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姗琦

作品数:51 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前列腺
  • 19篇腺癌
  • 18篇前列腺癌
  • 16篇细胞
  • 10篇肿瘤
  • 9篇激素
  • 8篇利湿
  • 8篇化瘀
  • 8篇健脾
  • 8篇健脾利湿
  • 7篇淋巴
  • 6篇瘀方
  • 6篇淋巴瘤
  • 6篇化瘀方
  • 6篇骨髓
  • 5篇中医
  • 5篇王不留行
  • 4篇培本
  • 4篇前列腺肿瘤
  • 4篇中药

机构

  • 37篇天津中医药大...
  • 22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河西区...
  • 1篇淮安市淮安医...

作者

  • 50篇郭姗琦
  • 27篇贾英杰
  • 23篇李小江
  • 11篇张翼鷟
  • 9篇孙彬栩
  • 9篇张瑶
  • 7篇夏冰
  • 6篇王亚非
  • 6篇孔凡铭
  • 6篇姜行康
  • 5篇刘宏根
  • 4篇屈福莲
  • 4篇赵伟鹏
  • 4篇智亚芹
  • 3篇田晨
  • 3篇李倩
  • 3篇王亮
  • 3篇李晓武
  • 3篇袁田
  • 3篇杨洪亮

传媒

  • 12篇天津中医药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草药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医肿瘤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I3K/AKT/eNOS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利湿化瘀方抑制前列腺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在健脾利湿化瘀方临床疗效和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健脾利湿化瘀方及其拆方在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小鼠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雄性裸鼠36只建立人前列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组、全方组、君药组、臣药组和佐药组。实验各组干预14 d后处死取血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瘤组织中VEGF、ANG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3-羟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的AKT(p-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给药组瘤体积、瘤质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西药组、全方组、君药组、臣药组、佐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3.95%、41.05%、19.21%、27.37%、31.32%,拆方组间比较,佐药组抑瘤效果较好,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显示:各组VEGF、eNOS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西药组、全方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PI3K、eNOS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AKT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p-AKT呈降低趋势(P<0.05),其中西药组、全方组、佐药组呈显著下降(P<0.01)。[结论]尽管与西药对比抑瘤作用较弱,但中药健脾利湿化瘀方对前列腺癌在血管生成方面具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具有化瘀消癥散结作用的佐药组,可能与姜黄、王不留行中某些有效成分能够下调PI3K、eNOS蛋白,影响AKT磷酸化,阻断PI3K/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
张瑶许月梅李家合郭姗琦李小江贾英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血管生成
贾英杰教授基于“血不利则为水”辨治癌性腹水经验被引量:16
2020年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是张仲景首次提出从血瘀论治水气病的指导思想,而癌性腹水常常出现在肿瘤患者病情发展的中晚期,属于中医学“鼓胀”等疾病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血不利则为水”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贾英杰教授将癌性腹水的基本病机归纳为阳虚寒凝,瘀水互结,认为阳虚、气滞、血瘀、水湿是疾病病机的关键,临床上常以温阳、行气、活血、利水为治疗的基本法则,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李家合张瑶贾英杰郭姗琦
关键词:癌性腹水名医经验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卫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生黄芪、苦参、萆薢、姜黄、王不留行和知母,通过多种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相互协同作用,能够预防、治疗、缓解前列腺癌,与...
贾英杰牟睿宇孙彬栩孔凡铭张瑶郭姗琦
滤泡细胞性淋巴瘤转化为c-MYC重排的“双击”或“三击”B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2014年
目的:本文旨在对"双击"B细胞淋巴瘤(double-hit B-cell lymphoma,DHL)和"三击"B细胞淋巴瘤(triple-hit B-celllymphoma,THL)的诊断及治疗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淋巴瘤的认识,为其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例滤泡细胞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转化的"双击"或"三击"B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分析,3例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诊断明确。结果:1例"三击"患者3个月后死亡,2例经R-CHOP,R-ESHAP等方案化疗仍未达到完全缓解。结论:"双击"淋巴恶性程度高,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等髓外病变,病程呈侵袭性,部分病例由滤泡细胞淋巴瘤转化而来,对化疗不敏感,患者预后差,FISH检测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张乐徐笑笑郭姗琦王亚非张翼鷟孙保存张玲
关键词:MYC基因
针对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作用“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20年
肺癌的治疗目前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且临床获益显著。近几年随着靶向药物应用范围扩大,其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治疗进程和临床疗效。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生活质量提高以及耐药性方面疗效确切。文章将进一步围绕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李小江郭婧瑶郭姗琦刘宏根牟睿宇刘筱迪李文杰宋博张畅王林欢贾英杰
关键词:中医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减毒
放疗对初诊时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放疗对初诊时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初诊时伴有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放疗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2例患者中位年龄60(31~81)岁,髓外病变最多见于软组织(69.2%)。其中13例患者接受放疗,中位放疗剂量45Gv。患者预计总生存(OS)时间为42.5个月。而接受放疗与否对患者总缓解率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b≤110g/L(P=0.009)、β2-MG≥5.5(P=0.049)为该类患者预后不良指标;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β2-MG为本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4)。结论:放疗不能改善初诊时伴髓外病变的MM患者的预后,可能需要联合硼替佐米等新药或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改善预后。
