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顶 作品数:71 被引量:77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核科学技术 天文地球 更多>>
高性能分离式远程EMCCD成像系统研制 被引量:2 2016年 论述了基于一种1 024×1 024像素EMCCD图像传感器CCD201的高性能分离式远程成像系统设计方法。采用光纤通信技术,系统分为成像端与控制端,使系统可用于远程监测场合。利用CPLD器件产生CCD逻辑时序及视频同步处理控制时序,采用集成器件与分立器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EMCCD垂直驱动时序,获得视频信号;使用带有CDS功能的16位模数转换器对CCD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数字化图像经由光纤发送到远程控制采集端。采用全双工通信,实现电子增益、放大倍数、温度等参数的远程控制。文中详细介绍了驱动电路、视频处理电路、数据远程交互单元与控制采集单元等关键组成部分的技术实现方法。设计的成像系统采用USB方式进行数据实时采集,能够连续获取16位数字图像数据,光动态范围大于70 d B,增益倍数最高能够大于0.1e-/ADU,控温精度达到±0.5℃。设计方法可应用于类似CCD成像系统的设计中,并使系统能够在微光成像及辐射场诊断中应用。 杨少华 李斌康 郭明安 夏惊涛 罗通顶 严明关键词:远程传输 EMCCD 相关双采样 异步Binning高帧频CCD相机的拖尾校正 被引量:7 2017年 一种基于异步时序驱动和Binning技术的高帧频成像技术在帧转移CCD相机上得到成功应用。为了抑制该CCD相机成像时产生的拖尾效应,基于该相机的高帧频连续成像原理,理论上分析了图像获取过程中拖尾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消除拖尾的数值解析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图像亮度变化对拖尾形成产生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修正,已在异步Binning CCD相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相机以40 000帧每秒的帧频获取4幅连续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去除每幅图像的拖尾噪声,而且消除拖尾噪声后的图像区域的灰度方差得到明显降低,异步Binning CCD相机的成像质量得以提高。上述结果表明算法适用于高帧频相机的连续成像。 刘璐 罗通顶 李斌康 杨少华 严明利用普通CCD实现百万帧/秒超高速成像的时序驱动技术 被引量:3 2016年 提出了基于普通CCD的掩模式成像技术来大幅提高CCD的图像获取速度,实现百万帧/秒的CCD时序驱动方法。介绍了加掩模后CCD的工作过程,利用掩模把普通CCD的光敏区划分为带有存储区的像素阵列,实现了普通CCD的片上存储功能。分析了利用普通CCD实现百万帧/秒超高帧频的时序驱动方法,掩模形状决定了帧速,帧数和图像的分辨率。对系统的时序结构、电荷转移方式和驱动电路进行了说明,通过特殊驱动电路和图像处理软件设计实现了百万帧/秒的超高帧频。最后,对驱动时序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采用条状孔阵列掩模,基于普通CCD图像传感器进行了百万帧/秒工作速度的验证,获得了14幅79pixel×79pixel的图像,其帧频达到200×104 frame/s。文章所述技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杨少华 李斌康 郭明安 刘璐 罗通顶 李刚 高帅一种基于SiC材料BJT结构能量收集单元的中子探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探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iC材料BJT结构能量收集单元的中子探测装置。解决了现有BJT结构核辐射探测器存在抗辐射性能差、温度稳定性差、厚度大、抗干扰弱和信噪比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辐射—带电... 王晶 陈亮 欧阳晓平 田耕 王方宝 罗通顶 赵前四分幅相机 1.本外观设计产品名称为:四分幅相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的高速图像采集相机,可进行快速过程图像诊断和测量。;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主视图。 孙凤荣 郭明安 李斌康 罗通顶 杨少华 杜继业 严明 夏惊涛 李刚 刘璐基于对应直线的飞行器接近角估计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对应直线估计飞行器接近角的方法,对线性方法作归一化变换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用至少4组对应直线计算两图像间的单应矩阵。用序列图像间的单应矩阵估计接近角,无需着陆目标已知。模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罗通顶 李斌康 郭明安关键词:视觉导航 序列图像 单应矩阵 接近角 基于异步时序的高帧频相机垂直拖尾处理(英文) 被引量:3 2013年 介绍一种高帧频相机垂直拖尾影响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连续采集模式下帧间图像和像元合并(binning)技术的影响。与常用的静态图像拖尾处理的算法如逆向逐行修正算法相比,该算法非常适用于连续图像拖尾处理,特别是经过Binning后获取的图像。在某自主研制的基于异步时序的40 000帧/秒高速相机中应用该方法,有效去除了拖尾影响。最后,运用该方法处理的图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罗通顶 李斌康 郭明安 杨少华 夏惊涛用于高速成像的紧凑式像增强器门控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5 V数字逻辑电路、多种高低压高速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及8路3级驱动电路,逐步提升MOSFET管的能力。利用输入触发信号控制产生具有一定时序关系的8路初级驱动信号,再经过次级驱动电路,提升为8路中高压驱动信号,加速输出级开关,产生高性能的双极性门控信号。该门控脉冲发生器工作电源电压为12V,输出电压为50^-200V,输出脉冲前后沿均为1.5ns,输出信号的脉冲宽度由输入信号控制调节,可在最小输出脉冲宽度3ns至直流信号之间变化。脉冲工作时,最大重频为3.3 MHz,固有延迟为50ns,触发晃动小于0.2ns,体积为86mm×43mm×23mm。 郭明安 杨少华 罗通顶 杜继业 高帅 严明 李刚 刘璐 李斌康 刘偲关键词:像增强器 快前沿程控高压脉冲信号发生器研制 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计算机串口通信和功率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设计研制了程控产生单次快前沿负高压脉冲的信号发生器。其性能指标为高压脉冲幅度-100^-1 000V,脉冲宽度40ns^2μs,脉冲前沿随脉冲幅度和宽度变化,可小于30ns,输出负载为50Ω。作为一种模拟源,该高压脉冲信号发生器已用于小功率气体放电管的高压保护特性实验研究中。 陈彦丽 郭明安 罗通顶 夏惊涛关键词:触发控制 串口通信 新型多路同步方波脉冲发生器设计 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大规模信号测量中对多台仪器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新型多路同步方波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具有三路双极性外触发输人,触发阈值-5.0~4.5V范围内可调;15路方波脉冲输出,每路输出信号幅值5.0V.宽度100ns,前沿<1 ns,触发晃动<1ns,15路脉冲间的时间分散性<0.5ns;同时系统能在220ms时间内自锁,可防止系统在此期间多次触发。 张雁霞 王晶 王晶 李海涛 阮林波 渠红光 李海涛关键词:方波 CP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