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 作品数:38 被引量:156 H指数:8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吴阶平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LASIK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分析近视散光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在LASIK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对患者69例108眼进行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检查,屈光矫正范围(-1.25^-9.00)D,切削直径为6.0mm或6.5mm。结果LASIK手术前后在6.0mm瞳孔直径下最主要的高阶像差是3阶彗差、4阶球差和三叶草散光,术后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h)增加1.82倍。术后RMSh变化与近视度的矫正量呈正相关,主要表现为3阶彗差和4阶球差的变化。术后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显著增加,RMSh的变化与其增加量呈正相关,特别是3阶彗差。角膜形态术前为不规则型及术后为半环型和中央岛型时SAI增大,高阶像差增大。结论LASIK手术前后的主要高阶像差均为3阶彗差和4阶球差。术后总高阶像差增大,主要表现为慧差增大,可能为角膜表面的不对称性增大引起。 郑燕 周跃华 鲁静关键词:波前像差 角膜地形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术前检查和评估 2017年 目的探讨飞秒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术前检查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行飞秒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000例(7963眼),分析术前临床检查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 68例角膜中央陡峭屈光力值超过46.00 D;100例角膜中央陡峭屈光力值低于40.00 D;750例为薄角膜,其中央厚度检查低于470μm;16例眼压>21 mm Hg,但视神经纤维层早期分析正常;870例眼底检查中发现病变,其中826例为视网膜变性,40例存在视网膜裂孔,14例为视网膜浅脱离。1450例为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6.00 D)。术后1年随访,未发现新的视网膜病变、圆锥角膜和青光眼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飞秒LASIK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术前检查极为重要,可避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屈光手术安全性,改善术后治疗效果。 柳静 周跃华 赵鹏飞 郑燕 王永华关键词:飞秒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 近视散光 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形态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近视散光患者高阶像差的分布特点及角膜形态对其的影响。方法用wavescan wavefront system波前像差仪对LASIK术前281例(434眼)近视散光患者进行客观测量,用TMS-4角膜地形图仪获得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以及角膜表面形态。对屈光度、SRI和SAI与高阶像差作相关分析,将患者分别按角膜形态分为5组,对各组间的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作秩和检验。结果6.0mm瞳孔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root mean square of higher order aberrations,RMSh)的均方根值为(0.286±0.098)μm,从3阶至6阶大致呈递减趋势,其中以3阶彗差、三叶草和4阶球差的均数最大。屈光力和SRI与RMSh没有显著的相关性,SAI与RMSh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161,P值为0.001。SAI值对高阶像差的影响较SRI值大,尤其是SRI值较低的患者,RMSh值随SAI的增高而增大,主要表现为3阶彗差和4阶球差的增大。角膜形态为不规则形和不对称领结形时高阶像差最大,主要表现为三叶草和3阶彗差的增大。结论6.0mm瞳孔直径时,最主要的高阶像差是3阶彗差、三叶草和4阶球差。角膜形态为不规则形和不对称领结形时高阶像差最大。SAI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比SRI大。 郑燕 周跃华 鲁静 李仕明关键词:近视 散光 波前像差 角膜地形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并发症及视觉质量的干预 周跃华 齐颖 翟长斌 郭宁 高旭 张晶 郑燕 李仕明 王媛 李蕊 李福生 鲁静 梁庆丰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国内外矫正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其原理是利用微型角膜刀先制作角膜瓣,然后,通过准分子激光消融中央区角膜基质而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达...关键词:关键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手术并发症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21 2016年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的 比较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拟行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204眼.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各组患者基线特征匹配.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10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微型角膜刀制瓣组52例104眼行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波前像差仪分析6 mm瞳孔下Zernike系数及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5、3.0、6.0、12.0和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S).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裸眼视力达到及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分别占95.1%、94.2%和93.9%,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94.2%、93.8%和93.2%.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37±2.12)、(-0.26±0.45)和(-0.45±0.51)D,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6.25±2.05)、(-0.44±0.64)和(-0.35±0.59)D,术后3个月和1年2个组间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l.194、1.429,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总高阶像差(RMSh)及各项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 张晶 郑燕 刘倩 周跃华关键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 飞秒激光 近视眼波前像差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近视眼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为个体化屈光手术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暗环境下,应用Optec6500视功能测试仪和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 ileusis,LASIK)术前112例患者196眼行最佳矫正视力下,空间频率分别为1.5c.d-1、3c.d-1、6c.d-1、12c.d-1、18c.d-1的对比敏感度检查和波前像差检查。