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眼科
  • 2篇手术
  • 2篇屈光
  • 2篇白内障术
  • 2篇白内障术后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典型病例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血压
  • 1篇眼病
  • 1篇眼科疾病
  • 1篇眼科学
  • 1篇眼轴
  • 1篇眼轴长
  • 1篇眼轴长度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苏杨
  • 5篇宋胜仿
  • 4篇李华
  • 3篇徐霁
  • 3篇刘世纯
  • 2篇吕莎
  • 2篇周文君
  • 1篇龙宇
  • 1篇刘维
  • 1篇吴杨杨
  • 1篇张应龙
  • 1篇江洪
  • 1篇刘露
  • 1篇蒲红

传媒

  • 2篇科学咨询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与不同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量单纯白内障与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中心凹与不同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比研究。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患者90例110眼,单纯白内障组32例40眼为A组,合并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的28例35眼为B组,有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30例35眼为C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比较术前及术后1,14,28d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采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q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中心凹区:三组的中心凹均有增长(F=18.92,P<0.05),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象限:三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象限随着时间均有增长(F=13.33,14.37,19.02,16.93,P均<0.05),三组间比较鼻侧象限的增长无统计学意义,而上方、下方、颞侧比较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区及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术后4wk内明显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高,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严重受损。
刘露周文君徐霁苏杨宋胜仿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手术治愈1例
2011年
0引言 临床上,大多数泪小管断裂都能得到早期及时治疗,尤其是显微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普遍开展使得泪小管断裂的治愈率很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早期手术,或未被重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院收治1例10a前外伤致下泪小管断裂、现患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报告如下。
苏杨宋胜仿刘世纯
关键词: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早期手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下泪小管断裂慢性泪囊炎
6~11岁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分布及对屈光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曲率半径(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CR)等眼球参数分布情况,探讨屈光状态的影响因素,并评估眼球生物学参数对屈光发育的监测作用。方法纳入重庆市永川区6~11岁学龄儿童共1 768例,采用AL-Scan测量AL、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角膜白到白(white-to-white,WTW),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使用1%环喷托酯散瞳验光后,所有右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为远视、正视、近视3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屈光组之间各参数的关系以及眼部参数对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1 768名学生的AL、K、AL/CR、WTW、CCT、SE分别为(23. 17±0. 86) mm、(43. 22±1. 41) D、2. 97±0. 10、(11. 92±0. 42) mm、(558. 27±31. 86)μm、(0. 26±1. 26) D。与女生比较,男生的AL增长(0. 49 mm),AL/CR比值增大(0. 1),WTW增长(0. 18 mm),CCT增厚(6. 31μm),K值降低(0. 7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AL、CR、AL/CR在不同屈光状态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近视组AL、AL/CR最大,且AL/CR均值大于3;近视组CR最小。AL与CR呈正相关(r=0. 571,P <0. 001),SE与AL/CR、AL、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02、-0. 609和0. 106 (P <0. 001)。在不同年龄组中,SE与AL、AL/CR的相关性随年龄增加呈增强趋势。在不同屈光状态组中,SE与AL、AL/CR的相关性在近视组最强。多元线性回归显示:AL/CR、AL以及性别均对SE有影响(P <0. 05)。结论重庆市永川区6~11岁学龄儿童眼球生长发育过程中AL变化较明显,不同性别儿童眼球发育存在差异; SE与AL、AL/CR、性别均存在相关性,其中AL/CR对屈光改变影响最大,对近视发生、发展的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廖梦霏宋胜仿刘世纯宋叶飞罗杰李凤蔡血芹周文君吕莎徐霁苏杨唐冲张瑶李华
关键词:学龄儿童屈光状态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及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0例(48眼)为对照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6例(42眼)为糖尿病组,以及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4例(44眼)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采用角膜内皮计对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角膜中央区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计数,并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变异系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下降,细胞变异系数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六角形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变异系数进一步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糖尿病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变异系数分别为(2458.00±349.23)mm-2、(390.65±118.55)μm2、(46.18±9.24)%以及45.01±6.1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分别为(2251.83±368.41)mm-2、(390.12±231.44)μm2、(42.73±8.75)%以及48.81±5.04,二者相比,六角形细胞比例和细胞变异系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进一步降低,分别为(40.72±4.60)%和(36.91±7.35)%,细胞变异系数进一步增加,分别为50.55±9.25和55.25±9.8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状况较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差;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在超声乳化术中都更易受到损害。
