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林燚

作品数:24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9篇磁共振
  • 6篇MRI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血性
  • 4篇张量成像
  • 4篇室管膜
  • 4篇室管膜瘤
  • 4篇缺血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缺氧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弥散

机构

  • 18篇邢台市人民医...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邯郸钢铁集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贾林燚
  • 10篇高凤霄
  • 8篇李永才
  • 5篇杜亚青
  • 4篇王润萍
  • 3篇李翠宁
  • 3篇耿左军
  • 3篇刘怀军
  • 3篇范晓娟
  • 2篇崔彩霞
  • 2篇池琛
  • 2篇刘瑞春
  • 1篇吕晓峰
  • 1篇栗斌
  • 1篇崔福生
  • 1篇宋鹏
  • 1篇王庆云
  • 1篇李彩英
  • 1篇孙胜军
  • 1篇范晓娟

传媒

  • 7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6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在脊髓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脊髓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接受脊髓室管膜瘤治疗的54例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扫描,对其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54例患者中肿瘤主要分布于胸髓(33.3%),其次为颈髓(25.9%)及颈胸交界区(18.5%),而在胸腰交界区及腰髓的分布则相对较少,分别为7.4%、14.8%;主要累及1~11个椎体范围;54例肿瘤患者中,经平片扫描边界较为清楚,经TWI扫描主要呈低等信号,经T2WI扫描则主要以不同程度高信号为主;所有患者中存在瘤内囊变者36例(66.7%),继发性囊变者18例(33.3%);强化方式中呈均一强化者26例(48.1%),线状强化者22例(40.7%),无明显强化者6例(11.1%),与平扫比较强化后肿瘤的边界更加清晰。结论对脊髓内室管膜瘤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对其发病部位、边界及是否存在囊内瘤变等进行准确扫描,同时可见脊髓内室管膜瘤主要呈中心性生长,其边界相对清晰,且存在较为显著的均匀强化情况,临床医师可依据其上述特征进行临床诊断,从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有效确立及实施。
张涛温莉贾林燚王润萍刘晓亮高凤霄李永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室管膜瘤
继发于胆总管结石的胆汁瘤1例
2023年
患者,女性,62岁。因上腹痛4个月入院,疼痛向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该患者有高血压、脑梗死及子宫肌瘤切除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血小板增高,纤维蛋白原升高,糖类抗原199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超声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上段扩张;CT增强检查发现肝右叶囊性病变,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MRI检查示肝右叶可见一类圆形的长T1长T2信号,DWI未见弥散受限,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周围血管受压移位,胆总管内结石,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王晓娟贾林燚高凤霄
关键词:胆汁瘤CT胆总管结石
乙肝肝硬化患者腰大肌指数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获得的腰大肌指数(psoas muscle index,PMI),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PMI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期间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行CT平扫检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分析腰大肌指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根据日本和韩国的腰大肌指数截断值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研究共计129人纳入研究,其中男79人,女50人,年龄53(45~60)岁,PMI与年龄、BMI、白蛋白、Child-Pugh评分和分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263、0.250、-0.21和-0.179,在利用日本PMI截断值时,肌少症组年龄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肌少症组男性、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高于非肌少症组,在利用韩国PM]截断值时,肌少症组年龄也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肌少症组糖尿病比例高于非肌少症组,无论利用日本PMI截断值还是韩国PMI截断值,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之间Child-Pugh评分和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I与肝功能评分和分级之间具有弱相关性,但是在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中两者并无差异。
王晓娟王继涛贾林燚高凤霄