结果暗环境下,瞳孔直径为6mm时3阶至6阶像差呈递减趋势,其中以3阶彗差、三叶草及4阶球差为主。低空间频率时,4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成负相关;在相应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随Z40、Z60增大而减小,随Z4-2、Z53增大而增大。结论4阶像差是影响对比敏感度的主要因素;球差与对比敏感度呈负相关关系;总体像差不是决定对比敏感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并非所有高阶像差都会使对比敏感度降低,高阶像差各具体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鲁静 周跃华 郑燕关键词:近视 高阶像差 角膜给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角膜给药装置,该角膜给药装置包括环状本体和手柄,环状本体包括靠近眼球的第二集药部,以及远离眼球的第一集药部,第一集药部设有第一集药腔,以及与第一集药腔相连通的添药口和连接口,第二集药部与第一集药... 胡雅斌 翟长斌 郑燕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术后一年视觉质量的比较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S-LASIK)、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WF-LASIK)和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的近视散光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视觉质量及高阶像差。方法:本研究对2014年... 郑燕 周跃华 张晶 刘倩 翟长斌 王玥 胡雅斌 张秋露 柳静关键词:视觉质量 LASIK手术前后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青年近视散光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分布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用ALLEGROOculyzer眼前房诊断系统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个月对北京同仁眼科中心18~39岁的近视散光患者共163例(296眼)进行测量,获得角膜前、后表面20。、25。、30。、35。、40。的Q值(AQ和PQ)及其变化(AAQ和APQ),分析其与屈光参数的关系。对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Q值进行秩和检验.对术后各Q值与患者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最大切削深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术前角膜各AQ值均与术前柱镜度(CD)呈负相关(r=-.213、-0.279、-0.332、-0.363、-0.133,P〈0.05)。术后各AQ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皓38.15、43.94、48.47、44.78、25.97,P〈0.05),术后各PQ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9.10、10.18、9.77、7.75、3.30,P〈0.05,)。术后△AQ20、△AQ25、△AQ30、△AQ35、△AQ40与术前球镜度(so)呈正相关(r=0.884、0.870、0.871、0.612、0.370,P〈0.05),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呈正相关(r=0.834、0.866、0.872、0.625、0.388,P〈0.05),与最大切削深度(MD)呈正相关(r=0.779、0.823、0.842、0.634、0.403。P〈0.05).与残留角膜基质厚度(CS)呈负相关(r=-0.332、-0.377、-0.410、-0.352、-0.168,P〈0。05);△AQ35、△AQ40与术前CD呈正相关(r=0.124、O.120,P〈0,05)。△PQ20、△PQ25、△PQ30与术前SD呈负相关(r=-0.210、-0.185、-0.154,P〈0.05),与术前SE呈负相关(r=-0.225、-0.196、-0.169,P〈0.05),与MD呈负相关(r=:-0.210、-0.184、-0.164,P〈0.05)。另外△PQ35与术前SD和SE均呈负相关(r=-0.121、-0.124,P〈0.05),△PQ40与术前SD� 郑燕 周跃华 柳静 赵鹏飞关键词:近视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角膜非球面性 Q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7 2016年 背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的医源性角膜扩张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生物力学强度,LASIK联合角膜交联术(LASIK—CXL)有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但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待验证。目的探讨LASIK—CXL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眼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接受LASIK的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患者64例128眼,患者分为LASIK组(37例74眼)和LASIK—CXL组(27例54眼),2个组基线特征匹配。所有术眼均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并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消融,LASIK—CXL组患者在LASIK术后立即用质量分数0.1%核黄素滴至角膜基质床持续90s,平衡盐溶液(BSS)行瓣下冲洗后用紫外线交联加固仪照射进行角膜交联。2个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及1、3、6个月进行随访,对2个组术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参数、眼前节OCT(AS—OCT)检查结果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49±2.41)D和(-6.97±2.41)D,术后6个月时分别降低至(-0.68±0.88)D和(-0,75±0.94)D;2个组术前裸眼视力(UDVA)(LogMAR)分别为1.18±0.28和1.05±0.38,术后6个月时分别提高至-0.06±0.09和-0.03±0.18;术前AveK值分别为(44.37±1.46)D和(44.47±1.50)D,术后6个月时分别减少至(39.30±2.06)D和(38.66±1.80)D;术前表面规则指数(SRI)分别为0.25±0.21和0.24±0.22,术后6个月时分别增加为0.29±0.24和0.28±0.24,术前表面不对称指数(SAI)分别为0.36±0.16和0.39±0.15,术后6个月时分别增至0.57±0.31和0.75±0.37,且LASIK—CXL组术后SAI值明显大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P=0 郑燕 周跃华 张晶 刘倩 柳静 胡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