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毒死蜱、三唑酮、丁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分布、残留行为研究
- 本文以毒死蜱、三唑酮及丁草胺3种水稻常用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水稻田的分布、消解与残留规律,旨在为研究毒死蜱、三唑酮以及丁草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毒死蜱、三唑酮以及丁草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介质中...
- 赵成林
- 关键词:毒死蜱三唑酮丁草胺水稻消解
- 文献传递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水稻及稻田土壤中残留的氰氟虫腙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氰氟虫腙在水稻植株、糙米及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氮丙基硅烷(PSA)净化,UPLC-MS/MS检测,外标法(ESTD)定量。[结果]在0.0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氰氟虫腙的仪器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当氰氟虫腙在植株、糙米和土壤中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1.24%-93.86%,变异系数在4.0%-11.0%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检测水稻及土壤中氰氟虫腙的残留量。
- 赵成林刘菲菲朱国念陈锡岭
- 关键词:氰氟虫腙水稻土壤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水稻及稻田土中残留的氰氟虫腙
- 本文建立了采用测定水稻植株、糙米及土壤中氰氟虫腙的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睛提取,经PSA净化,UPLC-MS/MS检测。于田间采集的空白水稻样品中进行的氰氟虫踪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在0.005~1mg/L浓度范围内,...
- 赵成林刘菲菲吴慧明陈锡岭朱国念
-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农药残留氰氟虫腙串联质谱法
- 文献传递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稻及稻田环境中速灭威的残留被引量:4
- 2013年
-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稻田土壤、田水、水稻植株、谷壳和糙米样品中速灭威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及盐析处理后,用乙二胺-N-丙基(PSA)和白炭黑(SiO2.nH2O)净化,UPLC-MS/MS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结果表明,在0.005~1 mg/L范围内,速灭威的仪器响应值与进样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8。当添加水平为0.01~5 mg/kg(田水样品中为0.005~1 mg/L)时,速灭威在不同样品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6.7%~10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8.5%,最小检出量(LOD)均为2.0×10-13g,最低检测浓度(LOQ)除在田水样品中为0.005 mg/L外,其余均为0.01 mg/kg。当按推荐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45 g/hm2)分别施药2次和3次后,采用所建方法测得距最后一次施药10、14和21 d采收的糙米样品中速灭威的最终残留量均为未检出(低于0.01 mg/kg)。
- 刘菲菲赵成林朱国念
- 关键词:速灭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水稻
- 丁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归趋研究
-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丁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分布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丁草胺施用于稻田环境后,在各介质中的分布会发生动态变化,主要分布于土壤中.田间试验时,丁草胺在水稻苗期植株和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 耿翠敏赵成林刘菲菲刘毅华朱国念
- 关键词:丁草胺残留量
- 文献传递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稻中速灭威的残留
-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速灭威在水稻上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水稻田水、土壤、植株、谷壳和糙米中速灭威的残留量,并于2011年在浙江、福建、黑龙江三地水稻中施用30%吡蚜酮·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后,检测水稻样品中速灭威的残留量...
- 刘菲菲赵成林朱国念
- 关键词:农药残留田间试验串联质谱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