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祥鹏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闪电
  • 2篇地闪
  • 2篇东北部
  • 2篇多参量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北...
  • 2篇北部
  • 2篇MP
  • 2篇参量
  • 2篇M
  • 1篇地形
  • 1篇地形条件
  • 1篇电荷
  • 1篇电荷结构
  • 1篇订正
  • 1篇正地闪
  • 1篇正电
  • 1篇正电荷
  • 1篇上空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贵州省防雷减...

作者

  • 8篇范祥鹏
  • 8篇张广庶
  • 8篇王彦辉
  • 8篇李亚珺
  • 6篇张彤
  • 6篇武斌
  • 2篇张荣
  • 2篇余海
  • 1篇文军
  • 1篇吕伟涛
  • 1篇甘泉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原复杂地形条件下慢天线测量值的订正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青海大通地区高精度GPS时钟同步的7站慢电场变化资料,以点偶极模式为基础,运用穷举法并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发生在2009年野外观测期间11个负地闪的26次回击产生的电场变化进行了拟合。对拟合结果最优的各站订正系数进行了统计,求出了以主观测站为基准的各站慢天线订正系数,即各站慢天线观测值受海拔高度和植被遮挡等因素影响程度。同时,利用各站的平均订正系数拟合得到各次回击所中和的电矩和等效电荷中心的位置。结果表明,各站慢天线都不同程度受到场地因素的影响,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慢天线的测量有放大或屏蔽的效果,得到的订正系数是慢天线在高原复杂地形条件下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负地闪回击中和电矩的垂直分量为11.6~66.0C.km-1,中和电矩的等效中心高度为1.6~6.8km。
范祥鹏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张彤武斌
沿海地区一次多单体雷暴电荷结构时空演变被引量:17
2012年
利用闪电放电辐射源三维时空分布测量,分析了山东低海拔地区一次多单体雷暴过程的电荷结构演变以及与回波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流云区电荷结构是典型的上正下负电偶极结构,且随着雷暴发展正负电荷层强度增大,高度抬升.负电荷区处在40dBz以上的强回波区域中,正电荷层处在约40dBz区域中.层状云区也有类似结构,只是强度弱,高度低.观测到的四层电荷结构是出现在对流区消散阶段,此时,由于云体不同部位的不同消散程度,电荷结构发生断裂,云体前部正负电荷区下沉,云体中部正负电荷区高度变化不大,但负电荷区域变薄,呈现出四层电荷结构.从本例结果说明,雷暴优势起电机制通常能形成电偶极或三极性结构,多极结构可能不是起电形成.本文还分析了一次负地闪传输过程,和宏观电荷结构很好吻合,说明利用三维定位系统观测,可以较好地描述雷暴宏观电荷结构.
李亚珺张广庶文军王彦辉张彤范祥鹏武斌
关键词:电荷结构
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仪器误差处理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提高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和定位精度,根据其运行原理对其定位误差的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针对GPS时钟的授时原理和高速采集卡工作原理以及观测站位置等可能造成误差的系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者误差是造成闪电三维定位结果不准确的主要设备误差。利用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得到的定位结果信息,计算出了其到达观测站的时间,并与实测的到达时间进行了差值分析,拟合出一条偏差直线,得到其误差演变规律,并对该误差进行分析和纠正,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使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的探测效率有较大提高,其定位结果更加可靠。
王彦辉张广庶张彤李亚珺范祥鹏武斌
关键词:闪电
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网络的误差标定实验
利用自制球载闪电模拟源对青海大通地区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网络的探测精度进行了标定实验。采用气球携带的闪电模拟源飞行轨迹得到实际观测值,应用简单几何模型从理论上估算了网络上空和网络外辐射源位置误差,并做了两者的均方根偏...
张广庶李亚珺王彦辉张彤甘泉范祥鹏
文献传递
双接地负地闪VHF辐射源放电通道和光学通道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和闪电光通道高速摄像同步资料,对一次双接地负地闪放电通道作定位和亮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仔细分析了其通道发展和连接,详细讨论了一次负地闪双接地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预击穿阶段,通道击穿作用很强,但电流小,其载体主要是雪崩电荷;在回击激发阶段,通道电流迅速增大,其载体除了雪崩电荷外,还有大量来自云内电荷区的电荷。在整个过程中,主通道有较高亮度(云外),即主通道中有较强电流运动,而分叉通道电流较弱。研究表明近地面向上发展的辐射源可能是源于地面尖端产生的向上先导。
武斌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张彤范祥鹏吕伟涛
关键词:负地闪
青藏高原东北部闪电M变化多参量观测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闪电光通道高速摄像、地面电场变化和峰值辐射强度同步资料,对比分析了负地闪连续电流阶段和人工触发闪电放电过程中M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通道亮度资料能够辅助地面电场波形来准确判断是否为真实的M过程.在经典M变化产生前及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快速电场变化MP(称为预M变化)变化,大量MP促成了M变化.MP变化和K变化在脉冲特征上没有太多差别,产生的物理机制是相似的.MP变化是连续电流阶段快速电场变化,是击穿过程引起的电荷快速流动的结果,并伴有通道突然增亮和高强度辐射.M变化脉冲波形多数为单极性,有正有负,少数呈现不规则变化,持续时间在0.1 ms之内.而经典M变化的U形结构只适用于近闪,波形是静电场所致,持续时间约0.2—0.8 ms.MP和K变化都是击穿所致,只是MP变化有电荷流入原回击通道,而K变化没有.
武斌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范祥鹏余海张荣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一种正地闪触发过程观测和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2008年夏季在山东滨州获得的无线电窄带干涉仪及同步快慢电场资料,对发生于2008年6月29日的一次具有2次回击的正地闪进行了波形特征分析及定位处理。结果表明,正地闪预击穿过程起始于云中部负电荷区域,有持续时间长达163ms的预击穿过程,并在预击穿后期产生很多双极性脉冲。通过与负地闪的比较,发现云下部正电荷区的浓度对云中触发闪电的极性有一定的影响。正先导的触发和传输过程需要长时间的云内放电过程来提供能量,正流光传输是非阶梯型,结合同步观测的快电场三维定位结果的结合,得到正地闪首次先导速度约为4.1×105 m.s-1,首次回击的速度约为9×107 m.s-1,直窜先导的速度约为4.7×106 m.s-1,继后回击的速度约为9.6×107 m.s-1。正地闪的回击速度偏小,可能是由于干涉仪通道是二维的,且有一定的误差,还讨论了正地闪继后回击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下部正电荷区很强,不同于一般的正地闪且只有1次回击过程。在该个例中还观测到正先导传输过程中的VHF辐射,这可能是由于雷暴过程下部正电荷区域很强。
甘泉张广庶李亚珺王彦辉张彤范祥鹏
关键词:正地闪闪电
青藏高原东北部闪电M变化多参量观测
利用闪电光通道高速摄像、地面电场变化和峰值辐射强度同步资料,对比分析了负地闪连续电流阶段和人工触发闪电放电过程中M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通道亮度资料能够辅助地面电场波形来准确判断是否为真实的M过程。在经典M变化产生前及其过...
武斌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范祥鹏余海张荣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