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丰玲

作品数:29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甘薯
  • 4篇栽培
  • 4篇糊化
  • 3篇性状
  • 3篇糊化特性
  • 3篇甘薯品种
  • 2篇氮钾
  • 2篇淀粉
  • 2篇选育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生长发育
  • 2篇食用
  • 2篇食用型
  • 2篇收获期
  • 2篇全粉
  • 2篇种薯
  • 2篇种植密度
  • 2篇紫薯
  • 2篇鲜食
  • 2篇鲜食型

机构

  • 27篇泰安市农业科...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上海辰山植物...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分...

作者

  • 29篇赵丰玲
  • 22篇郑建利
  • 19篇刘桂玲
  • 17篇孙哲
  • 12篇刘中良
  • 8篇杨俊
  • 6篇高俊杰
  • 5篇张鹏
  • 4篇史春余
  • 4篇王明才
  • 4篇张鹏
  • 3篇安秀荣
  • 3篇薛会丽
  • 3篇张鹏
  • 2篇高昕
  • 1篇柳洪鹃
  • 1篇于清伟
  • 1篇邹仁峰
  • 1篇王红霞
  • 1篇范维娟

传媒

  • 7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学学报
  • 1篇中国果菜
  • 1篇农业知识
  • 1篇种子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淮地区食用型甘薯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017年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耐旱作物,对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依据多年高产研究与实践经验,对黄淮地区食用型甘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概括、总结,包括品种选择、苗床准备与育苗管理、栽插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五个方面。对甘薯生产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田昌庚刘中良郑建利高俊杰孙哲刘桂玲赵丰玲
关键词:甘薯高产
2种淀粉型甘薯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品质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满足高产优质甘薯品种的市场需求,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系‘泰薯15’的选育推广,以‘济薯25’为对照,对‘泰薯15’的不同发育时期生物学特性变化及产量、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学特性上,2个品种(系)的蔓长及茎粗在栽苗后40~100天基本呈现持续升高趋势,‘泰薯15’茎粗明显大于‘济薯25’;单株茎叶鲜重及单株叶面积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栽苗后80天达到峰值;单株鲜薯重和单薯重在栽苗后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泰薯15’的单株鲜薯重明显大于‘济薯25’;T/R值在栽苗后持续下降,块根膨大速率在栽苗后80~100天达到最大值。在产量及品质性状上,‘泰薯15’鲜薯产量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济薯25’,其鲜薯产量达到38951.40 kg/hm2,增产幅度为17.76%,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4.07 mg/(g·DW);2个品种(系)间干率及淀粉含量差异较小,‘泰薯15’干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29.37%、756.07 mg/(g·DW),综合表现较好。
陈路路孙哲郝媛媛田昌庚张焕利刘桂玲郑建利赵丰玲
关键词:甘薯生物学特性
镉对三种主要农作物毒害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镉是重金属中最具危害性的元素之一,农田和作物受土壤镉污染日趋严重。镉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镉胁迫条件下,植物常会表现出根系生长受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抑制,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下降,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调及其它一系列生理代谢紊乱,最终表现出生长量和产量的下降。本文综述了镉胁迫对三种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细胞膜透性、保护酶系统等方面的毒害效应研究进展情况。
孙哲吴宏霞唐丽娜戚桂军邹仁峰赵丰玲
关键词:镉(CD)农作物毒害效应
北方地区不嫁接提高甘薯开花结实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地区不嫁接提高甘薯开花结实率的方法,选用易开花的优良亲本材料,选择健壮无病壮苗,不进行嫁接;盆栽选较大盆装入大田耕层土,施足底肥,每隔10‑15天施豆饼、花生饼等有机肥一次;在6月上中旬栽苗,营养生长...
刘桂玲孙哲刘中良高俊杰郑建利赵丰玲田昌庚杨俊
文献传递
用于大棚蔬菜疏叶打顶指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棚蔬菜疏叶打顶指套,包含有食指指套(1)和拇指指套(2),食指指套(1)中部设置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上穿有刀片(4),所述食指指套(1)一侧设置有贮刀槽,所述拇指指套(2)上设置有凹...
刘中良高俊杰郑建利高昕孙哲田昌庚刘桂玲赵丰玲
文献传递
