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175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全髋
  • 6篇全髋关节
  • 6篇全髋关节置换
  • 6篇髋关节
  • 6篇髋关节置换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置换
  • 5篇置换术
  • 5篇全髋关节置换...
  • 5篇髋关节置换术
  • 4篇入路
  • 4篇前入路
  • 3篇头坏死
  • 3篇康复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骨头坏死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3篇股骨头坏死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连云港市东方...

作者

  • 17篇赵海燕
  • 9篇康鹏德
  • 5篇陈宝
  • 4篇夏亚一
  • 4篇王栓科
  • 4篇党跃修
  • 4篇裴福兴
  • 3篇聂涌
  • 3篇王浩洋
  • 2篇冯万文
  • 2篇王永刚
  • 2篇康学文
  • 2篇杨静
  • 2篇石小军
  • 2篇易敏
  • 2篇沈彬
  • 1篇周宗科
  • 1篇王宏沛
  • 1篇王红
  • 1篇张海鸿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1后弓侧块、C2椎弓根螺钉在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齿状突骨折在颈椎损伤中占5%~15%,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更高。AndersonⅡ型骨折是最常见的齿状突损伤,常引起寰枢椎不稳定。因颅椎交界区具有特殊的解剖特征,齿状突骨折的有关手术涉及此区,治疗棘手。自2008年7月-2012年3月。我们应用后路经C1后弓侧块、
党跃修王栓科冯万文张海鸿康学文王旭赵海燕王永刚陈宝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侧块后弓ANDERSON寰枢椎不稳定
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早期功能康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关节外科最成功的手术之一.THA具有多种手术入路,包括:前侧入路,前外...
赵海燕康鹏德夏亚一聂涌裴福兴沈彬杨静周宗利石小军王浩洋曾弈刘欣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功能康复
Jungbluth钳复位技术在髋臼后柱并后壁骨折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Jungbluth钳复位技术在髋臼后柱并后壁骨折术中的应用,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自2006-06—2010-06采用Jungbluth钳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柱并后壁移位骨折28例。术后1周摄骨盆正位X线片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标准评价髋臼复位程度。术前、术后1年、术后4年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10(80~180)min,术中出血平均210(150~500)ml。28例均达到解剖复位。3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经神经营养等治疗后2个月内痊愈。28例均获得随访2~5年,2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术后1、4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4.9、81.7分,术后4年Harris评分较术后1年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1,P〈0.001)。结论Jungbluth钳复位技术在移位的髋臼后柱并后壁骨折术中的复位效果良好,进而保证内固定术后疗效满意。
党跃修赵海燕陈宝王栓科王秉义
关键词:髋臼后柱骨折髋臼后壁骨折复位内固定
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功能康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9
2017年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approach,PLA)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织损伤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68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男27例,女41例。按手术入路分组:DAA组35例,年龄(54.88±12.13)岁;PLA组33例,年龄(53.18±14.72)岁。比较两组手术切15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酸激酶Serumcreatine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介素.6(interleukin一6,IL.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 alanaloguescale,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Th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LosAngeles,UCLA)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步态参数、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DAA组手术切口长度较PLA组短[(11.23±0.97)cm与(15.16±1.12)cm]、手术时间较PLA组长[(73.77±9.20)min与(64.12+13.31)min]、术中出血量较PLA组大[(157.15±35.83)ml与(126.97±45.45)m1]、术后住院时间较PLA组短[(2.95±0.24)d与(3.35±0.51)d]。DAA组术后CK、CRP、ESR、IL-6值均低于PLA组。术后72h内DAA组疼痛VAS评分低于PL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时DA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分及步态参数均优于PLA组,术后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上髋臼前倾角DAA组(16.4°±2.3°)较PLA组(20.4°±2.80)小。DAA组1例术中出现股骨大转子尖部无移位骨折,PLA组无早期并发症发生。结论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肌肉损伤小,术后疼痛症状轻,术后住院时间短,早期髋臼假体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早期髋关节功能康复,但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赵海燕夏亚一康鹏德聂涌裴福兴沈彬杨静周宗科石小军王浩洋曾羿刘欣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康复步态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加速康复外科被引量:16
2017年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由丹麦Kehlet首先提出,主要目标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在结直肠外科、胃肠道、骨科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在骨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节外科医师的关注,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total hip arthroplasty,DAA-THA)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的优势,是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技术之一。
赵海燕夏亚一康鹏德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三维步态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效果及患者手术前后的步态变化。方法:20例因股骨头坏死或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于直接前入路下行单侧初次人工关节置换,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评分等,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周、12周行步态分析,记录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步态变化并与正常成人对比。结果: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3 d,术后3 d内VAS评分均低于4分,患者假体安放位置满意,至术后12周随访无脱位。步态分析结果中,步速患者组为术前0.64 m/s、术后6周0.77 m/s、术后12周1.07 m/s,正常对照组为1.19 m/s;步频患者组为术前43.15步/min、术后6周51.42步/min、术后12周55.52步/min,正常对照组为57.15步/min;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患者组为术前31.00°、术后6周39.62°、术后12周40.40°,正常对照组为45.67°;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度患者组为术前50.52°、术后6周59.28°、术后12周67.29°,正常对照组为70.42°。患者组内比较,除术后6周的步速和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度外其他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入组患者的步态分析数据仍不及正常对照,术后12周时患者步态数据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步速、步频、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度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AA作为全髋关节置换的可选手术入路,患者术后12周步态已接近正常人群,但尚需进一步的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王浩洋康鹏德聂涌赵海燕杨周源裴福兴
关键词:步态
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及VEGF变化的实验研究
王宏沛吴杰魏九鼎康学文赵海燕王栓科马延超汪玉良
该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变化;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EphA2及VEGF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表达。发现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脊髓中微血管新生及VEGF等血管形成相关的因子表达增...
关键词:
关键词:微血管系统
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患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患者因其下肢肌力不平衡,常出现患侧或健侧髋关节的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患者因其髋关节外展肌无力等问题使其术后脱位风险增加,对患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患者的相关文献,从发病机制、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假体的选择与安放、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训练几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患者提供参考。
史黎晗易敏罗月赵海燕热勒肯·叶尓生康鹏德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8
2009年
股骨头缺血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及缺氧而引起髋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激素和酒精的摄入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最常见的两大病因。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提出的学说主要有:脂类代谢紊乱学说、骨内高压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二次碰撞学说等。本文就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赵海燕夏亚一康鹏德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发病机制
糖皮质激素作用下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肪细胞分化与股骨头坏死被引量:2
2010年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难治性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㈦。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非创伤性ONFH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美国,40%接受GCs治疗的人群出现ONFH。随着对GCs诱发ONFH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康鹏德赵海燕裴福兴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间质干细胞脂肪细胞分化ONFH难治性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