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海骏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基因
  • 7篇转染
  • 6篇外源
  • 6篇外源基因
  • 4篇细胞
  • 3篇亚胺
  • 3篇转染效率
  • 3篇细胞核
  • 3篇显色
  • 3篇骨关节
  • 3篇关节
  • 2篇蛋白
  • 2篇用法用量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细胞膜
  • 2篇环糊精
  • 2篇骨细胞
  • 2篇非病毒载体
  • 2篇分子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武警浙江总队...

作者

  • 14篇童海骏
  • 13篇张晓玲
  • 8篇戴尅戎
  • 3篇黄金刚
  • 3篇汤谷平
  • 1篇张小海
  • 1篇石玉
  • 1篇范启明
  • 1篇王弘
  • 1篇戴黎鸣
  • 1篇徐宏光
  • 1篇王斌
  • 1篇贾瑞平
  • 1篇屠锦雯
  • 1篇刘宏强
  • 1篇汤谷平
  • 1篇芮云峰
  • 1篇金才益
  • 1篇汤赜
  • 1篇曲志虎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PEI-β-CyD对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有效性评估
2011年
目的评估新型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β-CyD)对软骨细胞系C5.18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转染的有效性。方法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系C5.18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MTT法观察并比较PEI-β-CyD和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的聚乙烯亚胺(PEI25KDa)对C5.18细胞和C3H10T1/2细胞的细胞毒性。在不同的N/P(载体有效氮含量/外源基因有效磷含量)复合条件下,利用PEI-β-CyD和PEI25KDa分别转染C5.18细胞和C3H10T1/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效率。结果 PEI-β-CyD对C5.18细胞和C3H10T1/2细胞的细胞毒性均小于PEI25KDa。PEI-β-CyD与PEI25KDa对C5.18细胞的转染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β-CyD对C3H10T1/2细胞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PEI25KDa(P<0.05)。结论 PEI-β-CyD对于软骨细胞系C5.18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是一种低毒有效的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在软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研究及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童海骏黄金刚黄金刚戴尅戎汤谷平
关键词:转染效率
C/EBP-alph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张晓玲范启明郑洪军石玉童海骏戴黎鸣汤赜黄金刚
该研究着眼于MSCs成骨与成脂分化平衡,选择C/EBPα为靶基因,研究它对C3H10T1/2细胞成骨与成脂分化平衡的调控作用,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初步阐述了调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MSCs成骨与成脂分化平衡关...
关键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观遗传学
一种外源基因的示踪体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源基因的示踪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优化了一种DNA细胞内示踪的方法,选择到了多种显色标记来标记DNA、细胞核以及细胞膜,从而利用共定位的方法研究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存在以及运动情况,并优化了显色标记的用法用量...
张晓玲童海骏戴尅戎
文献传递
大鼠终板软骨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早期钙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建立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传代的退变模型,探讨自然退变过程中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钙化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取大鼠腰椎终板软骨细胞,酶消化法及自然传代法分离培养大鼠终板软骨细胞,选取P2代和P4代,在体外均培养6d,观察细胞表型及利用茜素红染色,观察P2与P4代细胞的变化。用实时PCR检测软骨标志基因Ⅱ型胶原、转录因子SOX-9及代谢相关基因蛋白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4、5的变化,验证体外退变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继续检测生长因子TGF.131及钙化相关基因(ANK)、胞外核苷酸焦磷酸酶(ENPP)、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的变化。结果相对于P2代细胞,P4代细胞形态上有梭形变趋势,茜素红染色无明显变化。P4代转录因子SOX-9表达明显低于P2代(P4/P2=0.0690,P=0.0489),Ⅱ型胶原(P4/P2=0.0535,P=0.009)及蛋白多糖(P4/P2=0.2672,P=0.0343)表达也均明显低于P2代,其他代谢相关基因无明显改变。P4代细胞TGF-131(P4/P2=0.5934,P=0.0482)、TNAP(P4/P2=0.0385,P=0.0139)和ANK(P4/P2=0.2121,P=0.0009)表达均明显低于P2代,ENPP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终板软骨随着传代次数增多,从P2代到P4代,开始发生体外自然退变,Ⅱ型胶原、SOX-9及蛋白多糖明显下调。内源性TGF-β1与钙化相关基因表达均下调,钙化相关基因ANK下调可能由内源性TGF-β1下调引起,提示调节内源性TGF-β1在终板软骨中的表达有可能会阻止椎间盘的退变。
徐宏光张晓玲张小海王弘贾瑞平童文学童海骏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一种纳米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针对骨关节相关细胞的特点,找到了合适的基因转染试剂。所述的转染试剂是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与环糊精的复合物,将其用于将外源基因转染入骨关节相关细胞中,具有很高的转染效率...
