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锋 作品数:39 被引量:228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2022年 为了解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科学保护沙漠湖泊生态健康,于2016-2017年调查了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分析了该湖泊浮游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红碱淖全年共调查到浮游动物30属35种,种类组成以轮虫为主,占比为41.67%,优势种以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唇形叶轮虫(Notholca labis)、虱形大眼溞(Polyphemus pediculus)、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为主,种类数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61.9 L^(-1),变化范围4.2~326.3 L^(-1),年平均生物量为0.193 mg·L^(-1),变化范围为0.001~1.138 mg·L^(-1),浮游动物现存量存在季节差异,呈现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点。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年平均值分别为2.040和0.712,多样性呈现出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电导率和溶解氧浓度是显著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红碱淖水质处于中污染状态,水体属轻度富营养类型,水量调控与水质管理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红碱淖的生态保护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白海锋 白海锋 龙永清 刘刚 张星朗 张星朗 袁永锋关键词: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环境因子 济南流域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于2014年春季,对山东省济南流域48个采样点位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浮游植物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对济南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济南流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8门149种,以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细胞平均密度531.97×104ind./L。浮游植物香农维纳指数范围为0.85-3.88,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0-0.99,济南流域浮游植物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对较高。通过综合评价认为济南流域水体污染较轻,为中度污染。 王帅帅 李文香 王博涵 曹龙智 谭璐 李萌 杨增丽 白海锋关键词: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刺参北方海区网箱生态繁育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7 2013年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 属棘皮动物门( Echinopermata )、游走亚门 ( Eicutherozoa )、海参纲 (Holothuroidea)、楣手目(Aspidochiroia)、刺参科(Stie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是温带种,自然分布主要在北太平洋沿岸,包括我国的黄、渤海沿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大连、山东及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 于丽娜 鄢娜 鲁媛媛 白海锋 李晓光关键词:仿刺参 网箱 海区 棘皮动物 投喂不同海藻饵料对海上网箱幼刺参生长及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分别采用鲜孔石莼(Ulva pertusa)、鲜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鲜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磨碎液及其混合液与25%海泥制成四种不同配合饵料,对2.25g±0.02g的幼刺参生长和成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60d后,投喂鲜孔石莼的幼刺体重增长达到(4.86±0.54)g,特定生长率表现出最大值,为1.36%±0.13%/d,相比对照组(3.42g±0.62g,0.82%±0.34%/d)增长显著(P<0.05),鲜角叉菜次之,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37g±0.31g和1.22%±0.22%/d,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幼刺参摄食鲜孔石莼、鲜角叉菜、鲜裙带菜和混合藻液其存活率分别为62.2%±0.2%、58.7%±0.3%、55.3%±0.9%、56.3%±0.7%,与对照组(50.6%±1.3%)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投喂鲜孔石莼对海上网箱幼刺参的生长和成活效果最好。因此,在刺参海上网箱养殖阶段添加鲜孔石莼是经济可行的。 周玮 李晓春 白海锋 刘钢 殷旭旺关键词:刺参 特定生长率 刺参亲参大棚越冬培育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1 2013年 在北方地区冬季没有锅炉加热培育用水的条件下,利用大棚晒水进行刺参亲参越冬培育试验。培育水温1.8~14.2℃,海水平均盐度31.8‰,pH值7.8~8.5,溶解氧大于8mg/L,经过6个月的饵料投喂对比,试验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亲参越冬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为98.3%、32.1%,对照组分别为95.5%、11.4%。同时,从水温控制、入池时间和暂养密度、饵料的配比以及栖息位置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刺参亲参越冬成活率的影响。 