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千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婴儿捂热综合征发病及致死的相关因素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婴儿捂热综合征临床病历分析,探讨年龄、季节与其发病以及捂热时间、体温与其死亡率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接诊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118例,经病史采集分析其发病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月份之间的分布并绘制趋势图;针对出现的死亡病例,分析不同捂热时间、体温对于导致此种结果有无差异。结果(1)发病时间主要是在寒冷季节,即12月至次年2月,发病年龄主要是2月龄婴儿;(2)捂热时间>6 h及发热温度超过41℃,都将大大增加患儿的死亡率。结论婴儿捂热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年龄、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捂热时间、体温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
- 童千红
- 关键词:婴儿捂热综合征护理
-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将2014年8月10日至8月24日期间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98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日至1月15日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 050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35.1%降至21.4%,主要影响因素的发生率由原来的81.7%下降至79.1%,留置针留置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21天提高至2.3天。
- 李芳鲍莹陈秀利戎惠童千红
- 关键词: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品管圈非计划性拔管
- 儿童咽鼓管吹张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儿童咽鼓管吹张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治疗儿童的中耳炎疾患。;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张建亚童千红李琦
- 儿童输液室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优化及评价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门急诊输液室护士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法,以提高输液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方法:通过对2011年6月前单纯以工作数量分配工资方法与2011年6月后以工作质量专业技能护理安全附加分值多项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配工资进行回顾、比较差错、纠纷的发生率、病人满意度、人均静脉穿刺人次等。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后差错、纠纷投诉的发生率下降,加班时间由2H减少为0.5H,人均静脉输液由8631人次提高到9021人次,病人满意度由86.4%提高到92.3%。结论: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可以使绩效工资的分配更加合理,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苏玲郭岚峰童千红
- 关键词:绩效管理儿童输液室绩效工资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0.5%碘伏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0.5%碘伏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2014年1—12月我科置入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66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我科置入PIC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置入PICC采用2%碘酊及75%酒精脱碘消毒方法 ,观察组置入PICC采用0.5%碘伏为消毒剂,观察比较2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皮肤损伤有8例(12%),观察组发生皮肤损伤有2例(2%),观察组患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660,P=0.003)。结论相对于2%碘酊及75%酒精脱碘消毒法,以0.5%碘伏为消毒剂可以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方便。
- 童千红蔡榕李芳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皮肤损伤消毒剂
- 不同消毒剂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置入相关皮肤损伤的效果研究
- 近年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各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越来越广泛,PICC导管可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一种用于...
- 童千红蔡榕李芳
-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护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皮肤损伤消毒剂
- 儿童气管插管用清痰设备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儿童气管插管用清痰设备。;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接入气管插管后吸取儿童呼吸道内的痰液。;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
- 张建亚童千红李琦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梅毒在急诊的防护
- 2007年
- 目的:探讨5例先天性梅毒在急诊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5例先天性梅毒的防护要点。结果:1例放弃1例死亡3例住院继续治疗后痊愈。结论:正确认识诊治梅毒、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孕期筛查、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妊娠期梅毒是预防先天性梅毒最有效的防护方法;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正规治疗,严格消毒隔离程序、精心护理、严格随访制度对减少梅毒的传播及先天性梅毒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痊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童千红
-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护理
- 不同消毒剂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置入相关皮肤损伤的效果研究
- 童千红蔡榕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