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照新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造林
  • 1篇低产
  • 1篇低产园
  • 1篇引种
  • 1篇油松
  • 1篇油松造林
  • 1篇育苗
  • 1篇育苗新技术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管理
  • 1篇造林密度
  • 1篇造林试验
  • 1篇植物
  • 1篇沙棘
  • 1篇生长节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实生
  • 1篇实生苗
  • 1篇速生

机构

  • 6篇辽宁省干旱地...
  • 1篇建平县水利局

作者

  • 6篇石照新
  • 2篇柳中棣
  • 1篇卢国珍
  • 1篇邵云
  • 1篇孟宪武
  • 1篇朱明杰
  • 1篇陈国山
  • 1篇惠兴学
  • 1篇梅秀艳
  • 1篇田莉
  • 1篇宫海志
  • 1篇张卫东
  • 1篇李德民
  • 1篇王军

传媒

  • 3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4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辽西半干旱区大扁杏低产园的改造被引量:2
2003年
大扁杏是蔷薇科杏属植物,为我国特产,杏仁粒大而扁,品质极佳.其杏仁含脂肪60%,蛋白质23%,糖类10%左右,还含人体所需的磷、钙、铁、钾等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及抗癌物质维生素B17,在食品医药方面用途广泛,是我国珍贵的土特产品和外贸出口的"拳头商品".大扁杏具有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经济寿命长等特点,是我国北方主要经济树种之一.随着林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绿色企业"的兴起,大扁杏栽培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省已有大扁杏2万hm2,约3000多万株.其中有些杏园树体生长缓慢,结果晚,产量低,效益差,形成了低产园.为了加速基地建设,使大扁杏生产达到"两高一优"的目的,对低产园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梅秀艳孟宪武石照新任玉平
关键词:辽西半干旱区大扁杏低产园栽培管理
俄罗斯木本植物嫩枝扦插育苗新技术被引量:2
2004年
详细地介绍了俄罗斯季米里亚泽夫农学院沙棘育种专家叶尔马科夫创造的在植物母体处理枝条后进行嫩  扦插前用植物生根促进剂进行处理,激素处理枝扦插育苗新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一般品种的嫩枝扦插成活率,而对难生根的树种具有良好的效果。的时间应根据采用激素的种类、浓度。
惠兴学邵云石照新
关键词:木本植物嫩枝扦插育苗成活率
大果沙棘实生苗年高生长节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大果沙棘实生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用logistic模型分析其连续性和阶段性收到良好效果。研究表明,整个生长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长约43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58%。在育苗实践中要切实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高苗木质量。
邵国旭朱明杰石照新张卫东
关键词:大果沙棘实生苗LOGISTIC模型苗木质量速生期速生期生长节律
引种光叶黄栌造林试验
1993年
光叶黄栌在辽西干旱地区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其生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当地乡土造林树种相比,生长状况比沙棘差而优于火炬树和柠条。在抗旱能力上,它略低于沙棘和柠条而强于元宝械。因此,光叶黄栌在辽西干旱地区可以引种。
卢国珍石照新柳中棣刘子凤
关键词:引种造林
浅谈退耕还林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2004年
基于退耕还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提出退耕还林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生态优先、三大效益兼顾;加强科技支撑,把科技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科学确定退耕地范围;认真落实政策,补助发放及时到位;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管理;制定优惠政策,稳定退耕还林成果。
宫海志石照新王军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
辽宁西部油松造林密度的研究
柳中棣李德民陈国山石照新田莉
该项成果采用多点反复调查与定位实验相结合的路子,采用科学手段,历时14年,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探索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诸因子的作用规律及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指标,即每亩250至300株。该成果提出的最佳造...
关键词:
关键词:油松造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