于丽娜 白海锋 鲁媛媛 林华剑 闵文武 李晓光关键词:刺参 亲参 大棚 越冬 不同海藻饲料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5年 为了研究海藻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效果的影响,在水温(18±1)℃下,将体质量(1.25±0.02)g的幼参饲养在容积为25 L的塑料水槽中,每槽6头,投喂采用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干粉及其混合干粉、鲜孔石莼、鲜角叉菜、鲜裙带菜及其混合磨碎液与25%海泥制成的8种饲料,共饲养6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幼参的生长情况和水体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投喂不同海藻饲料的幼参存活率均在80%以上,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鲜孔石莼饲料的幼参体质量增长最快,特定生长率为(1.38±0.13)%/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投喂鲜孔石莼饲料的幼参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组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为最高,且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鲜孔石莼组水体的平均氨氮含量最低,为(0.005±0.003)mg/L,孔石莼干粉组最高,为(0.021±0.016)mg/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投喂鲜孔石莼时幼参的生长效果最好,对水体的氨氮含量影响较小,在刺参幼参培育中添加鲜孔石莼效果较好。 殷旭旺 李文香 白海锋 刘钢 周玮关键词:刺参 海藻饲料 特定生长率 存活率 氨氮 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2015年 为了解渭河流域最大支流——泾河水系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10月对该水系1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并运用Canoco 4.5软件对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种类共有28属42种,其中轮虫占主导,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次之,分别占种类总数的85.72%、7.14%和7.14%;游动物密度为0.9-36.0 ind./L,平均值为8.5 ind./L,生物量为0.001 1-0.042 5 mg/L,平均值为0.009 7 mg/L;浮游动物优势种有8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38,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75;浮游动物密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水系各断面浮游动物可分为4大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驱动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水温、海拔和河宽。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泾河水系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泾河水系水质属于β-中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需要加强流域生态建设及污染治理。 白海锋 李丽娟 项珍龙 王博涵 殷旭旺 徐宗学 沈红保 问思恩关键词: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不同海藻磨碎液对栉孔扇贝性腺发育及增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海藻磨碎液在栉孔扇贝暂养阶段的摄食效果,通过投喂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孔石莼(Ulva pertusa)、孔石莼+微绿球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角叉菜+微绿球藻、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裙带菜+微绿球藻七组不同的天然海藻饵料来对栉孔扇贝的性腺发育和增重进行评价。30d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投喂孔石莼+微绿球藻的栉孔扇贝性腺指数增长量为0.036±0.002,显著高于其余饵料组(P<0.05);其增重率为53.4%±6.3%,均显著高于其余饵料组(P<0.05)。对比结果显示,孔石莼+微绿球藻饵料处理组能有效促进栉孔扇贝性腺发育和增加软体部的重量,在扇贝育苗中可作为替用饵料与单胞藻混合使用。 贾秋红 李晓春 宋佳 李文香 白海锋 殷旭旺 沈红保关键词:栉孔扇贝 性腺指数 增重率 渭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0 2013年 于2011年10月对渭河流域4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16属(种),其中水生昆虫91(属)种,占78.4%;软体动物12种,占10.3%;环节动物9种,占7.8%;甲壳动物4种,占3.4%.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丰度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将45个样点分为3组.第1组样点的指示物种为锯形蜉属1种(Serratella sp.)、纹石蛾属1种(Hydropsyche sp.)和朝大蚊属1种(Antocha sp.);第2组样点指示物种为虻属1种(Tabanus sp.)、Alotanypus venustus、Pelecorhynchidae1种、Liodessussp.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teri);第3组指示物种为黑翅蜉(Ephemera nigroptera)和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卵石+砾石型底质、流速、电导率、水深和总氮显著影响了渭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殷旭旺 徐宗学 高欣 白海锋 武玮 宋进喜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空间分布特征 指示物种 环境因子 北洛河丰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水质初步评价 被引量:12 2014年 以渭河第二大支流-北洛河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9月对整个水系内13个点位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动物种类有31属49种,其中轮虫最多,原生动物次之,分别占种类总数的83.67%和8.16%,浮游动物密度为1.8~479.4 ind ./L ,平均值为57.7 ind ./L ,生物量为0.002~0.604 mg/L ,平均值为0.070 m g/L。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基于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根据浮游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对该流域水质状况进行简单评价表明,北洛河流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较简单,需要加大河道管理,防止污染加重。 宋菊梅 白海锋 鲁媛媛 殷旭旺 武玮 徐宗学 沈红保关键词: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