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谅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的结构形貌及形成机理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MoSi2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涂层表面、截面形貌以及氧化后涂层结构变化,并分析硅化过程中涂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是通过反应扩散形成的,硅化过程服从抛物线规律;该涂层为复合结构:MoSi2相为主体层;以NbSi2相为主、并含少量Nb5Si3相的两相为过渡区;Nb5Si3相为扩散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致密的非晶氧化层,有效地阻止了氧向涂层内扩散。
- 肖来荣易丹青蔡志刚许谅亮刘会群黄道远
- 关键词:铌合金硅化物涂层
- C/C复合材料硅化物涂层形貌及结构被引量:6
- 2006年
-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1 450℃温度下烧结制备了C/C复合材料硅化物高温抗氧化涂层,通过XRD和SEM分析涂层结构及相组成,并对涂层形成机理及涂层氧化前后的结构和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C复合材料表面生成了以MoSi2为主、含部分SiC的两相硅化物主体层,同时在主体层和基体间生成SiC过渡层,保证了涂层与基体的良好结合;涂层在1 500℃下氧化生成SiO2玻璃膜,阻挡了氧向基体内部的扩散;氧化过程中Si元素的扩散导致涂层内部微裂纹增多,同时SiC过渡层厚度增加。
- 肖来荣许谅亮易丹青李荐蔡志刚
- 关键词:C/C复合材料硅化物抗氧化涂层
- Mo(Si,Al)_2粉末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合成被引量:4
- 2005年
- 通过机械合金化由MoSi2, Mo和Al粉末合成了Mo(Si1-x, Alx)2 粉末材料, 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相的变化和粉末的晶粒度, 用扫描电镜观察球磨后的粉末形貌与粒度, 并根据Burgio模式估算了生成Mo(Si, Al)2相的球磨能。结果表明: MoSi2, Mo和Al混合粉经高能球磨5 h后生成了MoSi2 和Mo(Si, Al)2, 没有单质粉末剩余, 也无Al Mo中间相产生; 球磨40 h后的粉末粒度为亚微米级, 晶粒度在21 nm^40 nm之间, Mo(Si, Al)2 相的机械合金化合成机理为类自蔓延反应, 其生成所需的球磨能量约为15.4 kJ/g。
- 肖来荣易丹青宋成蔡志刚许谅亮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粉末材料
- Nb-Ti-Al高温铌合金氧化行为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研究了Nb-35Ti-6Al、Nb-15Ti-11Al以及Nb-30Ti-15Al三组合金于900℃和1 000℃在空气中的氧化行为,建立了Nb-Ti-Al合金高温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元素Ti和Al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合金中δ相的存在降低了氧的溶解度,同时抑制氧的扩散,因而两相合金Nb-15Ti-11Al和Nb-30Ti-15Al(β+δ相)抗氧化性能优于单相合金Nb-35Ti-6Al(β相)。
- 许谅亮张霞肖来荣易丹青
- 关键词:高温氧化Β相Δ相
- 铌合金表面硅化物涂层热震行为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为提高铌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复合包渗法在Nb521合金表面制备了以MoSi2为主体的硅化物涂层,对涂层进行了室温-1650℃热震试验,利用XRD,SEM,EDS以及EPMA等检测手段对热震前后涂层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观察了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涂层室温-1650℃有效抗热震次数可达600次;热震过程中,元素扩散导致涂层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改变;Nb5Si3低硅化物层的产生对裂纹扩展有重要影响。
- 肖来荣许谅亮易丹青
- 关键词:铌合金硅化物热震
- 铌合金高温抗氧化硅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合金高温抗氧化硅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在铌合金基体表层通过真空烧结粒度大部分在0.6~1.0μm之间且厚度在50μm~80μm的钼层,然后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包渗硅化制备MoSi<Sub>2</Sub>...
- 肖来荣易丹青蔡志刚许谅亮舒学鹏张路怀
- 文献传递
- MoSi_2涂层的组织结构与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引量:17
- 2006年
- 采用包渗法在Nb-10W合金基体上制备MoSi2涂层,测试了涂层试样的1 600℃静态抗氧化和室温至1 600℃循环抗氧化性能,分析了硅化过程中涂层的形成机理、涂层表面和截面的形貌以及氧化后涂层成分与结构变化。采用包渗法制备的硅化物涂层是通过反应扩散形成的,该涂层为复合结构:MoSi2相主体层;以NbSi2相为主、并含少量Nb5Si3相的两相过渡区;Nb5Si3相扩散层;该涂层结构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Si的扩散是通过空位的反应流动实现的,空位在主体层与两相过渡区界面处聚集成微孔带,氧化后微孔带宽度增加;致密的低硅化物扩散层能有效地阻止裂纹向基体扩展。
- 肖来荣蔡志刚易丹青向彩文许谅亮
- 关键词:铌合金硅化物涂层二硅化钼高温抗氧化
- 铌合金高温抗氧化硅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合金高温抗氧化硅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铌合金基体表层通过真空烧结粒度大部分在0.6~1.0μm之间且厚度在50μm~80μm的钼层,然后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包渗硅化制备MoSi<Sub>2</Sub...
- 肖来荣易丹青蔡志刚许谅亮舒学鹏张路怀
- 文献传递
- 新型多元铌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4
- 2008年
- 文摘研究了Nb-15Ti-11Al和Nb-15Ti-11Al-10Si两种多元铌合金在1 100和1 300℃高温下的氧化行为,建立了合金高温氧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铌合金微观组织细小,大大降低了氧的短路扩散;合金中的钛降低了氧在基体中的固溶度并降低了氧的扩散速率;合金中的硅在高温时形成熔融态的SiO2可有效地抑制Nb2O5的生长,从而保证了氧化膜表面均匀平整。
- 李丹贾中华许谅亮
- 关键词:高温氧化动力学模型
- 复合包渗法制备铌合金表面硅化物涂层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复合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硅化物涂层,进行1500℃静态氧化实验,室温~1500℃热震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对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涂层形成机理、硅化时间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涂层氧化前后组织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主要是通过扩散反应形成的;涂层是以MoSi2相为主体层的多相复合结构;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熔融态非晶玻璃膜,有效阻止了氧向内进一步扩散,涂层抗静态氧化及抗热震性能良好。
- 肖来荣许谅亮易丹青蔡志刚王小宁
- 关键词:铌合金硅化物涂层扩散高温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