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利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目的: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时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RRI患儿CD3+,CD4+与CD8+T细胞百分率(61.82±7.2...
- 赵文利吴柏杨吴丽娟
- 文献传递
- 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八一儿童医院2011-2013年44 817例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使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完成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 329例,感染率为5.20%;共检出病原菌2 57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 660株占64.3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均>85.00%。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细菌耐药性,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
- 杨梅王志刚封志纯樊林科赵文利张万巧王艳
- 关键词:医院感染住院患儿病原菌耐药性
- 中国妊娠早中期孕妇李斯特菌感染状况和结局调查--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治疗方案探讨
- 目的 不良分娩结局是对人力资本的最大流失,全球每年死胎260万.感染导致全世界每年60万新生儿死亡,感染也可导致死胎或流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孕妇感染李斯特菌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羊...
- 赵文利杨志玲赵智慧李征尹晓娟封志纯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 2014年
-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0年全世界有超过30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1]。其中细菌感染以其发展迅猛、高致死率、致残率成为关注焦点。保护生命关键在于出生前72 h。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发现、监测、诊断和干预成为新生儿医学的重要任务。分子生物学中DNA芯片作为一种快速检测及鉴定包括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检测方法,在2009年12月被Lancet报道,比传统培养法平均快18 h。
- 赵智慧封志纯赵文利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 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我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2014年3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 Med(1966~2014年3月)中的文献,选择报告了我国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率的无对照观察性研究,摘录有关信息,使用R3.0.3中Meta分析包对各资料间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确定采用固定模型或随机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中国新生儿可疑血流感染行加权合并的血培养阳性率为14%(95%CI:10%~19%)。结论:我国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不高,需进一步规范血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等流程。
- 曾淑娟赵文利周伟勤臧莉莉池婧涵赵智慧封志纯
- 关键词: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率META分析
-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时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RTI患儿(观察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4+与CD8+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1.82±7.25)%、(32.87±6.73)%及(20.39±3.7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1.65±0.4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CD3+、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和CD4+、CD8+上升。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快速、简便、准确评估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
- 赵文利吴柏杨吴丽娟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发热患儿病原体判断的价值
- 2011年
-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发热患儿病原体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FCM检测62例发热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CD3+CD4+、CD3+CD8+、CD3-CD19+、CD3-CD16/56+),同时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独立和联合判断患儿可能感染的病原体,并进行比较。结果 FCM检测发热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率为89%,显著高于血常规法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判断时为95%;FCM、血常规法和两种方法联合判断发热患儿的病原体感染情况时,FCM能较多地发现病毒或胞内菌感染,但病原体倾向不明显,血常规法可能更容易提示为细菌感染,而联合判断能提高病原体的诊断率。单独采用FCM和血常规法判断病原体的正确率分别为82%和7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采用FCM和血常规法对62例发热患儿感染病原体的正确判断率分别为74%和66%,联合判断时升至90%。结论 FCM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联合血常规可提高对发热患儿病原体判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赵文利吴柏杨吴丽娟汤雪芹邓琼仙孙仙琳吕洁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亚群发热病原体
- 6个月以下婴儿川崎病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6个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利于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个月龄以下川崎病患儿3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个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以男孩多发,不典型病例多见,误诊率较高。结论婴儿川崎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冠状动脉异常可作为小婴儿非典型川崎病唯一确诊的金指标。
- 邓琼仙吕洁赵文利
- 关键词:川崎病婴儿
- 胎盘早剥新生儿临床特征及凝血指标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凝血指标改变。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八一临床医学院新生儿监护病房胎盘早剥患儿60例为观察组,非胎盘早剥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比较观察指标,其中胎龄、多胎、胎膜早破、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孕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窒息史、入院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系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继发凝血功能紊乱,呈病理性高凝状态。
- 杨璐赵文利李秋平许靖封志纯
- 关键词:胎盘早剥婴儿凝血功能
- 不同胎龄新生儿凝血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方法共纳入足月新生儿(37~42周)293例,晚期早产儿(34~36+6周)118例,早期早产儿(26~33+6周)115例,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时龄、性别、胎产次、分娩方式、孕母妊娠并发症、生后Apgar评分、羊水污染、胎膜早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条件相同,生后6h内检测血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结果早期早产儿APTT、PT、FDP及D-二聚体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P<0.01),FIB低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P<0.01),晚期早产儿除D-二聚体较足月儿升高外(P<0.01),其余指标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初筛指标和D-二聚体有胎龄差异,在早期早产儿期这种差异更为明显。D-二聚体是凝血功能紊乱的早期灵敏指标,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现D-二聚体升高或PT、APTT延长,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干预。
- 杨璐李秋平许靖赵文利周丽封志纯
- 关键词: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