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子堃

作品数:3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6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化石
  • 11篇木化石
  • 9篇侏罗纪
  • 5篇侏罗世
  • 5篇古气候
  • 5篇硅化
  • 5篇硅化木
  • 4篇植物
  • 4篇中生代
  • 4篇中侏罗世
  • 4篇髫髻山组
  • 4篇古环境
  • 3篇叠层石
  • 3篇盆地
  • 3篇向光性
  • 2篇多样性
  • 2篇银杏
  • 2篇真菌
  • 2篇植物群
  • 2篇四川盆地

机构

  • 2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南...
  • 17篇沈阳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调查...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国土资源部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里昂第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30篇蒋子堃
  • 17篇田宁
  • 14篇王永栋
  • 11篇张武
  • 7篇刘本培
  • 5篇郑少林
  • 3篇邓胜徽
  • 3篇丁秋红
  • 2篇谢小平
  • 2篇张在明
  • 1篇倪庆
  • 1篇石燕
  • 1篇李丽琴
  • 1篇王训练
  • 1篇刘璐
  • 1篇董淑欣
  • 1篇苏德辰
  • 1篇卢远征
  • 1篇杨小菊
  • 1篇孙爱萍

传媒

  • 4篇古生物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大自然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绿色科技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硅化木向光性与华北板块旋转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树木生长有向光性(phototropism)特征,是中学教材的常识.我国特种兵的"不使用指南针定位"特技,就是合理运用了树干"南大北小"原理.古地磁学者研究认为中生代以来华北板块发生过大幅度旋转.本文通过现生树桩和侏罗纪原位直立硅化木的向光性方向比较,开展跨学科式相互验证.根据北京、武汉、云南部分现生树桩的年轮形态观察,发现平原区在正常条件下(无山坡地形、挡光、近水、树根分支等干扰因素)树木年轮最粗大(向光性)的方向为SSW210°±5°(图1).北疆东准噶尔将军庙附近盛产侏罗纪硅化木。
刘本培蒋子堃邓胜徽黎明明刘璐董淑欣卢远征
关键词:硅化木向光性侏罗纪
金原篦羽叶Ctenis kaneharai Yokoyama最完整叶部化石的发现被引量:2
2012年
概要报道产于辽西北票市常河营乡长垅地沟村东山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中一种大型苏铁类叶部化石———金原篦羽叶Cteniskaneharai Yokoyama.这种化石最早被报道于辽宁东部凤城县赛马集碾子沟中侏罗统大堡组,后来在日本和英国也被发现.但是,以往发表的该种所有材料都是些植物叶部断片标本,对它的全貌并不了解.在本文中报道的该种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得特别完整.可以说,这是迄今在我国辽西中侏罗世燕辽植物群中大型苏铁类保存最完整叶部化石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它为正确了解我国燕辽植物群的性质,苏铁类的整体形态特征和古气候状况分析,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化石依据.
郑少林李海君蒋子堃张武刘忠诚
关键词:中侏罗世苏铁类
辽西北票中侏罗世一种新的银杏类化石
现生银杏仅在我国有自然生长的植株(He et a1.,1997)。银杏目植物自晚古生代起源,早中生代辐射演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已发现大量叶部化石和少量繁殖器官化石(周志炎,2003)。银杏类植物在二叠纪末地球环境巨变时没...
蒋子堃王永栋田宁张武
文献传递
辽西建昌地区侏罗纪髫髻山组木化石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辽西地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髫髻山组被认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侏罗纪木化石产出层位之一。该地区髫髻山组产出的木化石数量十分丰富,且类型极为多样。迄今为止,现已报道的髫髻山组木化石多发现于朝阳巴图营子及北票长皋地区,而...
田宁谢奥伟王永栋蒋子堃殷亚磊朱志鹏王佳佳
关键词:木化石古气候
文献传递
辽西侏罗纪银杏类木化石的一种新类型
地史时期已经报道的银杏类营养和繁殖器官化石种类较多,但相对而言银杏类的木化石记录较少。目前已知归入银杏类的木化石有7属左右,包括Baieroxylon,Ginkgoxylon,Pecinovicladus,Primogi...
蒋子堃王永栋张武田宁郑少林
关键词:侏罗纪木化石