吕莎宋胜仿李华徐霁苏杨吴杨杨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高血压角膜内皮细胞超声乳化
3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2011年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既往有很多名称,如Graves眼病、内分泌性眼肌病、突眼性眼肌麻痹等。它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非共同性斜视,为成人复视最常见的原因,而且也是成人单侧与双侧突眼的首要原因。在患者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本院收治3例TAO患者,2例为单眼,1例为双眼,经手术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刘世纯李华宋胜仿苏杨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手术治疗垂直斜视甲状腺功能障碍非共同性斜视内分泌性
LncRNA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具有很少或没有编码能力的RNA转录物,可在转录、转录后修饰、RNA编辑、RNA转运和翻译等过程,参与许多细胞过程。近年来lncRNA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主要就lncRNA在眼科疾病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简要综述,并展望lncRNA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前景。
朱荟蓉苏杨
关键词:眼科疾病
舌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结膜炎患者新致敏原预防作用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结膜炎(ARC)患者新致敏原预防作用、生活质量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18~55岁AR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58例)和SLIT组(58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氯雷他定片+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症治疗,SLI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SLIT,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过敏原检查结果、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鼻炎症状总评分(TNSS)、结膜炎症状总评分(TCSS)、药物评分(TM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2年后,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32.76%)出现了新致敏原,而SLIT组仅有4例(6.90%)(χ^2=12.20,P<0.05);致敏原减少的情况仅在出现在SLIT组中,有6例(10.34%)。与基线相比,治疗2年后SLIT组患者的RQLQ、TNSS、TCSS、TMS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除日常活动评分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均显著降低(P<0.05)。经过2年治疗后,SLIT组的RQLQ、TNSS、TCSS、TMS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粉尘螨滴剂对尘螨致敏的ARC患者进行2年SLIT比单纯药物治疗更为显著,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并且SLIT能够预防新致敏原的产生。
刘维江洪蒲红皮静婷龙宇张应龙苏杨
关键词:舌下免疫治疗鼻炎结膜炎生活质量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屈光漂移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漂移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0年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15例(18只眼),按眼轴长度(AL)分为AL≤26 mm,26 mm28 mm三个组,利用IOL Master测量术前AL、前房深度(ACD)及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并预估术后屈光度,术后1月验光获得实际术后屈光度,实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屈光度之间的差值为屈光误差(RE),正值为近视漂移,负值为远视漂移,比较不同AL术后1月的屈光误差绝对值(ARE),并分析AL、ACD、WTW与白内障术后1月ARE的相关性。结果:AL>28mm组术后1月的ARE大于AL≤26 mm(P<0.05)及26 mm
朱荟蓉张黎明李华苏杨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
典型病例图像分析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典型病例图像分析的教学模式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眼科见习的216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典型病例图像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问诊、查体及结合辅助检查做出诊疗的传统见习教学模式。通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4名旁听教师对两组学生的上课纪律、专注力、积极性等情况进行评分,评估课堂情况,通过学生主观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课后学习动力、提高自信等情况,最后通过看图笔试的考核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对教学满意度、课后学习动力、提高自信、对知识的巩固、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学习到的病例数(24例)及病种数(6种)较对照组(病例数4例,病种数4种)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实践考核中总平均成绩、A1题型、A2题型、A3题型、B题型及X题型得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学满意度、课后学习积极性、实践考核等方面,临床典型病例图像分析的教学模式均明显优于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
朱荟蓉苏杨
关键词:典型病例教学模式眼科学见习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