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超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 H指数:7 供职机构: 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经济管理 更多>>
贵港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被引量:3 2007年 邓星超 李健龙 秦忠营 韦发双 韦薇 孔庆麟 王宇峰 李有才关键词:HIV抗体检测 吸毒人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相关知识 一起初级中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2006年 邓星超 李健龙 何德辉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调查 广西贵港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贵港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防控对策。方法收集贵港市2008-2016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报告卡信息及实验室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应用Excel(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贵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 1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3/10万,死亡2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7/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9~11月有发病小高峰;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4∶1;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96.27%。病原检测显示重症及死亡病例以感染EV 71为主。结论贵港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升高态势,近年维持较高发病水平。今后应重点针对5岁以下散居儿童采取以接种EV 71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邓星超 覃雄林 何建忠 覃文富 林愈凤 杨忠秀 黄梓欣 黄美玲 刘作军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测网点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监测网点急性脑炎、脑膜炎发病强度、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广西贵港市建立涵盖市辖区、桂平市和平南县的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网络,按照筛检标准评估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对标本开展致病菌培养、RT-PCR检测和10种病毒IgMELISA检测,采用项目专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评估疑似病例883例,病死41例,病死率为4.64%,疑似病例发病率为11.73/10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年发病率分别为8.46/10万和4.28/10万,其中细菌引起的分别为1.16/10万和0.48/10万,病毒引起的分别为7.31/10万和3.80/10万,病毒引起的发病明显高于细菌。地区分布以桂平市发病率最高(实验室确诊发病率为5.18/10万);病毒性脑炎以夏季为高发,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有关;男女性发病率间基本无差异;年龄发病率以0~4岁组最高(28.44/10万);血培养、CSF培养和RT-PCR的病原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93%、3.39%和6.58%,血清标本10种病毒ELISA IgM抗体阳性率为38.41%,其中乙脑为10.94%、其他病毒为27.47%。结论广西急性脑炎、脑膜炎处于较高发病状态,多为病毒引起。应加强适龄儿童尤其是散居儿童的疫苗注射以及疾病监测。 杨进业 董柏青 林玫 谭毅 李健龙 吴兴华 权怡 谢艺红 闭福银 邓星超 黎祖秋 谢一金 李艺星 尹遵栋 邵祝军 王环宇关键词:流行病学 一起疟疾疫情的调查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一起疟疾疫情的调查分析,探讨对流动人口疟疾的管理办法及病例的治疗方式。方法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血镜检,对患者进行服药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结果发现间日疟病例7人,均为外出回归人员,经采取有效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外出回归人员的防疟知识是防控疟疾的关键,同时改进疟疾治疗方式,由3d治疗改为8d治疗,效果肯定。 邓星超 秦忠营关键词:间日疟 疫情调查 流动人口 贵港市2008-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采用GIS分析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贵港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利用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及人口数据,以乡镇为单位,采用SPSS19.0和ArcGI... 徐志良 覃春伟 朱刚劲 邓星超 覃雄林 林愈凤 杨忠秀关键词:手足口病 2014—2018年贵港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检测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2014—2018年贵港市禽流感病毒在活禽交易市场中的阳性情况、变化规律以及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血清学监测结果,为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8年采集贵港市规模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农贸市场外环境样本1 026份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231份,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血清标本采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检测血清中H9N2、H7N9、H5N6抗体。结果 2014—2018年外环境标本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37.62%,阳性率在13.89%~52.63%之间波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阳性标本中,以H9亚型为主,阳性数占51.04%。贵港市唯一的大规模活禽交易市场阳性率为22.57%,以H9阳性为主;农贸市场阳性率为51.01%,以H9、H5亚型阳性为主。5种不同类型样本中,以清洗禽类污水(53.67%)阳性率最高。全年进行监测,第一、第四季度检出阳性率高于第二、第三季度。不同年份、标本类型、监测季度、场所、病毒分型等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4—2018年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结果均为阴性,有禽类暴露史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仅1例,为H5N6感染病例。结论 2014—2018年贵港市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较高,但职业暴露人群普遍未受感染,提示禽流感感染人群风险较低。但外环境的高污染率和散发病例的发生提示普通人群仍有感染风险,故应加强市场特别是冬春季节的监测监管,落实活禽交易市场的消毒、规范管理等防控措施,同时做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 梁正林 杨忠秀 邓星超 林愈凤 黄美玲关键词:H9亚型 H5亚型 广西贵港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贵港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港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贵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2 796例,年均发病率为209.40/10万,2011-2014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16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各县区发病水平存在差异,覃塘区发病率最高,桂平市发病率最低。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9~11月间又出现一个次高峰或拖尾峰。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1~3岁组发病率最高。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2013-2015年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取代EV 71和Cox A16成为当年主要病原体。结论贵港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季节以及人群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同时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 林愈凤 邓星超 覃文富 黄梓欣 杨忠秀 黄美玲 梁正林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基于GIS技术分析2008-2017年广西贵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分析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用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及人口数据,以乡镇为单位,采用SPSS 19.0和ArcGIS 10.2软件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累计发病67520例,年均发病率为126.99/10万,发病高峰期基本呈现双高峰状态,第一发病高峰在4~7月,次峰在9~10月。0~5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86.9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62∶1。GIS地图显示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大部分集中在西南部,其次是东北部。全局自相关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趋势面分析,手足口病总体分布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结论贵港市手足口病处于高发、增长态势,小于5岁的男性儿童为高危人群;每年发病呈双峰;地区分布集中在西南部和东北部。 徐志良 覃春伟 朱刚劲 邓星超 覃雄林 林愈凤 杨忠秀关键词:手足口病 GIS技术 广西居民肥胖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19年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一种疾病,属于全球性的慢性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重、肥胖逐渐成为流行趋势,而肥胖又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病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及时了解肥胖的流行发展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广西居民肥胖的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便找到防制措施的关键点。 韦海标 包成就 邓星超关键词:肥胖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