盐碱地甘薯块根粉糊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黄河三角洲砂壤土盐分平均含量为0.31%情况下甘薯能够正常生长,其土壤养分基本可以满足生长需要,而且种植甘薯有利于降低土壤耕作层的含盐量。同一生态环境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之间的黏度特征值差异很大,达到显著水平;供试11个品种在东营试验点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最后黏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平均值均高于泰安试验点;稀懈值和糊化温度平均值低于泰安试验点。东营盐碱地甘薯块根粉糊化温度平均值为79.08℃,变异幅度为-3.52%~1.85%;泰安试验点糊化温度平均值为79.36℃,变异幅度为-3.80%~2.80%。不同类型间比较发现,以徐薯18和徐薯22为典型的淀粉型品种,糊化特征相对稳定,而食用型品种间差异比较大。
刘桂玲郑建利田昌庚柳洪娟史春余赵丰玲
关键词:甘薯盐碱地糊化特性
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泰中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2013年
泰中6号具有鲜薯产量高、食用品质优良、肉质细腻、蒸熟食味香甜、口感好、抗病性较好等特点,是一个理想的食用和食品加工兼用的甘薯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赵丰玲刘桂玲郑建利田昌庚
关键词:甘薯选育栽培技术
同一生态环境不同类型甘薯主要性状与粗纤维含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山东是中国甘薯的主产区,如何发挥甘薯优势,增强甘薯及其制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当今甘薯研究的首要课题。针对目前甘薯生产上品种繁多的现状,选择北方甘薯生产上正在推广的16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进行试验,测定甘薯的鲜薯产量、烘干率、薯干产量、薯干淀粉率、粗纤维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鲜薯产量最高的是‘南薯8号’,为74253.25kg/hm2,烘干率最高的是‘商薯025-6’,为39.19%,薯干产量最高的是‘南薯8号’,为25857.6kg/hm2,薯干淀粉率最高的是‘商薯025-6’(73.03%),薯干粗纤维含量最低的是‘商薯025-6’(1.8%)。同一生态环境下食用型品种‘南薯88’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都最高‘;鲁薯8号’‘、齐宁031’、‘北京553’、‘南薯8号’、‘泰中6号’既可作为食用型品种又可作为淀粉工业型品种;所有供试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较低;鲜薯产量与薯干产量之间存在极高度的正相关,淀粉率与烘干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食味总评与薯干淀粉率的相关性不明显。
赵丰玲郑建利刘桂玲田昌庚
关键词:粗纤维含量相关系数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甘薯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0
2017年
选用食用型甘薯品种‘泰中6号’为材料,以正常灌水处理为对照,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脱落酸(ABA)对甘薯叶片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甘薯叶片脯氨酸、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外源ABA处理能减少MDA的积累,使其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外源ABA能够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_n),降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ABA处理能防止叶绿素降解并对干旱引起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干旱胁迫下,H_2O_2的积累伴随着具有抗氧化作用的SOD和POD酶活性的提高,而ABA处理能增加H_2O_2的积累,并进一步提高这些酶的活性。干旱胁迫下,外施ABA能增强甘薯的抗氧化防护系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甘薯的抗旱性。正常灌水条件下外施ABA对甘薯生长前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孙哲范维娟刘桂玲田昌庚张鹏柳洪鹃杨俊赵丰玲史春余
关键词:甘薯干旱胁迫光合特性
鲜食型紫薯新品种‘泰紫薯1号’的选育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明确紫薯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加速紫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从而为高产优质鲜食型紫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指导。以‘泰中6号’做母本,开放授粉,育成优质鲜食型紫薯新品种‘泰紫薯1号’,并以‘泰中11’作对照对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泰紫薯1号’在品比试验中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为36867.9 kg/hm^(2)和10911.5 kg/hm^(2),较对照‘泰中11’分别增产28.4%和27.7%;花青素含量26.21 mg/100 g FW,食味品质总评得分75.5分,明显优于‘泰中11’。‘泰紫薯1号’单株茎叶鲜重及单株叶面积在栽苗后80天达到最大值且明显大于对照品种‘泰中11’,单株鲜薯重在栽苗后40~80天明显小于‘泰中11’,但在80天后明显高于‘泰中11’,块根膨大速率在栽苗后80~100天达到最大值且明显高于‘泰中11’,商品薯率尤其中薯率明显高于‘泰中11’。综上所述,‘泰紫薯1号’产量较高,商品性好,食味品质优,且具有早中期地上部生长旺盛,晚期块根迅速膨大的特点。
陈路路孙哲田昌庚刘尚刚郑建利赵丰玲
关键词:紫薯生长发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