张晓玲童海骏汤谷平戴尅戎
文献传递
一种DNA的细胞内示踪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的细胞内示踪分析方法。本发明优化了一种DNA细胞内示踪的方法,选择到了多种显色标记来标记DNA、细胞核以及溶酶体,从而利用共定位的方法研究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存在以及运动情况。
张晓玲童海骏戴尅戎
文献传递
新型纳米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PCL-PEG-chitosan的构建与特性
2013年
目的优化新型纳米非病毒载体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壳聚糖(chitosan)(PCL-PEG-chitosan)在体外与质粒的复合条件,并进行转染活性测定。方法在体外利用凝胶电泳方法确定非病毒载体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利用动态光散射粒径测量仪确定复合物在不同氮磷比、不同缓冲溶液体系下粒径的变化情况。将pEGFP与PCL-PEG-chitosan进行复合后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结果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非病毒载体PCL-PEG-chitosan与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为4:1,PCL-chitosan与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也为4:1,chitosan与pEGFP复合的最小氮磷比为1:1。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显示:非病毒载体PCL-PEG-chitosan与pEGFP复合而成的复合物的粒径随着氮磷比的增大而减小;在醋酸盐缓冲体系与DMEM缓冲体系中,复合物的粒径基本一致,相对稳定。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过接枝改性的纳米载体PCL-PEG-chitosan的转染效率有所提高。结论 PCL修饰可减弱chitosan对pEGFP的复合能力,提高最低复合氮磷比。经PCL和PEG修饰的纳米载体PCL-PEG-chitosan的细胞转染活性有所提高,但尚需进一步改进。
王斌金才益童海骏戴尅戎张晓玲
关键词:DNA转染氮磷比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分子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天然来源的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chitosan)以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控制释放和组织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作为非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也是研究热点,然而较低的转染效率一直成为研究及应用的瓶颈。近年随着RNA干扰技术的兴起,学者们将目光转移到该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分子量较大、脱乙酰度较高的壳聚糖比较适合与小干扰RNA进行复合。该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分子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童海骏张晓玲
关键词:壳聚糖化学修饰非病毒载体RNA干扰分子治疗
一种纳米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针对骨关节相关细胞的特点,找到了合适的基因转染试剂。所述的转染试剂是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与环糊精的复合物,将其用于将外源基因转染入骨关节相关细胞中,具有很高的转染效率...
张晓玲童海骏汤谷平戴尅戎
文献传递
IL-1β和TNF-α对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43
2010年
目的研究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单独或联合使用IL-1β和(或)TNF-α刺激软骨细胞,分别设为IL-1β刺激组、TNF-α刺激组、IL-1β和TNF-α联合刺激组;另设无任何刺激的对照组。在细胞培养24、48、72h时点,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变化;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聚糖降解酶-1(Adamts-4)和蛋白聚糖降解酶-2(Adamts-5)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在培养48、72h时点,显微镜观察显示对照组与TNF-α刺激组的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情况无明显差异;IL-1β刺激组、IL-1β和TNF-α联合刺激组细胞外基质失染、降解,细胞形态缩小,细胞间隙增宽。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培养24h时点,IL-1β刺激组MMP-13、Adamts-4和Adamts-5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在培养48、72h时点有所下调。IL-1β和TNF-α联合刺激组与IL-1β刺激组比较,在培养各时点,MMP-13、Adamts-4和Adamts-5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诱导软骨细胞产生大量的MMP-13、Adamts-4和Adamts-5而直接降解软骨细胞外基质;TNF-α可能不直接引起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黄金刚童海骏刘宏强张晓玲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