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清
-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钡条法胃排空功能检测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2年
- 王芳军赵天清周伟生
- 关键词:胃排空功能放射科功能性消化不良
- 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评价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ANFH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研究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的100例(129髋)ANFH病人1-4年,按Ficat分期,0期0髋,Ⅰ期33髋,Ⅱ期68髋,Ⅲ期23髋,Ⅳ期5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改变。结果:经髋部动脉灌注治疗后1-4年的Ⅰ、Ⅱ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能力较前改善(P<0.05),Ⅱ期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较前改善(P<0.05);Ⅰ、Ⅱ期患者治疗后DSA显示血管增多,部分血管再通,实质期染色变化;MRI显示骨髓水肿信号及关节积液减少,骨坏死范围及坏死骨缩小;X线平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Ⅲ、Ⅳ期患者治疗后1-3年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价疗效不理想。结论: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ANFH对Ⅰ、Ⅱ期患者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对Ⅲ、Ⅳ期患者中远期疗效不理想。
- 周伟生王芳军樊粤光邹婕赵天清张丽义唐立明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
-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18例,施行介入插管溶栓、球囊导管扩张成形,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效果量化测量表,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观测指标转化为分值,进行量化判定。量化分值降低50%以上为显效;降低15%以上为有效;降低15%或以下为无效。结果:治疗后显效16例(88.9%),有效1例(5.6%),无效1例(5.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有良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增强疗效。
- 王芳军周伟生温凤媚赵天清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介入放射学
- 中药贯序疗法治疗肝癌围肝动脉栓塞化疗期患者21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中药贯序治疗在肝癌围肝动脉栓塞术(TACE)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38例中晚期肝癌行TACE患者,分为肝郁脾虚型(14%)、气滞血瘀型(42%)、湿热蕴结型(29%)、肝肾阴虚型(15%)4型,随症加减中药治疗。配对观察TACE术中碘油用量,术后肝储备功能、影像学资料、毒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差别。结果:在中药贯序支持治疗下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和ICGR15损害明显减轻(P<0.05),免疫抑制减轻,对抗发热、胃肠道反应、黄疸、腹水等毒副反应(P<0.01),也可以抑制脾脏肿大,但是对术中碘油用量、肿瘤大小和包膜形成影响不大(P>0.05)。结论:围TACE中药贯序支持治疗可以减轻肝功能损害,对抗术后毒副反应,减轻免疫抑制,但对影像学资料和术中碘油用量影响不大。
- 苏小康周伟生徐发彬王芳军赵天清林宜胜温凤媚崔学教
-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造影及血供初步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血管造影表现和血供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165例214个髋部血管造影资料,与21例21个正常髋对照观察。结果旋股内动脉及其分支异常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血管异常者162例(211髋),占98.6%。ANFH血管造影表现:①旋股内动脉头上支、头下支尤其是上支持带动脉异常;②旋股外动脉升支分支异常;③股骨头、颈部实质期染色;④坏死区周围细小动脉再血管化;⑤侧支循环增加;⑥静脉回流异常。结论ANFH血供异常主要发生在旋股内动脉及其分支区域,部分伴有静脉回流异常;血管造影和DSA能反映ANFH的血管形态学变化。
- 周伟生王芳军林宜圣赵天清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造影血供介入治疗血管形态学
- 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2
- 2000年
- 邓宏许鑫梅罗日永周伟生赵天清王芳军温凤媚
- 关键词:动力障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