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物粒径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1999年黄河下游河道汛前深层(河南段为11m,山东段为10m)钻孔淤积物取样资料和2000年以来汛前钻孔取样资料,对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物粒径变化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1960年以前在无三门峡水库影响的“天然”水沙状态下,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物中粒径大于等于0、10mm的泥沙含量为50.7%;1960-1999年河道主槽淤积物中粒径大于等于0.10mm的泥沙含量为20.4%,比1960年以前少30.3个百分点;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下泄的大多为低含沙水流和细泥沙,特别是经过3次调水调沙试验,加剧了河道冲刷,主槽床沙逐渐粗化,粒径大于等于0.10mm的泥沙含量有向50%靠近的趋势。
- 王玉明李建成梁海燕
- 关键词:淤积物泥沙粒径黄河下游
- 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07”暴雨洪水分析
- 2003年
- 2002年7月4日,黄河中游清涧河上游突降特大暴雨,陕西子长县城和其下游的清涧、延川县城遭遇特大洪水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分析了这次暴雨洪水的特性,针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张海敏薛建国王玉明徐建华
- 关键词:暴雨洪水黄河中游
- 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粒径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计算,在利用水文站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组成和淤地坝取样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研究区粗颗粒泥沙、平均粒径以及中数粒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粒径由南向北颗粒逐渐变粗的趋势。
- 高亚军王玉明赫晓慧
- 关键词:土壤粒径黄河中游
- 1919~1951年黄河水文资料插补延长计算成果分析评价被引量:2
- 2003年
- 利用兰州、河口镇、龙门、陕县等黄河干流重要控制站 1919~ 196 0年实测年径流资料 (含插补值 )建立相关关系 ,对采用辗转相关插补延长的成果进行相关检验分析 .通过分析认为 ,插补延长的成果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是合理的 .通过分析兰州—三门峡 (陕县 )辗转相关回归方程与直接相关回归方程、全部资料相关回归方程的差值 ,说明插补延长的成果是封闭的、合理的 .同时利用 1919~ 195 1年与 195 2~ 1997年天然径流量进行相关对比分析 ,发现河口镇站 1919~ 195 1年天然径流量比 195 2~ 1997年系统偏小 .
- 李红良王玉明蒋秀华
- 关键词:黄河径流量统计学
-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水资源配置效果评估被引量:5
- 2007年
- 对1999~2004年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期间的来水和耗水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来水和耗水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年类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水量统一调度前后流域各主要断面的实测来水、干流主要水库的蓄泄和河流人海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流域各河段、各省(区)、各行业耗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水量调度前相比,年均向黄河下游补水41.9亿m^3,年均增加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即入海水量7.14亿m^3,年均调度期耗水量减少了6.88亿m^3。
- 闫大鹏冯久成王玉明
- 关键词:水量统一调度水资源配置耗水量来水量黄河
- 封河预报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分析了河冰水力学、封河机理及影响封河的因素 ,并根据封河机理和影响封河的因素 ,建立了封河预报数学模型 .以黄河内蒙古河段为例 ,率定封河预报数学模型的函数形式并进行检验 ,证明预报模型精度高且使用方便 .
- 可素娟张学成王玉明
- 关键词:数学模型黄河流冰热力条件水力条件
-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解析被引量:12
- 2001年
-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计算是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调度、生产、科研的基础性工作。天然径流量主要包括实测径流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径流量两部分 ,其中实测径流量由水文测站进行断面控制 ,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量需要通过还原 ,这部分还原水量的计算工作是天然径流量计算中最重要的部分。对黄河流域还原水量的计算 ,黄委目前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 ,即通过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从黄河干支流引出的水量扣除回归河道后的水量 ,便可计算出还原水量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净耗水量。通过介绍还原水量计算方法 ,阐述了河川径流量与水资源量的区别。
- 李东蒋秀华王玉明李红良
- 关键词:天然径流量计算方法水资源量黄河
- 黄河上游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 2002年
- 目前 ,黄河上游甘宁蒙三省 (区 )存在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灌溉定额高、站网不完善、退水控制差、测验精度低、用水计量误差大、数据传输手段落后、水权不集中、计划性差等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实行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管理对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局面 ,平衡上中下游用水矛盾 ,实现全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优化调度等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委属水文系统对黄河上游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的管理模式。建议黄委利用水文系统站网分布面广、线长 ,具有先进的测验设备和完整的通讯网络等条件 ,授予其用水计量监测、监督管理职权 ,从而实现对黄河流域用水计量的有效监测、监督管理。
- 蒋秀华王玲抄增平李东王玉明
- 关键词:用水计量黄河上游
- 黄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天然径流量变化分析被引量:14
- 2002年
-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腹地 ,多年平均降水量 45 5 .5mm。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黄河流域持续干旱少雨 ,沿黄地区引用黄河水量普遍增加 ,致使全河径流普遍偏枯 ,下游非汛期频繁断流。对黄河流域的降水及径流的分析结果表明 ,90年代以来 ,黄河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实测径流的变化幅度远大于天然径流。
- 王玉明张学成王玲周建波
- 关键词: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
- 黄河粗沙输沙量沿程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根据对黄河干支流 2 8个主要水文站 195 2~ 1998年悬移质泥沙中粗泥沙输沙量的分析得出 :196 7年以来 ,随着上游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大型水利枢纽的相继投入运用 ,头道拐站的悬沙输沙量明显减少 ,但悬沙中粗泥沙量变化不大 ;头道拐—龙门区间 ,70年代中后期悬沙输沙量明显减少 ,其中粗泥沙量减少的幅度更大 ;三门峡水库出库粗、细泥沙量随水库运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从时段累计结果看 ,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期 ,潼关以下库区在运用年内虽然达到了冲淤平衡 ,但已呈现出“拦细排粗”的特性 ;下游河道粗、细泥沙量的变化主要受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影响 ,粗泥沙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村以上河段 ,高村以下相对稳定。
- 李红良王玉明蒋秀华赵元春
- 关键词:淤积冲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