袁田郭姗琦智亚芹李倩夏冰王亚非张翼鷟王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放疗髓外病变
健脾利湿化瘀方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究健脾利湿化瘀方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健脾利湿化瘀方根据药物功效拆分为扶正药、解毒药、化瘀药。实验分为全方组、扶正组、解毒组、化瘀组,每组设4个药物浓度,分别为10、20、100、1000 mg/ml,另设对照组(含培养液和细胞)。在96孔板加入人前列腺癌C4-2细胞悬液100μl (细胞数约1. 5×10^4个),培养24 h后根据实验分组加入不同浓度药物继续培养48 h。采用MTT实验计算各组细胞抑制率。根据结果再将全方和细胞抑制率最高的拆方组中单味药物作用于C4-2细胞,筛选细胞抑制率最高的单味药物。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方全方和最佳单味药物分别对C4-2细胞在含与不含雄激素的培养基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抑制率。结果各组药物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依赖关系(P <0. 05),药物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在不同浓度药物干预下组间比较,抑制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全方组>化瘀组>解毒组>扶正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拆方中化瘀组是最佳药物组。在最佳单味药物细胞抑制率筛选中,细胞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王不留行组>全方组>大黄组>姜黄组(P <0. 05),提示王不留行是抑制人前列腺癌C4-2细胞增殖作用最佳的中药单药。全方组不含雄激素细胞抑制率与含雄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王不留行组含雄激素细胞抑制率低于不含雄激素(P <0. 05),并且王不留行组含和不含雄激素细胞抑制率均高于相应的全方组(P <0. 05)。结论健脾利湿化瘀方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王不留行是最佳的单味中药,王不留行增加了人前列腺癌C4-2细胞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可能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的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具有逆转作用。
牟睿宇贾英杰孙彬栩张瑶刘宏根郭姗琦苏畅邬明歆李文杰李小江
关键词:前列腺癌雄激素细胞抑制率
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10年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初诊未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ng/mL高度可疑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为推进PCa的早期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PCa而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国际泌尿学会评分(ISUP)等指标与高度可疑PCa转移情况和PSA分层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78例PSA≥20 ng/mL高度可疑PCa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证实1465例(82.4%)患者为PCa,其中487例(33.2%,487/1465)患者为转移性PCa。近10年,因PSA≥20 ng/mL的高度可疑PCa而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数量和确诊PCa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而转移性PCa患者占比持续维持在30%。相比于PSA 20~50 ng/mL组,PSA>50 ng/mL组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低、城市人口的占比更低、PSAD更高、PI-RADS评分及ISUP分组更高、特殊病理类型更多以及转移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PCa中有46.8%(228/487)寡转移(转移灶≤5处),其中99.0%骨转移、4.1%区域外淋巴结转移、4.3%其他器官转移。结论近10年,初诊未治PSA≥20 ng/mL高度可疑PCa患者的穿刺活检人数和新确诊PCa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但是转移性PCa患者占比依然较高。因此,应积极推动高危可疑PCa患者的早期筛查工作。
彭保龙陈铭哲王俊欣刘冉录马宝杰马宝杰姜行康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局限性前列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早期筛查
中医药干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内分泌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重要手段,临床疗效确切,但是实际应用中,内分泌治疗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由于雄激素水平的骤减,出现一系列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不适症状如烘热汗出、皮肤潮红、乏力、乳房发育、心烦、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等,归属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范畴。西医的治疗主要采取为患者补充睾酮的方法,而前列腺癌患者所患疾病决定了不能应用雄激素替代疗法来治疗雄激素缺乏综合征,中医药的配合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发挥减毒而不减效的作用突显了中医药的优势。因此文章以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为出发点,探讨中医药对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干预。
李小江冯梦晗牟睿宇郭姗琦郭姗琦张畅贾英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医药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CRPC患者。对18项纳入因素进行可靠性分析及效度分析;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CRPC预后影响因素,绘制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判断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确诊CRPC时存在血尿症状、骨痛症状、血红蛋白(HGB)<120 g/L、胆固醇(CHO)>5.18 mmol/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10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值(f/tPSA)>0.19、气血两虚证、未进行中药联合治疗为CRP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危险因素;CHO>5.18 mmol/L为CRP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CHO>5.18 mmol/L、HGB<120 g/L、气血两虚证为CRPC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危险因素,但不是CRP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O>5.18mmol/L是CRP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牟睿宇贾英杰张瑶郭姗琦刘宏根王亮冯梦晗李文杰邬明歆李小江
关键词:预后影响因素胆固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