辽西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新材料(Ashicaulis wangiisp.nov.)及古生物地理学和演化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保存有解剖构造和系统学信息的紫萁根茎化石对于探究地史时期紫萁科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国冀北辽西地区是北半球为数不多的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产地之一,但目前我们对其化石多样性的了解还处于积累阶段.本文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解剖特征保存完好的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新类型——王氏阿氏茎Ashicaulis wangii sp.nov.化石采自北票市长皋地区中侏罗统髫髻山组.标本呈近圆柱状,由髓、木质部圆筒、皮层及叶柄基外套组成.髓部异质,木质部圆筒由约15~17个木质部束组成,外韧网管中柱,具明显完整叶隙(即时型或延迟型);皮层分内、外两部分,含叶迹数目相对较少.该种具有异质叶柄基硬化环且叶柄基内部皮层含大量厚壁组织.在目前已知紫萁科Ashicaulis属具异质硬化环的5个种中,有4个种报道于中国,而南半球材料多以同质硬化环为典型特征,因而中国材料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新材料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紫萁科根茎化石的属种类型,而且由于其在解剖特征上与产自北美古新统的Osmunda pluma Miller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对探究紫萁科植物的多样性特征、起源与辐射演化,以及该科在北半球的古生物地理学意义和宏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田宁王永栋张武蒋子堃
关键词:侏罗纪
四川盆地陆相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格架、生物多样性和重要地层界线
The Sichuan Basin iS one of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basins in China with rich oil and gas resources.The extens...
王永栋田宁蒋子堃付碧宏谢小平黄其胜李奎李罡刘兆生喻建新泮燕红
关键词:JURASSIC
京西雾迷山组第4段强迫型海退过程中的层序旋回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燕辽地区雾迷山组下、中部主体属海进阶段的层序旋回,以发育对称型相序组构为特征,但上部表现为强迫型海退过程,层序旋回特征未有精细的研究。为此,笔者等选择京西永定河庄户洼剖面的雾迷山组第4段开展系统的沉积微相、沉积相序和层序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研究,用以恢复沉积相和划分副层序类型,并通过碳、氧同位素组成和相关数据分析的方法验证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庄户洼剖面中共识别出九种岩相,不同岩相反映了特定的水深、地形和生物条件,其δ^(13)C值和δ^(18)O值也会有相应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古温度T值增大,δ18 O值和古盐度Z值减小,反映海平面上升;反之则指示海平面下降。研究表明,强迫型海退过程中的层序旋回为不对称相序组构,从潮上带至潮下带其副层序结构由复杂趋于简单,微层序的主要叠加方式也由1∶4向1∶2演变。因此,雾迷山组第4段层序旋回的相序组构与典型的"雾迷山组旋回"差异巨大,这可能与华北古陆北缘中元古代的构造演化转折相关。
陆晨明刘本培蒋子堃张在明叶群芳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
硅化木向阳性与华北板块旋转探讨
刘本培蒋子堃邓胜徽黎明明
文献传递
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研究新进展:多样性变化及古气候波动被引量:13
2017年
作为植物化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化石不仅在探究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植物界演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古气候变化和古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证据之一。中国中生代木化石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类型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四川、重庆、云南、辽西和新疆等三叠纪—白垩纪化石产地和层位陆续发现了一批木化石新材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的多样性的认识,并在利用木化石揭示三叠纪至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特征和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文中重点介绍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辽西侏罗纪燕辽生物群及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木化石新发现并分析其古气候指示意义,揭示上述化石所反映的气候降温事件、古气候波动及其与带毛恐龙出现的关系等。通过对中生代木化石多样性演化、时空分布模式以及木材生长轮解剖特征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古气候整体特征,并对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王永栋田宁蒋子堃杨小菊丁秋红
关键词:木化石古气候波动中生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