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衣丰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康复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吊带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愈合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重建
  • 1篇韧带重建术
  • 1篇上肢
  • 1篇上肢骨
  • 1篇上肢骨折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康复
  • 1篇疼痛
  • 1篇体感

机构

  • 6篇深圳市人民医...
  • 4篇暨南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6篇衣丰
  • 3篇杨晶
  • 3篇胡秀娟
  • 2篇胡敏
  • 2篇谢美娇
  • 2篇黄智敏
  • 2篇张丽
  • 1篇林燕
  • 1篇陈雪娥
  • 1篇潘晓华
  • 1篇曾秀坚
  • 1篇马晓华
  • 1篇李文君
  • 1篇林博文
  • 1篇陈佩旋
  • 1篇张丽娟
  • 1篇李刚
  • 1篇郑蕾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周血循环干细胞(PBMSCs)测定与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及探讨
2011年
目的:通过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检测其外周血中PBMSCs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骨折不愈合与PBMSCs的关系。方法:采集大鼠和人类的外周血进行PBMSCs和BMMSCs的细胞培养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4+。结果:大鼠的单核细胞在人类BMMSCs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基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8d后,BMMSCs的细胞总数、CD34-CD44+和CD34+CD45+细胞分别较接种起始数量增加了9、29和8倍。结论:本文初步实验和已有研究证据证实在人、大鼠体内存在循环干细胞(PBMSCs),此类细胞可在体内或体外进行功能性成骨分化,测定循环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量值变化来预测和早期诊断骨折不愈合的新方法和新标准。
衣丰潘晓华林博文李刚胡秀娟杨晶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两种给药法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和护理,探讨用药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78例脊髓损伤手术后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先后分为常规法(34例),改良法(44例),根据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并比较疗效,记录用药特点及用药后临床表现。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改良法对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法(P<0.01)。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采取改良给药方法,加强护理和观察,能使甲基强的松龙发挥最大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张丽陈雪娥衣丰谢美娇黄智敏曾秀坚
关键词:脊髓损伤护理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视术后的本体感觉康复指导。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其关节的稳定性及主动活动范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患肢弹性绷带包扎或予以压力袖带,带支具,平衡板、固定自行车、单腿半蹲等训练对改善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是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ACL重建术后本体感觉的康复。
衣丰胡秀娟林燕陈佩旋李文君
关键词: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本体感觉康复训练
床旁康复护理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床旁康复护理单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训练形式,试验组应用床旁康复护理单的康复训练形式。术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第1次下地时间、单次最远行走距离、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第1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单次最远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康复护理单在临床的试用中,缩短了患者的康复进程,适应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衣丰胡敏黄智敏杨晶郑蕾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自制新型吊带在上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吊带悬吊对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使用常规抬高方法,即使用垫软枕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20 cm;观察组使用新型吊带悬吊抬高患肢与心脏呈60&#176;或90&#176;。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肢肿胀、疼痛程度。结果骨折后24 h,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48 h和72 h,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48,3.23;P<0.05)。骨折后24,48,72 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6.37±1.31),(4.56±1.17),(2.85±1.23)分,低于对照组(8.06±1.09),(7.23±1.42),(4.84±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4,6.48,5.40;P<0.01)。结论自制新型吊带悬吊可减轻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疼痛程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有利于患肢骨折的康复。
衣丰谢美娇胡敏杨晶张丽娟
关键词:上肢骨折肿胀疼痛吊带
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排便训练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排便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4月住院的27例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系统的排便训练,2007年10月—2009年5月住院的26例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排便护理,8周后,对两组患者参照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估排便控制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排便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系统的排便功能训练,脊髓损伤患者可形成规律排便,明显改善肠道功能。
衣丰马晓华张丽胡秀娟
关键词: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