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慧君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GCG和红茶多酚对HepG_2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红茶多酚对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经EGCG(5μmol/L),红茶多酚(5μg/ml)或0.1%二甲亚枫(对照组)处理8h后,抽提RNA,并杂交至人14kcDNA芯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应用实时RT-PCR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HepG2细胞经EGCG和红茶多酚处理后表达差异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数分别为13条和29条,其中表达差异一致的基因有6条。实时RT-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EGCG和红茶多酚影响脂质代谢的机制是复杂的,此次实验发现的新靶标为今后茶多酚降脂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邓慧君李奕易娟曹进
- 关键词: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
- 茶中多酚类化合物影响脂质代谢作用分子机制的比较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茶及其主要活性组分茶多酚的降脂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茶多酚降血脂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清楚,本课题从体外细胞实验以及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探...
- 邓慧君
- 关键词:茶多酚脂质代谢CDNA芯片基因表达RT-PCR
- 文献传递
- 茶及茶多酚类化合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4年
- 茶及茶中多酚类化合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已广受关注。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观察性实验结果提示茶可以降低血脂水平。但由于茶具有不同的饮用品种和饮用习惯 ,其降脂效果的研究报告出现了很多不一致的结论。茶及茶多酚类化合物的降脂机理除抑制脂类的消化吸收和增加类脂质的排泄外 ,最新的研究发现 ,茶及茶多酚类化合物还能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鲨烯环氧酶 ,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以及减少载脂蛋白 Apo B1 0 0的分泌来实现降血脂作用。目前 ,关于茶降血脂的机理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茶及绿茶多酚方面。
- 邓慧君曹进
- 关键词:血脂水平绿茶多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APOB100降低血脂茶类
- 绿茶和红茶多酚对大鼠脂肪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比较绿茶多酚(GTP)和红茶多酚(BTP)抗肥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GTP组,高脂饲料+BTP组,高脂饲料组,定期检测体重,喂饲3个月后,观察脂肪组织和血脂水平变化,并提取附睾脂肪组织,应用RT-PCR技术观察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pref-1,aP2,TNF-α,瘦素,PPAR-γ,C/EBP-α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GTP和BTP均能明显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同时,GTP和BTP均能显著地抑制脂肪细胞特殊标记物aP2,TNF-α,瘦素,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此外,GTP还上调前脂肪细胞标记物pref-1,且下调转录因子PPAR-γ。结论:GTP和BTP均可通过调节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逆转脂肪细胞的分化,达到抗肥胖的作用,且GTP抗肥胖作用强于BTP。
- 易娟邓慧君曹进
- 关键词:绿茶多酚肥胖脂肪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