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向青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热致液晶
  • 2篇液晶聚合物
  • 2篇热致液晶聚合...
  • 2篇微结构
  • 2篇共混
  • 2篇共混物
  • 2篇分子
  • 2篇高分子
  • 2篇高分子共混物
  • 1篇氧化诱导期
  • 1篇液晶
  • 1篇液晶性
  • 1篇乙烯
  • 1篇增强塑料
  • 1篇粘度
  • 1篇塑料
  • 1篇酸酯
  • 1篇碳酸
  • 1篇碳酸酯
  • 1篇热致液晶性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化学工业部北...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许向青
  • 4篇何嘉松
  • 4篇张洪志
  • 2篇卜文胜
  • 2篇谢萍
  • 1篇李革
  • 1篇袁强

传媒

  • 3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2
  • 3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氧化诱导期法评价聚烯烃管材的抗热氧稳定性被引量:11
2002年
采用氧化诱导期(OIT)法探讨了聚烯烃管材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交联聚乙烯管材进行4点温度OIT测试,并分析在所拟合的直线方程中与抗氧剂损耗活性相关的斜率对热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外推使用温度下的热氧寿命,并以95℃热水浸泡后200℃时的OIT保留率作为辅助手段,找出内在关联,建立评价方法。
许向青
关键词:聚烯烃管材交联聚乙烯
粘度比对刚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物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1994年
粘度比对刚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物微结构的影响何嘉松,卜文胜,张洪志,许向青(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高分子共混物,热致液晶聚合物,聚合物加工影响柔性链高分子与柔性链高分子共混...
何嘉松卜文胜张洪志许向青
关键词:共混物
含热致液晶性共聚酯的聚砜共混物被引量:15
1994年
将一种含萘环的热致液晶性共聚酯与聚砜材脂熔融共混并挤塑成条.毛细管流变性测试表明,这一共聚酯降低了共混物的表观粘度,甚至低于其本身的粘度.共混物受剪切作用形成了各向异性的微纤增强结构,并具有皮芯结构.在液晶聚合物含量低到2%与0.5%的样条中仍有共聚酯微纤形成.共聚酯微纤提高了聚砜的力学性能,含20%共聚酯共混物挤塑条的位伸模量为聚砜树脂的二倍半.
何嘉松张洪志袁强谢萍张国耀许向青
关键词:热致液晶共聚酯聚砜流变性
热致液晶聚合物对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加工性、结构与性能的改善被引量:9
1993年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加工简便,生产周期短,可以反复加工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短切玻璃纤维会给加工成型带来困难,主要在于纤维对加工设备的磨损,以及由于纤维的加入增大了熔体的粘度等。如果提高加工温度来降低粘度又会导致高聚物降解。几年前Kiss和Isayev提出用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的刚性棒状分子链作增强剂与被增强基体熔融共混,在加工中TLCP原位形成增强纤维,形成原位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材料中由于TLCP的流变性质。
何嘉松张洪志李革许向青
关键词:纤维增强塑料聚丙烯塑料TLCP
在热致液晶聚合物与聚碳酸酯共混物的挤塑和拉伸样条中微结构的形成被引量:1
1994年
大多数聚合物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它们形成多相体系,其分散相可能是球状、椭球状、纤状或层状。这些形态特征的形成依赖于不同的加工条件,其影响因素很多,而这些形态又制约着最终制品的性能。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加工与性能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研究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共混物微结构的形成变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含热致液晶聚合物(LCP)的共混物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原因之一在于LCP能在基体树脂中形成择优取向的微纤而起增强作用。
何嘉松卜文胜张洪志谢萍许向青
关键词:高分子共混物LCP碳酸酯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