关键词:肝硬化骨骼肌减少症肝功能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图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不同时期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3种参数图上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5月在我院住院的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HT的脑梗死患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0~58岁。患者出血前、后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DTI检查,共21次。分析HT不同时期在DTI的3种参数———T2-weighted trace(T2-WT)、分数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图上的变化特点。结果 (1)HT前2~3 d:T2-WT图上缺血灶很亮(T2-WT值增高),边界清楚,FA、MD均减低。(2)HT发生24 h内:T2-WT图上明亮的缺血灶内骤然变暗,该区域T2-WT值降幅达180以上,未受出血累及的梗死区仍然很亮;FA降低,周围白质纤维束受压,出血区MD升高。(3)HT第6、9天:出血区T2-WT继续降低,形似"黑洞",占位效应明显,FA明显增高,呈"团状"亮区,MD降低,FA图显示周围白质束的受损情况。(4)HT第17、19天:T2-WT图上,出血区的外缘T2-WT降低,中心区升高,对应的中心区FA、MD降低,边缘区FA明显升高、MD升高;FA图显示临近的白质束破坏,远离病变区的该白质束变细。(5)HT第51、75天:T2-WT图显示占位效应消失,相邻脑室扩大,出血区边缘可见点状、线状亮区(T2-WT值增高);FA图显示周围受累脑白质束的破坏,出血区T2-WT、FA降低,MD升高。结论 T2-WT图上,脑梗死HT表现为T2-WT值骤然降低,并随病程进展有特征性的表现;出血区FA图表现为降低-明显升高-逐渐降低,FA图可显示出血区周围的白质纤维束的受损情况;MD表现为升高-降低-逐渐升高。DTI 3种参数图联合应用,有利于对HT病程和预后的判断。
李翠宁刘怀军耿左军贾林燚刘瑞春
关键词:脑梗死弥散出血性转化
3.0T^1H-MRS在正常肝脏与脂肪肝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采用3.0 T多射频核磁共振仪对正常志愿者及脂肪肝患者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探讨其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招募38名正常志愿者,男19名,女19名,年龄25~75岁,平均(41.22±14.67)岁。27例脂肪肝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5~62岁,平均(45.86±9.49)岁。采用3.0 T磁共振仪对所有正常志愿者及脂肪肝患者行肝脏1H-MRS扫描。统计所有肝脏1H-MRS谱线其水峰峰值、水峰峰下面积、脂峰峰值、脂峰峰下面积及脂肪分数,分别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并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同年龄组正常志愿者与脂肪肝患者间比较,除水峰峰值差别不明显外,其水峰下面积、脂峰峰值、脂峰下面积及脂肪分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水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04,P脂峰峰值(正常VS脂肪肝)=0.00395,P脂峰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01,P脂肪分数(正常VS脂肪肝)=0.000000033,P均<0.05);男性组正常志愿者与脂肪肝患者水峰峰值差别不明显,余代谢物数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女性组正常志愿者与脂肪肝患者代谢物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水峰峰值(正常VS脂肪肝)=0.04,P水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3,P脂峰峰值(正常VS脂肪肝)=0.000687,P脂峰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00514,P脂肪分数(正常VS脂肪肝)=0.000406,P均<0.05);正常肝脏与脂肪肝MRS代谢物阈值:脂肪峰值为9.55(敏感性0.909,1-特异性0),脂肪峰下面积为8.65(敏感性0.955,1-特异性0.029),脂肪分数4.97%(敏感性0.955,1-特异性0.029)。结论 3.0 T1H-MRS可应用于正常肝脏及脂肪肝的定量研究;正常肝脏与脂肪肝MRS代谢物阈值提出对肝脏脂肪变性诊断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价值。
赵爽李彩英高凤宵李永才王伟贾林燚吕晓峰
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肝脏磁共振成像脂肪肝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脑卒中临床及MRI分析
2023年
为了探讨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认识及早期影像诊断能力.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合并PFO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隐源性卒中(CS)组和非CS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表明,共收集37例由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两项检查确诊的PFO和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不明原因脑梗死(23例,62.2%)为CS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13例,35.1%)和心源性脑梗死(1例,2.7%)为非CS组.CS组患者脑动脉狭窄例数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YC)浓度分别为0例和14.26±8.53 mmol/L,显著低于非CS组(13例,24.39±14.82 mmol/L,P<0.05);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RoPE)评分为6.65±1.58分,显著高于非CS组(5.50±1.69分),P<0.05;CS组患者PFO直径、中和大PFO总比例(2.73±1.62 mm,56.5%)明显高于非CS组(1.41±0.87 mm,14.3%),P<0.05;MRI单发梗死灶发生部位依次为皮层下、皮层-皮层下、脑干或小脑(8,1,2例)多于非CS组(4,1,0例),P=1.000;多血管区多发梗死灶比例(43.5%)明显高于非CS组(0.0%),P均<0.05.