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林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唐代讽谕赋的指向及作意
- 2017年
- 辞赋历来就有讽谕的功能。班固称其"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到了唐代,由于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讽谕赋创作兴盛。唐代讽谕赋大多以维护政权稳固为目的,笔触指向皇家、官场或其他社会腐朽和不合理,内容颇为丰富。讽谕手法主要有直谏、借古讽今、寓言等。从初唐到中晚唐,讽谕赋的内容由积极进言规谏向抨击揶揄演变;作品风格也由峻切向婉曲转变。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时局由盛转衰,以及因之而来的士人由合作到失望的心态变化。
- 赵成林
- 关键词:辞赋心态
- 论辞赋在唐代的骈散之变
- 2021年
- 齐梁初唐,辞赋骈俪化发展臻于极致,字骈句比、多用隔对、五七言入赋、限韵律赋出现,体式发展走到穷途,难以为继。为追求灵动之美,一些优秀的作家间用虚字调节语气,或径用散句,骈赋出现散体萌芽。唐代建国后,文学上反对六朝华靡,与辞赋奇散的需求表里相应,武后朝开始,辞赋散体手法渐见增加。盛唐文学大气蓬勃,李杜辞赋情思壮大、辞采飞扬,往往突破骈俪的拘滞精巧。古文运动先驱刻意复古,追求古奥生涩,骈俪文风被彻底打破。韩柳熔铸古今,文从字顺,骈散兼施,“新文赋”诞生,终于建立起有别于六朝的唐赋新貌。唐赋散体化发展,是对魏晋以来辞赋骈俪化发展的反动,为辞赋体式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延长了辞赋文体的生命力。
- 赵成林
- 关键词:辞赋唐代骈体
- 骚赋复兴与中唐政治——以贬谪文化为中心被引量:2
- 2009年
- 中唐时期,骚体赋创作兴盛。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赋家横空出世,创作出大量根于现实生活遭遇、富有真情实感的骚赋名篇,成为唐代辞赋乃至中国赋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唐复杂的政治使得一些正直士人落拓失意、遭受贬谪,内心充满怨愤。而屈贾开创的骚赋有发愤抒情的传统。二者桴鼓相应,促成了骚赋在中唐的复兴。遭受贬谪、政治失意既是中唐赋家创作骚赋的动因,也是骚体赋内容上的主线。
- 赵成林刘磊
- 关键词:中唐骚体赋贬谪
- 五七言诗体赋论略被引量:1
- 2009年
- 五七言诗体赋萌动于汉赋的"乱"辞,然而直到骈赋发展到顶峰而寻求新变的齐梁时期,诗体赋才得以出现。五七言和四六言分别是诗和赋的当体句式,二者虽节奏、音情效果迥异,然亦可相互转换。辞赋对五七言句式的吸纳,有瓦解赋体的危险,所以诗体赋未能成为辞赋家族中的大宗。
- 赵成林
- 关键词:诗化句式
- 词曲传承关系刍议被引量:4
- 2003年
- 由于受重雅轻俚词学观的影响,人们很少关注和研究俚词。这不仅使得词史的研究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人们对词曲关系及散曲起源的认识。只有重新认识词史,辨明词史中有雅俚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存在,并分别将雅词和俚词与散曲从艺术风貌上进行比较,才能真正认识词曲之间的异同从而探明散曲的源头所在。
- 赵成林张忠智庄桂英
- 关键词:俚词散曲传承
- 创造诗的机智与惊喜——试论“矛盾修辞法”对台湾旅美诗人非马艺术创作的影响
- 2004年
- 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诗,可以说是智慧的同义语。台湾旅美诗人非马不仅是位严谨的核物理专家,更因擅于营造“诗的机智与惊喜”而享誉海内外。李元洛曾精辟地指出:“非马作品的突出美学特色之一,就是源于智慧的‘诗的机智’”。
- 黄蓉赵成林
- 关键词:非马修辞手法艺术风格
- 自是花中第一流——读徐安琪先生《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
- 2008年
- 赵成林
- 关键词:词学思想唐五代史论北宋学术问题
- 律赋体式标准问题辨略被引量:4
- 2008年
- 律赋的体式特征已是学界的共识,然而关于其最根本的特征,亦即与骈赋相区分的标准是什么,人们尚有争议。有观点说是限韵,也有意见推为追求声韵谐协、避免病犯。要探讨这一律赋体式标准的问题,首先应该弄清"律赋"的概念所指,即律赋究竟指的是哪些作品,从而分析这些作品,自然不难得出问题的答案。试赋是标准的律赋,通过分析律赋,可以看出限韵是律赋不违的规律,而病犯在律赋中在所难免。因而可以推断,限韵是律赋的体式标准。
- 赵成林
- 关键词:律赋限韵声律病犯
- 宋代俚词折射的文人心态
- 2004年
- 俚词可视为“游戏文学”,其风格突破了传统言志载道“经典文学”庄重典雅的模式,呈现为戏谑调侃的面貌。宋代文人以“游戏”姿态大量创作俚词,是他们特定心态的流露。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儒家教条,有些因无法进入统治阶层而放浪形骸,有些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寻求自适。而士人心态的消极化,正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的表征。
- 赵成林
- 关键词:俚词文人心态
- 唐宋俚词叙论
- 俚词是词史中较少为学者们研究的—个领域.该文欲对唐宋俚词的创作概貌和美学价值进行探讨.俚词作品包括两大类,即民间俚词和文人俚词.从时间上看,又可分为唐五代和宋代两段.敦煌词是唐五代的民间词,它内容丰富、风格朴素,体现出了...
- 赵成林
- 关键词:俚词通俗士人心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