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春艳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第一恒磨牙
  • 2篇牙本质
  • 2篇粘接
  • 2篇粘接强度
  • 2篇粘接系统
  • 2篇球菌
  • 2篇龋病
  • 2篇窝沟
  • 2篇磨牙
  • 2篇耐酸
  • 2篇恒磨牙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血链球菌
  • 1篇阳性球菌
  • 1篇氧化钙
  • 1篇硬化牙本质
  • 1篇釉质
  • 1篇粘接剂
  • 1篇致龋细菌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9篇郑春艳
  • 4篇高学军
  • 2篇王文辉
  • 2篇刘颖熠
  • 2篇沈嵩
  • 2篇岳林
  • 2篇毛秀萍
  • 2篇王祖华
  • 1篇潘洁
  • 1篇王嘉德

传媒

  • 3篇中国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第九次全国牙...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第一恒磨牙龋预测相关因素的纵向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乳牙龋状态与恒牙新发龋的内在联系 ,并尝试建立预测第一恒磨牙新发龋个体的多因素回归模型 ,筛查有意义的龋微生物预测指标。方法  12 6名 6~ 8岁儿童 ,其中乳牙有龋 6 2名 (CS组 )、乳恒牙均无龋者 6 4名 (CF组 ) ,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并采集菌斑样本检测 :①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水平 ;②耐酸菌水平 ;③产乳酸能力。对所得二年纵向资料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和以恒牙新增龋二分变量为结果变量、各微生物指标为自变量的二值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混合牙列初期第一恒磨牙窝沟菌斑总菌计数值、在酸性条件下的产乳酸能力以及全口光滑面集合菌斑中耐酸菌数量是个体恒牙新发龋预测的危险性指标 ,其显著性超过乳牙既往龋经历。结论 提高观察指标位点特异性有助于提高龋预测能力。
刘颖熠高学军岳林郑春艳王文辉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
不同冲洗方法去除根管内氢氧化钙封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氢氧化钙常被用作根管内封药,但根充前残留在根管内的氢氧化钙可能会削弱根充物的封闭性,进而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比较针头冲洗、超声冲洗、声波冲洗、根管刷、Endovac系统、Rins Endo系统、自调节根管锉系统和激光活化冲洗法对氢氧化钙封药的去除效果,可为临床选择去除氢氧化钙的冲洗方法提供参考。
龙赟子郑春艳王祖华
关键词: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
不同检测方法和术者对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效果影响的比较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体外实验对于4种粘接系统(OptiBond FL,Solidbond,OptiBond Solo,Etch&Prime3.0)粘接效果优劣排列顺序的影响并确定术者操作对于推出(push—out)实验结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用180颗拔除的离体磨牙,通过剪切实验、拉伸实验和推出实验来对4种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进行评价。在推出实验中分别由2名术者来粘接2组样本。另外,V类洞边缘适应性用扫描电镜观察和染料渗透实验来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的实验方法和粘接系统所测定的粘接强度差异显著。剪切力实验和拉伸实验中测定的平均粘接强度的强弱排列顺序一致,但用推出实验测定的却不同。而且,推出实验测定的材料强弱排列顺序与操作者有关。材料的粘接强度和边缘适应性之间没有相关性。对于V类洞而言。边缘裂缝的形成比例和染料渗透有弱相关性。结论基于不同的体外实验结果来比较牙本质粘接系统有误导的作用。操作者对于推出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Karlheinz MollAndreas FritzenschaftBernd Haller郑春艳王嘉德
关键词:粘接系统牙本质体外实验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
粘接磨损或折断的切端:新型粘接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
2007年
目的复合树脂可用于切牙切端的修复。如果切端缺损的原因是由于进行性的磨损或者是陈旧性折断,那么要粘接的牙体组织就可能是周围被釉质所包绕的硬化牙本质。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三种粘接系统对由于长期磨耗或者陈旧性折断而暴露于切端的釉质和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材料和方法选择拔除的人切牙30颗。这些切牙的切端由于磨耗或者陈旧性折断而有牙本质暴露。30个样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中,测定某一粘接系统有效地粘接树脂修复体到牙体组织上的粘接能力。比较三步粘接系统(ScotchbondMultipurposePlus),一瓶粘接系统(Scotchbond1)和自酸蚀粘接系统(Prompt—L—Pop)。修复样本的剪切粘接强度用负荷机器(10adingmachine)来进行测量。用立体显微镜来进行评价每个样本由于负荷受力导致粘接失败的模式。结果粘接强度最大的是ScotchbondMultipurposePlus(28.14Mpa),其次是Scotchbond1(16.15Mpa),然后是Prompt—L—Pop(9.26Mpa)。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P〈O.05)。最常发生的粘接失败模式是联合粘接一内聚失败的树脂内的折断。结论当粘接复合树脂修复体到磨损或折断的切牙切端时。用含磷酸并酸蚀牙体的粘接剂比自酸蚀粘接剂更可靠。
郑春艳王嘉德(校)
关键词:自酸蚀粘接系统剪切粘接强度切端自酸蚀粘接剂硬化牙本质
涂氟对过氧化物美白后牙面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保护剂是否会抑制高浓度过氧化物美白后釉质表面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生长,从而起到保护釉质的作用.方法:选择拔除的离体牙,制备直径5 mm的带有天然釉质表面的圆盘20个;用含有35%过氧化氢的凝胶(Beyond公司,...
