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欣媚 作品数:27 被引量:158 H指数:8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更多>>
奖赏刺激的脑电反应特征跨文化差异:一个ERP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从文化--社会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具有进化和社会文化代表性的正性刺激—奖赏刺激的脑电反应特征是否具有差异。本研究采用the Door Task实验范式考察了26名中国人和24名高加索白人对不同反馈反应的脑电特征跨文化差异。结果显示,负性反馈条件下诱发的FRN平均波幅比正性反馈条件诱发的平均脑电波幅更负,这种正负反馈的波幅差异只在中国被试中有体现。在P3成分上,在正性反馈条件下,中国被试诱发的脑电波幅大于西方被试,负性反馈条件下,两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西方被试,中国被试对奖赏反馈刺激可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说明中西方文化下的个体对正负性反馈刺激的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 邓欣媚 游园园 张林关键词:跨文化差异 ERPS 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42 2015年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上发展迅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规范是个体情绪调节及策略使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关于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结论大多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以西方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然而,中国文化中关于情绪调节的价值和要求均与典型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近年来,研究者对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发现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以减弱调节策略的运用为主导,并形成了非享乐主义的调节模式。 桑标 邓欣媚关键词:青少年 汉族和内地新疆青少年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应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旨在探究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应的年龄和文化差异。通过实验系统考察汉族和新疆青少年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不同情绪刺激的情绪反应性和使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时的调节效应的差异。方法:实验使用情绪反应性-调节图片任务(REAR-I Task)测量了某中学初三以及高三的81名汉族学生和67名新疆学生的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应。结果:(1)汉族学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性高于新疆学生;(2)初三汉族学生对正性情绪刺激的调节效应比新疆学生高,高三的汉族学生和新疆学生的情绪调节效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我国不同民族青少年的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果存在一定亚文化差异,但整体发展体现出差异趋同的效应。 潘婷婷 桑标 桑标 邓欣媚关键词:民族差异 青少年 伤心,害怕还是被拒? 儿童社交回避行为的成因研究 社会退缩是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儿童选择独处的内在原因各不相同。从社交动机的角度出发,社会退缩一般可以进一步分为害羞退缩、社交淡漠和社交回避三个亚类型。害... 丁雪辰 郑沁怡 邓欣媚 李丹 桑标关键词:社交回避 社会退缩 文献传递 独乐乐与众乐乐?社会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差异:一个ERP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个体情绪加工具有其生物基础,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情绪刺激加工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负性情绪的加工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被试20名并采用图片感知范式(picture perception paradigm)探讨个体在加工社会性和非社会性正性情绪刺激的脑电位活动差异。研究发现:(1)在P1成分上,情绪图片诱发的波幅要显著大于中性图片。(2)在N2成分上,正性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波幅要显著大于正性非社会情绪图片(3)在早期时间窗中,由正性社会情绪图片与非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LPP波幅差异不显著。在中期时间窗中,正性社会情绪图片与非社会情绪图片的LPP波幅差异显著。晚期时间窗中,正性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LPP波幅显著大于正性非社会情绪图片。由此,相对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来说,正性社会情绪刺激在加工上可能占据优势地位。 邓欣媚 邓欣媚 王晓钧 肖珊广州、香港两地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性态度、性知识、行为发生可能性及双重标准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香港和广州两地大学生的性态度、性知识和性双重标准的调查,找出两地大学生性观念上的地区差异。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5位香港大二学生及65位广州大二学生在性态度、性知识、相关行为发生可能性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广州大学生在性态度上更开放,在相关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上更高。男性的性态度、性知识、相关性行为得分也高于女性。在性的双重标准方面,两地都存在双重标准,而广州大学生性的双重标准程度更高。 邓欣媚 林佳关键词:性观念调查 性态度 青少年与成年人情绪冲突控制的年龄差异:一项行为和ERP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青春期被喻为“狂风骤雨期”,青少年可能比年幼的儿童和年长的成年人有更大的情绪抑制和控制的需求。情绪抑制控制能力与冒险行为、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关。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情绪冲突控制的差异。31名早期青少年(男生19名;M年龄=12.66岁)和33名成年人(男生16名;M年龄=20.15岁)完成了面孔-词Stroop任务。在该任务中,情绪词叠加在情绪面孔上构成一致和不一致条件,被试被要求判断面孔的效价(面孔任务)或词语的效价(词语任务)。分析两组被试在行为表现和与情绪信息加工相关的ERP成分上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存在Stroop效应(一致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比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短),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在面孔和词语判断任务中均发现了Stroop效应;(2)在青少年中,不一致条件诱发的N450波幅显著大于一致条件;(3)N450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词语判断任务中出现,而SP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出现。研究结果提供了神经证据表明,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处理情绪冲突的能力较差,这可能与其情绪控制相关的前额叶皮质不成熟有关。并且,情绪冲突控制是由冲突监测和冲突解决两个加工过程构成的,前者认知和神经资源的积累会对后者产生影响。 杨濛 张林 邓欣媚 曾淑玲关键词:STROOP效应 青少年 事件相关电位 “孤芳自赏”还是“茕茕孑立”:儿童社交淡漠适应功能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20 2015年 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儿童不参与社会互动并频繁表现出独自消遣的行为。社会退缩有多种亚类型,其中社交淡漠指儿童仅仅喜欢一个人独处,对社会互动没有兴趣。有趣的是,社交淡漠的适应功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交淡漠行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较少产生适应困难,在心理与情绪适应方面尤为明显;但其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却会引起多方面的适应困难。这种差异可能与文化价值观的内涵有关,也可能与特定国情有关。未来的研究亟需提高研究方法的多面性,关注年龄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进行直接的跨文化比较,探索与文化相关的风险与保护因子,以及关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丁雪辰 张田 邓欣媚 桑标 方力 程琛关键词:社会退缩 文化差异 青少年考试前后情绪体验变化及其与情绪能力、情绪调节、适应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经验采样法,考察了我国青少年在考前和考后的情绪体验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与青少年情绪能力、情绪调节、适应之间的关系。在为期两周的研究中,72名中学生以每90分钟为间隔报告其即时情绪体验和相关的调节策略。研究发现... 桑标 邓欣媚关键词:情绪体验 青少年 情绪能力 情绪调节 青少年情绪调节增强调节与减弱调节的发展及其神经机制 青春期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暴风骤雨期”,并以青少年较大的情绪波动为主要特征。与日俱增的情绪调节需求使得个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逐渐娴熟,相应地,情绪调节的发展水平也反过来决定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幸福感等相关方... 邓欣媚关键词:情绪调节 情绪体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