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国宝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3篇糖尿病并发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脑血
  • 3篇梗死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并发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内皮
  • 2篇血浆内皮素
  • 2篇血压
  • 2篇医院感染
  • 2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9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南华大学
  • 3篇韶关学院

作者

  • 12篇邓国宝
  • 6篇朱海清
  • 4篇刘媛莉
  • 3篇陈泉坤
  • 3篇赵小玲
  • 3篇刘江华
  • 2篇黄宜生
  • 2篇张玉群
  • 2篇邓翠迎
  • 2篇邓彦
  • 2篇陈岗梅
  • 2篇张莉玲
  • 2篇康平
  • 2篇陈红冰
  • 2篇王小平
  • 1篇丁静
  • 1篇刘晓松
  • 1篇钟小兵
  • 1篇陈怀京
  • 1篇黄联继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B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与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评价
赵小玲邓国宝刘媛莉邓翠迎黄联继郭树清陈岗梅黄宜生
该研究以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为对象,旨在探讨其早期临床特征、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并予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观察强化血糖控制对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为早期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延缓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和...
关键词: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酷似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低血糖症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分析发生低血糖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认为对症状酷似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病人要考虑是否低血糖症,应立即测血糖,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减少致残及死亡。
邓彦邓国宝朱海清谭诚
关键词:低血糖症病因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DCI)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124例医院感染DCI病例和116例无医院感染DCI病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患者大灶性梗死多见,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住院时间延长,疗效差;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空腹血糖、尿白蛋白、脑梗死灶大小、血白蛋白/球蛋白、住院天数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下呼吸道(41.5%)和泌尿道(28.1%)感染最常见;肺炎克雷伯氏菌(16.7%)、铜绿假单胞菌(15.9%)、白色念珠菌(12.1%)和大肠埃希氏菌(12.1%)为主要病原菌。结论医院感染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减少医院感染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邓国宝朱海清陈红冰王小平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医院感染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药物降压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糖尿病与高血压常相伴发生,高血压在糖碌病患者具有起病年龄轻、进展快、靶器官损害早且严重等特点。国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是群体人群的4倍,离血压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是同龄非高血压者的3~4倍。国外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在20%~60%之间,为非糖尿病的2~3倍;高血压患者约10%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邓国宝赵德明张莉玲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者药物降压治疗起病年龄非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血糖及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血糖、血清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OSAS患者55例和正常对照组27例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和空腹及餐后1、2、3h血糖、胰岛素和C-肽测定。结果OSAS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OSAS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空腹C肽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越高,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水平越高,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糖尿病发生具有相关性。
赵小玲邓国宝黄宜生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肽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使用口服降糖药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7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B组),分析比较同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及C肽分泌、β细胞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IS)的水平。结果治疗过程中A组1例、B组5例中途退出,未进入统计。A组:治疗后HbA1C和IR均明显降低(均P<0.01);1 h、2 h胰岛素水平和1 h、2 h C肽分泌明显增加(均P<0.01),IS明显增加(P<0.01)。B组:治疗后HbA1C和IR均明显降低(均P<0.05),1 h、2 h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均P<0.05),IS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1 h、2 h胰岛素和1 h、2 h C肽水平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S A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较传统口服降糖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赵小玲邓国宝陈岗梅刘媛莉邓翠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将297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血压组56例,非杓型组58例,超杓型组46例,反杓型组37例,进行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U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检测,分析其与血压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UAlb、hs-CRP与杓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OMA-IR、ISI非常显著相关(r分别为2.306、1.594,P<0.01),与UAlb、hs-CRP显著相关(r分别为1.005、0.676,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OMA-IR、ISI、U Alb、hs-CRP密切相关,改善IR及炎症反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刘晓松邓国宝张莉玲丁静邹昌海陈珏通陈怀京
关键词:高血压昼夜节律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0)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方法:对89例轻、中度V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BO+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显著改善(P依次<0.01、0.05、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鲍智颖钟小兵康平邓国宝袁会清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疾病高压氧
2型糖尿病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尿清蛋白及血浆内皮素的关系
200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病人经颅多普勒改变与尿微量清蛋白(UAlb)及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健康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Ⅰ组),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DM病人50例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Ⅱ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Ⅲ组)、临床清蛋白尿组(Ⅳ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p)和脉动指数(PI),测定UAlb、及血脂等。结果2型DM各亚组间TG、UAlb、ET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型DM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UAlb、ET、TG呈正相关(β=0.326,P<0.001;β=0.298,P<0.001;β=0.157,P<0.05)。结论UAlb和ET参与了2型DM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和发展。TCD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2型DM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邓国宝刘江华刘媛莉朱海清张玉群陈泉坤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尿清蛋白内皮素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24例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16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及回归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患者大灶性脑梗死多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临床疗效差。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空腹血糖、尿白蛋白、脑梗死灶大小、血浆白蛋白/球蛋白、住院天数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41.5%)和泌尿道(28.1%)为主。8.9%为二部位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6.7%)、铜绿假单胞菌(15.9%)、白色念珠菌(12.1%)和大肠埃希氏菌(12.1%)等。结论糖尿病脑梗死医院感染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降低其医院感染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邓国宝朱海清陈红冰王小平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医院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