郑春艳潘洁王祖华汪洋
关键词:美白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与窝沟龋有关的优势耐酸菌
2004年
口腔耐酸菌通常是指在低pH值条件下仍然可以生存并繁殖的细菌,因同时具备产酸和耐酸的特性而与龋病关系密切.我们针对纵向观察中新发龋的第一恒磨牙窝沟,研究窝沟优势耐酸菌的构成,了解与龋发生密切相关的耐酸菌.
郑春艳沈嵩高学军毛秀萍
关键词:窝沟龋龋病链球菌菌斑
第一恒磨牙龋预测相关因素的纵向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实现龋病高危个体的预防策略,并深入探讨龋发病机制,龋危险性预测一直是过去20年中龋病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龋齿病因的复杂性以及多数研究没有考虑龋齿发病的位点特异性和菌斑微生态的个体化特征等原因,目前对龋高危个体的预测准确性并不高.
刘颖熠高学军岳林郑春艳王文辉
关键词: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病机制
第一恒磨牙窝沟菌群组成
2005年
目的 分析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菌群的组成,为进一步分析窝沟致龋细菌与龋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 取健康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窝沟处菌斑接种于BHIS、MSA和RogosaSL培养基,分析菌群构成;API 2 0Strep试剂盒鉴定链球菌。结果 窝沟菌斑中以镜检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居多,占总菌的(6 1 .87±4 .85 ) %,其次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37.6 8±5 .6 1 ) %。菌斑中的优势链球菌为变形链球菌(S .mutans) (1 8.2 6±4 .73) %、血链球菌(S .sanguis) (3.32±1 .2 9) %、缓症链球菌Ⅰ型(S .mitisⅠ) (2 .5 5±0 .96 ) %和口腔链球菌(S .oralis) (0 .76±0 .36 ) %。结论 儿童健康恒磨牙窝沟菌群中,杆菌数多于球菌;这些杆菌与疾病特别是龋病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郑春艳沈嵩高学军毛秀萍
关键词:窝沟缓症链球菌口腔链球菌致龋细菌阳性球菌血链球菌
不同类型复合树脂修复体的微渗漏
2007年
目的评价3种不同类型的复合树脂和一种有机化陶瓷复合树脂(ormocer)材料充填V类洞后的微渗漏情况。材料和方法在20颗近期拔除的离体磨牙颊侧和舌侧面制备40个V类洞。窝洞的牙台向边缘位于釉质上,龈向边缘位于牙本质上。牙齿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5颗,充填如下:组Ⅰ,用流动树脂(TetricFlow);组Ⅱ,用混合型复合树脂(Z100);组Ⅲ,用可填压型复合树脂(Solitaire2);组Ⅳ,有机化的陶瓷复合树脂(Admira)。所有实验组,都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树脂材料一次完成充填。牙齿温度循环(200个循环;在4℃~60℃)后,浸入0.5%的碱性品红溶液中放24小时。所有的牙齿纵向剖开,在立体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染料渗入的深度并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检验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釉质和牙本质的微渗漏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中所有修复材料在减小微渗漏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
郑春艳王嘉德(校)
关键词:微渗漏同类型树脂材料流动树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