁化率、粒度和色度进行了分析,用OSL方法进行了断代。结果表明:1)马兰黄土L1中深度228~260cm和294~370cm呈暗红棕色、粘土-粉砂质地、比较紧实坚硬的特征,其磁化率、〈5μm粘粒含量和红度a*值明显偏高,而〉50μm粗颗粒含量、亮度L*和黄度b*值偏低,属于有明显成壤特征的弱古土壤(L1-2-S1和L1-2-S2)。2)OSL测年显示L1-2-S1和L1-2-S2这两层弱古土壤形成时间介于28.5~21.0ka B.P.,暗示汉江地区这一时期发生两次气候较温湿事件,且有明显冷暖波动;其中弱古土壤L1-2-S2的形成时间(27.26±1.44ka)与MIS 3晚期阶段大致相当,说明MIS 3晚期气候较温湿变化在汉江流域亦有表现;且成壤强度变化特征指示其气候温湿程度弱于中全新世大暖期。3) TJW剖面弱古土壤L1-2-S2记录的MIS 3晚期气候较温湿事件是该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响应。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地区黄土剖面均记录了MIS 3时期气候发生增温增湿变化特征,其温湿程度均弱于全新世时期,但不同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幅度及冷暖变化阶段存在明显差异。TJW剖面记录的MIS 3时期气候较温湿事件主要发生在其晚期阶段。
毛沛妮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查小春张文桐郭永强
关键词:黄土末次冰期气候变化MIS汉江上游
黄河源区玛曲段末次冰消期古洪水事件及其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通过对黄河源区玛曲段河谷开展野外考察,在太吾若(TWR)发现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根据野外沉积学宏观特征判别,并结合粒度分布、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和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等室内实验分析测定结果,准确鉴别出TWR剖面所夹一组多层洪水滞流沉积物(SWD),属典型的河流洪水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沉积的悬移质泥沙。结果表明,TWR剖面古洪水SWD和现代洪水SWD沉积学分类为沙质粉沙,现代土壤为黏土质粉沙,现代风成沙为中沙。古洪水SWD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为正偏,呈单峰,主峰高且峰值集中,分选性良好。古洪水SWD和现代洪水SWD磁化率较低,介于现代土壤和现代风成沙之间,化学元素明显区别于现代土壤和现代风成沙,表明它们尚未受到风化成壤作用影响,为古洪水悬移质快速沉积形成的滞流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的分析表明,古洪水SWD和现代洪水SWD石英颗粒表面分布明显的三角痕、V形坑、撞击坑和凹面等水成沉积物的典型特征,属于河流沙类型。采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光释光技术测年,证明在13.6~13.0 ka BP,黄河源地区经历了一期多次的大洪水事件,发生时段对应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折的时期,与欧洲和格陵兰冰芯记录末次冰消期中的Bolling/Aellrod暖期相对应,此时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大规模消融,这期古洪水事件正是流域内冰融水大量下泄汇入黄河而形成的大洪水。
陈莹璐黄春长张玉柱郭永强周亚利査小春庞奖励石彬楠刘雯瑾
关键词:古洪水末次冰消期光释光黄河源区
汉江旬阳至白河段万年尺度洪水流量恢复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汉江上游旬阳至白河段基岩峡谷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在全新世黄土地层中发现了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综合野外宏观特征和粒度分析,并与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对比,判定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通过全新世地层关系对比和光释光(OSL)测年表明,古洪水事件发生年代距今为1800~1700 a(A.D.200-300)。汉江上游旬阳至白河段万年尺度流量恢复比较发现,由古洪水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的洪水水位和流量更为合理。这些成果为汉江上游水资源开发与重大水利工程的安全校核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王龙升
关键词:全新世汉江上游
汉江上游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年对汉江上游现代洪水SWD(滞流沉积物)系统采样,并分析样品的粒度、烧失量和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以揭示该流域内大洪水期间重金属的面源污染状况. 结果表明:汉江上游现代洪水SWD的粒度成分中,黏粒(粒径〈2μm,下同)占1.3%-6.9%,细粉沙(2-〈16μm)占9.0%-40.9%,粗粉沙(16-63μm)占22.7%-50.3%,并且三者沿程自上而下逐渐增加;而沙粒(〉63μm)占7.1%-65.6%,沿程自上而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与全国泛滥平原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比较发现,Co、Cr、Ba和V累积明显,而w(Cu)、w(Ni)、w(Pb)和w(Zn)不同程度地高出背景值. 运用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污染指数(PI)评价表明,主要污染元素的地质累积指数为Co〉Cr〉Ba〉V,而Cu、Ni、Pb和Zn都属于清洁. 汉江上游现代洪水SWD的重金属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发现,Co和Cr多富集在沙粒中,而Cu、Ni、Pb、Zn、Ba和V多累积在黏粒、细粉沙和粗粉沙中. 现代洪水SWD的粒径分布和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空间变化明显,聚类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可分为安康盆地、汉江上游北岸和汉江上游南岸3类,这种分布特征与汉江上游地貌特征、羽毛状水系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密切相关.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范龙江
关键词:滞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汉江上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