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赶
- 作品数:25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儿童基本药品可及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基本药品的可及性现状,为提高我国儿童基本药品可及性,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5月26日至6月2日选取我国东部、中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17个省或直辖市的55家公立医院,以调查表的形式对42种儿童基本药品进行可及性调查。每个药品调查原研药和仿制药两个品种。研究内容包括可获得性、价格、可承受性。42种儿童基本药品在所有调查机构中可以得到的百分比,即为该药品的可获得性。价格研究采用中位价格比值(MPR),即某一种药品单位价格的中位数与国际参考价格的比值,并针对所有药物得出中位MPR。药品费用的可承受性研究,是将治疗某一标准疗程疾病所需的费用,折算成赚取全国日最低工资所花费的天数,计算治疗该常见疾病的可承受性。对可获得性、价格、可承受性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42种调查药品中,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平均可获得性分别为33%和32%。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中位MPR分别为5.43和1.55;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的19种药品价格比较,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中位MPR分别为7.73和2.04。针对4种常见儿童疾病(肺炎、消化性溃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难治性肾病)的5种基本药品进行可承受性研究,使用仿制药需要花费0.63(0.16~6.17)d全国日最低工资,使用原研药需要花费1.03(0.16~11.53)d全国日最低工资。结论在42种儿童基本药品中,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可获得性均较低。仿制药价格基本合理,可承受性较好;原研药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参考价,可承受性较差。需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基本药品可及性。
- 戴仪李智平徐虹朱琳朱逸清成华陈泽彬黄强增雷莉李仁秋李根李毅廖明卢庆红侍晓萍孙华君史天陆吴学新王增寿许静赵赶张古英陈超
- 关键词:儿童药物多中心研究
- 氢氯噻嗪片的体外溶出度考察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采用转篮法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三个厂家六个批号氢氯噻嗪片的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经数据处理求出六个批号的T_(50)、T_d、m等三个参数,经方差分析,六批氢氯噻嗪片的差异高度显著(P<0.01),说明它们体外释放度不一样,因此造成临床疗效不一致,提示进行溶出度测定,作为质量控制标准是很必要的.
- 方有杰赵赶唐秀能许靖
- 关键词:氢氯噻嗪转篮法溶出度片剂
- 妇血康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优选妇血康颗粒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原儿茶酸总量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结果: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A(加水量)>B(煎煮时间)>C(煎煮次数)。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20倍,煎煮1次,时间1.5h。
- 赵赶宁霞吴闯
- 关键词:妇血康颗粒滇桂艾纳香正交试验法
- 摩拉过敏原检测与治疗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摩拉过敏原检测与治疗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过敏性喘息10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依据病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无脱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生物共振检测系统检测和脱敏治疗(即增加脱敏治疗),治疗后分别进行过敏原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Ig E水平变化,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过敏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过敏原无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吸入性过敏原治疗后检出率0.60%低于治疗前10.80%,食入性过敏原治疗后检出率0.28%低于治疗前8.57%,其他过敏原治疗后检出率0低于治疗前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otaxin水平低于对照组(69.63±5.61 vs.74.82±5.51)ng/L,Ig E水平低于低于对照组(86.72±5.53 vs.92.80±5.41)U/L,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复发率(4.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运用摩拉过敏原检测与治疗操作简单、方便,针对性脱敏的治疗效果确切,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 谭杰覃敏杨晓祥苏晓林映彤吴丽余尚扬胡雪桦李英乔韦少玲秦伟玲赵赶
-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脱敏疗法嗜酸性粒细胞
- 氢氯噻嗪片的体外溶出度考察
- 国内各厂家生产的氢氯噻嗪片的生产工艺和原辅料不尽相同,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对三厂家六个批号的氢氯噻嗪片进行了溶出度实验。
- 方有杰赵赶唐秀能许靖
- 关键词:氢氯噻嗪片溶出度
- 鸡矢藤提取物对STZ致糖尿病小鼠肾脏的氧化应激作用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鸡矢藤提取物(EPS)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肾病小鼠的疗效观察。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适应性喂养后尾静脉注射150 mg·kg^(-1) STZ,72 h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以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EPS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1))。另设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空白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FBG,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测定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检测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PS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BG,并明显降低血清生化指标,降低肾脏组织中MDA、AGE含量和增强SOD、GSH-Px活性,改善肾小管空泡变性和肾小球萎缩。结论:鸡矢藤提取物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小鼠血糖,改善肾功能状态,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AGE的积聚、改善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 王绍军吴闯赵赶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 2004年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
- 2005年
-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度36天共计19 086人次门诊自费处方,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品种数及给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6%,单用、二联、多联构成比分别为68.5%、28.8%、2.7%。单人次用药品种数≤3的超过65%。注射给药占36.7%。结论我院门诊用药总体较合理,但儿科抗菌药使用率、用药品种数及注射给药比例偏高。
- 宁霞赵赶
- 关键词: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用药品种给药途径
- 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探究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下半年100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情况做分析。结果:100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抗菌药使用率100%,不合理用药率达70...
- 赵赶曾小连彭梦浩刘云媛
- 关键词: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骨碎补总黄酮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本文旨在研究骨碎补总黄酮(Rhizoma Drynariae Flavonoids,RDF)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百分率(LYNPH%)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IL-2、TNF-α、IFN-γ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RTPCR检测脾组织T-bet、GATA-3 mRNA的表达。并对免疫器官指数,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血清溶血素水平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RDF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WBC、RBC、HGB、LYNPH%,IL-2、TNF-α、IFN-γ水平,脾脏LDH和ACP活性,血清溶血素,耳肿胀度,CD4^+、CD4^+/CD8^+比值和脾组织T-bet mRNA的表达(P<0.05),而CD8^+T细胞数,GATA-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RDF能够提高CTX所致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 赵赶何冠兰卢春远劳玲玲潘宇政周马林韦锦斌
- 关键词:骨碎补总黄酮免疫低下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对叶榕茎皮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茎皮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凝胶等多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对叶榕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豆甾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丁香酸(5),槲皮素(6),芦丁(7),豆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8),豆甾-5-烯-3β-羟基-7-酮(9),3β-香树素乙酸酯(10),3β-acetoxy^(-1)2-oleanen^(-1)1-one(11),oleanonic acid(12),3β-acetoxy^(-2)5-methoxylanosta-8,23-diene(13)。结论:化合物5~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王绍军郭思彤吴闯赵赶
- 关键词:对叶榕榕属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