伴有PFO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RoPE评分,较大直径的PFO,影像学表现为多血管区多发梗死灶特点,但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433位的E突变为A后对于其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FO-C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贾林燚李杰程芳庞炳昕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弥散加权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临床诊断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常规MRI检查及DWI检查,评价D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表现为正常者6例。19例D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高信号,T1WI仅可见9例,T2FLAIR仅有轻度信号增高;11例DWI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高信号,T2WI及T2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5例D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区对称高信号;9例DWI表现为大脑半球白质弥漫高信号,T2WI、T2FLAIR稍高信号;8例DWI表现为分水岭区高信号,其中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脑内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T1WI呈高信号。结论 DWI较常规MRI能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造成脑实质的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水肿,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较T1WI及T2FLAIR差。
高凤霄贾林燚李永才范晓娟杜亚青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胎儿期MRI表现
2023年
目的观察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胎儿MRI表现。方法以18名健康儿童为对照(对照组),分析21例出生后证实的Ⅰ型CCC患儿(CCC组)的基本资料及其胎儿期MRI,测量CCC病灶体积、观察其形态、走行方向、是否与肝内胆管相通及末端胆管是否显示等,比较组间胎儿胆囊、肝脏、脾脏最大截面面积及门静脉直径差异,分析CCC病灶体积与MRI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1例CCC,男4例、女17例,MR检查时平均胎龄(26.9±4.6)周;18胎CCC病灶为纺锤形,3胎为类圆形;轴位、冠位及矢状位MRI中,病灶长轴方向均为左上-右下方向(斜纺锤征)。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RI见21胎病灶上端均呈尖角征,17胎下端见尖角征,且明确显示纤细纡曲末端胆管。胎儿期CCC组胆囊最大截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而门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CCC病灶体积与门静脉直径呈正相关(r=0.710,P<0.05)。结论CCC胎儿期MRI表现为胆囊缩小、门静脉增宽,病灶多呈纺锤形;轴位、冠位及矢状位MRI均见斜纺锤征及上下端尖角征有助于诊断CCC。
贾林燚王璨高志红孟卫新周立霞
关键词:胎儿胆总管囊肿磁共振成像
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特鲁索综合征)的临床及MRI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特鲁索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影像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纳入经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例,年龄52~80岁,中位年龄62岁。分析其临床资料、神经影像特征及短期预后等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结果特鲁索综合征病人病理类型以腺癌(15例)多见,8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17例均见D-二聚体明显升高及血红蛋白值减低,12例C反应蛋白升高。MRI显示17例病人梗死灶均为多发(>5个),13例最大病灶直径>15 mm,病灶易累及区域为脑叶区(16例)和小脑(14例)。DWI上显示,16例为累及多个供血区的多发病灶,其中11例病变同时分布于双侧前循环及后循环。结论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MRI病灶分布为双侧前循环+后循环,同时具备老年人、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及血红蛋白减低等特点时,应首先考虑特鲁索综合征。
庞炳昕李杰贾林燚高凤霄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定量研究人脑结构DTI T_2-weighted trace图与年龄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年龄健康人脑结构扩散张量成像(DTI)的T2-WT参数图的特点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健康右利手志愿者58人,年龄22~76岁,按年龄分为青年(≤40岁)组30人,中老年(>40岁)组28人,采集人脑常规MRI及DTI图像,经后处理得到DTI的三种参数图:T2-WT、分数各向异性(FA)及平均扩散系数(MD)图,使用FA图及MD图设置兴趣区,测量人脑10个部位的参数值,定量分析不同年龄组T2-WT参数值的特点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青年组T2-WT值在桥脑、大脑脚、内囊前肢、半卵圆中心和豆状核左侧>右侧,P=0.000~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老年组,半卵圆中心T2-WT值左侧>右侧,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除侧脑室外,其他部位中老年组的T2-WT值均低于青年组,T2-WT值在桥脑、大脑脚投射纤维、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和豆状核六个部位与年龄有负相关关系,P=0.000~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脑结构T2-WT值在桥脑、大脑脚投射纤维、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和豆状核与年龄有负相关关系,T2-WT图的左右对称性在中老年人脑表现更明显。
李翠宁刘怀军耿左军贾林燚池琛崔彩霞宋鹏刘瑞春
关键词:人脑年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