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源性疾病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死亡病例
  • 1篇通风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网络报告
  • 1篇卫生事件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结核
  • 1篇教室
  • 1篇公共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事件

机构

  • 5篇衡阳市疾病预...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南华大学

作者

  • 5篇罗强
  • 2篇朱玲
  • 2篇孙倩莱
  • 2篇胡世雄
  • 2篇李桀
  • 2篇刘军
  • 2篇邓志红
  • 1篇朱惠延
  • 1篇张天成
  • 1篇刘初良
  • 1篇陈秋生
  • 1篇周星
  • 1篇唐琳

传媒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控措施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描述和分析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初步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方法选取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衡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回顾性描述衡阳市疫情概况、三间分布,分析新冠肺炎流行特征;使用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模型,并用Python求解微分方程,根据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评估衡阳市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衡阳市从2020年1月25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开始,截至3月2日,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6例(11.11%);输入病例32例(59.25%),本地病例22例(40.75%);男性病例35例,女性病例19例,男女比例1.84∶1;年龄以30~60岁居多,为40例(74.1%);职业分布中,农民/农村务工人员占大多数为18例(33.33%);流行曲线显示确诊病例多集中在1月23—30日之间发病,此后散在发生;除南岳区外,衡阳市所有县市区均有确诊病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共44例,咳嗽26例;CT检查有肺部影像学改变的46例(95.83%);将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数和出院数带入SIR模型,实际确诊数较模型预测确诊数少,提示衡阳市防控措施有效。结论衡阳市疫情目前处于平缓下降时期,这得益于防控措施的有力实施,但随着境外病例输入的增多和本地复工复产复学的人口流动扩大,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
唐琳罗强刘军朱玲戴蕾陈秋生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SIR传染病模型防控措施
衡阳市中小学校教室内CO2浓度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衡阳市中小学校教室内的CO2浓度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提出教室内空气优化策略,为防控学校呼吸道传染病以及修订教室通风换气的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衡阳市74所中小学校,对教室内CO2浓度进行现场测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通风设施和通风策略对教室CO2浓度的影响。结果共调查68所学校,435间教室,教室总体的CO2浓度合格率为54.94%。CO2浓度的影响因素有室内风速(OR=0.238,95%CI:0.097~0.586)、窗户面积开启率<0.5倍(OR=0.410,95%CI:0.170~0.988)、窗户面积开启率≥0.5倍(OR=0.297,95%CI:0.115~0.772)、窗户连续开启≥30 min(OR=0.615,95%CI:0.338~1.121)、门开启1扇(OR=0.370,95%CI:0.184~0.742)、门开启2扇(OR=0.188,95%CI:0.098~0.359)、对流风(OR=0.334,95%CI:0.187~0.595)、设门气窗(OR=0.397,95%CI:0.236~0.665)以及人均使用面积(OR=0.175,95%CI:0.097~0.317)。结论衡阳市中小学校教室总体的CO2浓度合格率较低。窗户开启率、门开启面积、对流风、设门气窗以及人均使用面积是教室内CO2浓度的保护因素,建议各中小学校改善相应的通风设施及通风策略,降低教室内CO2浓度,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周亚丽邓志红孙倩莱罗强李桀黄钢桥胡世雄
关键词:CO2浓度影响因素通风
基于ARIMA模型的2020年衡阳市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用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对肺结核发病率进行预测,为人群肺结核的防治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衡阳市2010年1月-2019年12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构建ARIMA模型对衡阳市肺结核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2010-2019年衡阳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6257例,2010-2018年衡阳市肺结核的总体发病率呈小幅度下降趋势,2019年发病率有所回升,发病主要集中在2-6月。ARIMA(0,1,1)×(0,1,1)_(12)模型是拟合衡阳市肺结核月发病率的最优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20年上半年肺结核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后发现,各个月份的预测发病率和实际发病率均在95%置信区间范围内,相对误差中位数是16.54%,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ARIMA(0,1,1)×(0,1,1)_(12)模型能够较好拟合衡阳市肺结核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可用于衡阳市肺结核发病率短期预测,对肺结核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周星罗强龙鸣燕张天成
关键词:ARIMA模型肺结核
衡阳市2010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衡阳市2010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网络直报死亡信息,利用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死亡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错误率等指标对进行评估。结果全市的死亡病例报告率为99.99%,审核率为100%,2010年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占全市居民死亡总数的63.61%,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数占全市医疗机构报告数87.21%。结论 2010年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的报告质量较好,医疗机构死因报告及时性和编码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刘军罗强朱玲刘初良朱惠延
关键词:死亡病例网络报告
2012-2018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2012-2018年湖南省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报告质量。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下载湖南省2012-2018年发病人数≥20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依据相应评价标准和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2012-2018年,纳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76起,均上传结案报告。报告查明病原学病因占61.8%,找出完整证据链占34.2%。除4起未查明原因外,明确为细菌性中毒事件60起、化学性中毒事件6起、植物毒素中毒事件5起和真菌性中毒事件1起,其中19起细菌性中毒事件实验室证据不充分。发生时间至接到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d,当天报告的占50.0%。76起事件中,仅46.1%的报告开展了病例搜索,制作流行曲线的仅占48.7%,计算罹患率的占57.9%,有46起需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仅26.1%报告描述了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内容,19.6%的计算了OR或RR值。46.1%的报告对食品污染环节进行分析,43.4%对可疑食物加工制作过程进行调查,仅36.8%对食物制作人员/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97.4%的事件开展了实验室采样及检测,仅17.1%采集了从业人员生物标本,14.5%列出检验结果并解释,60.5%仅表述检测的阳性结果。72.4%的报告完整描述了事件发生背景,仅11.8%的完整描述了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43项评价指标得分范围为14~41分,中位数为29.5分。结论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时效性有待加强,调查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基层疾控人员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调查处置能力和水平。
周亚丽胡世雄邓志红孙倩莱罗强李桀黄钢桥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源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