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恒牙列期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颅面颌生长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1年
- 目的 :对恒牙列期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颅面颌牙合生长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40例青少年组和 40例年青成人组进行硬、软组织测量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青少年期至年青成年人期 ,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上、下颌骨均存在一定的生长 ,其生长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缺乏正常牙合者之差异性生长 ,硬组织侧貌不随年龄增大而改善。上切牙凸度及下前牙牙槽高度均增大。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AngleⅡ1类患者在此期间矫治时 ,应抑制上颌生长 ,促进下颌生长 。
- 朱梅王增全赵美英白丁
- 关键词:X线头影测量正畸治疗
- 儿童骨性前牙反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由于Ⅲ类错颅面形态的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目的是探讨骨性前牙反儿童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对象为10~13岁骨性前牙反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平均11.6岁。通过反映颅底结构、上颌和下颌骨长度、面部矢状和垂直向关系、牙及牙槽、软组织形态的19项头测量指标的样本聚类分析,将本组病例儿童的颅面形态划分为四个亚类,其中上颌发育不足、下颌长度正常,但位置前移以及前下面高不足是儿童骨性前牙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结果表明在分析骨性Ⅲ类错时,应结合多项头测量指标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矫形治疗适应证和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 白丁罗颂椒
- 关键词:前牙反HE骨性颅面形态儿童错HE
- 新疆维吾尔族正常成人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目的 :建立新疆维吾尔族正常成人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 ,并探讨其软组织侧貌的性别特征及种族特征。方法 :新疆维吾尔族正常成人 93名 ,分别摄取标准头颅侧位定位片 ,选择软组织标志点 1 3个 ,常用测量项目 1 8项 ,图形数值化仪采集标志点 ,计算机完成各项头影测量项目的计算。结果 :得到了新疆维吾尔族正常成人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其软组织侧貌特征在性别间存在差异 ,在种族间既有明显差异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 :维族男性软组织侧貌突度大于女性 ,女性颏部较男性前突 ,面下 1 /3较男性直。维族人软组织侧貌特征介于白种人与汉族人之间 ,维族女性与白种人女性之间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 靳华罗颂椒白丁
- 关键词: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
- 下颌前伸后大鼠髁突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昼夜节律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比较昼夜不同时段戴用功能矫治器后 ,髁突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昼夜变化 ,为探讨功能矫治昼夜最佳介入时段 ,提供直接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不同时段前伸大鼠下颌后 ,髁突软骨PCNA表达的昼夜变化。结果 戴用功能矫治器后 ,PCNA表达强度增加 ;白天戴用组明显高于夜晚组。结论 功能矫治器可以刺激髁突软骨增生 ;在髁突软骨昼夜自发性生长最旺盛时段戴用矫治器 。
- 肖立伟白丁陈扬熙熊国平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功能矫治器细胞增殖核抗原
- 安氏类1分类错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探讨恒牙列早期安氏类1分类错患者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81例恒牙列早期安氏类1分类错患者,其中39例未拔牙,42例拔除4个双尖牙,采用华西医科大学X线头影测量综合分析法和牙颌模型分析法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拔牙组表现为下颌平面角(FMA)、下切牙交角(FMIA)较大,下面高较大,上切牙更前倾,牙列拥挤量和下颌矢状曲线曲度较大,与未拔牙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程度及颜面软组织外形,拔牙组和未拔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weed三角的稳定协调程度、牙列拥挤度。
- 李棋白丁庞光明郑之峻
- 关键词:拔牙错HE矫治术形态学
- 新疆维族正常颅面结构补偿机制的探讨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新疆维族正常群体颅面软硬组织内部结构的补偿机制 ,并按照 3种骨面型建立新疆维族正常的头影测量评价标准。方法 :在研究新疆维族正常成人颅面特征的基础上 ,采用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对所得的 3种骨面型 (平均型、水平趋向型、垂直趋向型 )的 2 1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水平趋向型、垂直趋向型在骨骼、牙齿、软组织方面均发生代偿性改变。结论 :正常的建立并不是完全依靠颅面各部分的结构正常 ,而主要依赖于牙、、颅面软硬组织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和组合平衡。因此 ,在制定矫治计划时应考虑如何调动机体补偿机制 ,选择适当的矫正方法 ,建立牙颅面结构间的组合匹配与协调平衡。
- 靳华罗颂椒白丁宋锦璘
- 关键词:颅面结构口腔正畸
-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支抗的稳定性被引量:18
- 1998年
- 将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延期植入狗颌骨,施以150g的正畸力,通过口内及X线照片测量,动态研究种植支抗在3个月内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判断种植支抗的移动应综合采用口内及通过X线照片测量两种方法;HA涂层钛种植支抗的骨内段无移位(P>0.05),而基桩在受力后第2和第3个月倾斜移动。说明该类骨内种植体的体部承受正畸力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将其颈部设计调整后作为种植支抗,可保证在短期正畸治疗时间内不移动。
- 梁星赵志河唐思青白丁吕丹巢永烈丁运萍
- 关键词:正畸支抗稳定性钛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
-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正畸支抗种植体颈部组织改变的动物实验评价
- 1998年
- 将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延期植入狗颌骨,施以150g的正畸力,动态分析支抗种植体受力后3个月内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牙石指数,松动度,种植体颈周袋深度及颈部骨量变化。结果显示:种植体均稳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有轻微炎症,但颈部骨组织无明显吸收,颈部骨量在压力侧与张力侧的变化无差异。
- 唐思青梁星巢永烈赵志河吕丹白丁王虎李满园丁运萍
- 关键词:正畸支抗钛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
- 正畸不同用氟方法预防釉质粘接面早期龋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 :测定应用氟化物的不同方法对釉质吸收氟离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因固定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 12颗 ,随机分成对照组、酸蚀中用氟组和酸蚀后用氟组 ,每组牙釉质经酸蚀和不同用氟方法处理后 ,做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酸蚀后用氟组釉质表面的反应产物最多 ,釉质吸收的氟离子最多。结论 :酸蚀后用氟是一种固定正畸治疗中较好的预防早期釉质龋的方法。
- 庞光明白丁陈扬熙李棋
- 关键词:氟化物正畸术
- 全文增补中
- 正畸不同用氟方法对托槽粘接抗张强度的影响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 :测定酸蚀前和酸蚀后用氟化物对托槽粘接抗张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因固定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 4 5颗 ,随机分成对照组、酸蚀中用氟组和酸蚀后用氟组 ,每组牙经酸蚀和不同用氟方法处理后 ,粘接托槽 ,水浴2 4 h后测托槽的粘接抗张强度。结果 :3组托槽粘接抗张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临床可使用酸蚀中及酸蚀后用氟 ,以预防釉质粘接面早期龋。
- 庞光明白丁陈扬熙李棋
- 关键词:氟化物粘接力正畸术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