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赫亚红

作品数:3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7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叙事
  • 5篇二人转
  • 4篇满族
  • 3篇叙事策略
  • 3篇文化
  • 3篇故事
  • 2篇大西
  • 2篇语文
  • 2篇萨满
  • 2篇神话
  • 2篇说部
  • 2篇契约
  • 2篇习俗
  • 2篇戏拟
  • 2篇满族民居
  • 2篇满族说部
  • 2篇美学
  • 2篇民居
  • 2篇教学
  • 2篇悲剧

机构

  • 18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21篇赫亚红
  • 2篇张丽红
  • 1篇姜亭亭
  • 1篇姚素英
  • 1篇赵洪星
  • 1篇李秀云
  • 1篇于波
  • 1篇孙保亮
  • 1篇佟平

传媒

  • 5篇吉林师范大学...
  • 4篇戏剧文学
  • 3篇吉林省教育学...
  • 2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艺术科技
  • 1篇丝绸之路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满族研究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人转《蓝桥》悲剧叙事的意蕴解读
2018年
二人转《蓝桥》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尾声妻女"故事,它通过对东北地方戏和大鼓词的融入而得以迅速民间化。《蓝桥》的婚姻及爱情叙事,揭示了闯关东"流民群体"生活中女性备受压抑的悲剧内涵。本文以悲剧的冲突、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以及悲剧的审美效果三个层面为着眼点,深入解读了二人转《蓝桥》的悲剧意蕴。
赫亚红刘赫
关键词:悲剧
戏拟派与体验派之比较研究
2014年
在世界艺术表演体系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已被世人所熟知,而以东北喜剧演员赵本山的戏拟派表演艺术也可以与其相媲美。戏拟派的表演强调演员对角色的体验和演员与角色的完美合一,戏拟派表演则是以夸张变形的方式去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始终保持着丑角的角色,不与表演者完全合一。戏拟是在体验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是对体验的深化、超越和升华。不同的表演理念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和艺术魅力。
赫亚红佟平
关键词:体验派表演体系
文化语境内的双向互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东北喜剧小品被引量:3
2013年
东北喜剧小品是中国当代喜剧小品的杰出代表,自1990年登上春晚舞台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发了广泛的思考。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释东北喜剧小品的艺术特色。东北喜剧小品的欣赏与批评具有圈层性特点并受到文化语境的深远影响,往往使欣赏者形成"突然荣耀"感,具有"戏拟"与"戏谑"的表演特色。
赫亚红
关键词:戏谑戏拟
满族民居禁忌习俗起源与功能被引量:1
2013年
满族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其民居习俗中蕴涵着丰富的禁忌事象,禁忌的核心依据在于以西为尊的观念,种种禁忌由此生成。满族尊西习俗与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为基础的萨满教密切相关。满族先民祈求生命永生这一美好期望,对"西"这个方位如此尊重便是期望的具体体现。满族民居禁忌具有自我保护与社会整合功能,同时也对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赫亚红姜亭亭
关键词:满族民居禁忌萨满教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课程目标及教学建议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诗歌与散文”这一系列中,有五项具体的课程目标。下面笔者就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进行比较分析。
陶禹含赵洪星赫亚红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学建议选修课程高中语文课程设计语言文字
试析东北“巧媳妇”类型民间故事的叙事策略
2016年
东北民间故事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遗产,是东北这片辽阔土地上绽放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其中的一类民间故事因其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聪慧机智而被人们称为"巧媳妇"故事。这类故事的各类事件遵循着可续性原则,以时间、人物、因果关系三种方式构成了以首尾接续式的行动序列为主的叙事情节模式。这种独特的叙事策略对展现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赫亚红
关键词:东北民间故事因果关系
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桃花源梦”与“乌托邦”理想
格非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小说的创作,他是较早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影响的作家之一,与余华、苏童、莫言、马原等被称为八十年代先锋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他早期的作品以叙事策略的“空缺”和“重复”见长,小说篇幅主要集中为中短...
赫亚红
关键词:写作风格小说创作
二人转《大西厢》的叙事时间探析被引量:1
2021年
《大西厢》是一出传统的二人转正戏,自其创作之初便深受观众的喜爱与追捧,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剧本的精妙创制。二人转《大西厢》作为适用于舞台演出的底本,创作者在叙事技巧的运用上煞费苦心,而其中叙事时间的巧妙安排更是匠心独具。创作者有意使倒叙介入叙事,在时间的倒错中交代故事原委、理清叙事线索;叙述详略得当,概述、场景、省略轮番上阵,在动态的叙述时距中塑造人物形象;墙意象以及与其相关的事件被反复叙述,表现少男少女们对于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大胆追求。剧本暗合观众的审美预期,给人以无限的憧憬与想象。
赫亚红
关键词:倒叙省略
论二人转《蓝桥》中的叙述者干预
2019年
在叙事作品中,各种不同的叙述者均可对所讲述的故事与话语进行干预。二人转是一种独特的叙述艺术表演,由丑、旦两个叙述者来完成,丑、旦两人既担当角色又模拟人物,于是在角色和人物之间"跳进跳出"进行表演,变换多种叙述者身份,相互产生干预作用。这种叙述者干预功能,丰富了丑、旦二人"转"的叙述表演,同时又使独立的叙述艺术形式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幽默特质。
赫亚红
数字化语文教学风险探析
2024年
目的:语文作为一门极具特殊性的核心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能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对传统教学起到补充与优化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发风险。因此,科学应用数字化手段,合理规避数字化语文教学风险至关重要。方法:文章深入探究数字化手段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明晰教学过程中易产生的风险,最终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结果: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可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教师也极易过分依赖数字化教学手段,致使学生被动接收语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下降,须从教师、协同育人、传统课堂三个角度深入分析合理应对数字化语文教学的风险。结论:数字化手段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界限,在教师日常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应用数字化手段。
吕小冉赫亚红
关键词:数字化语文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