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红

作品数:53 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脓毒
  • 14篇脓毒症
  • 10篇心肌
  • 8篇细胞
  • 8篇肺炎
  • 7篇休克
  • 6篇心肺
  • 6篇心肺复苏
  • 6篇预后
  • 6篇重症
  • 5篇脓毒症患者
  • 5篇评分
  • 5篇肠屏障
  • 4篇蛋白
  • 4篇心肌细胞
  • 4篇心脏
  • 4篇血红素氧合酶
  • 4篇炎症
  • 4篇氧合
  • 4篇氧合酶

机构

  • 49篇宁夏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七...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3篇王晓红
  • 25篇杨晓军
  • 12篇马希刚
  • 8篇周文杰
  • 7篇曹相原
  • 7篇张珺
  • 7篇杨小娟
  • 7篇张小亚
  • 6篇朱金源
  • 5篇方向韶
  • 5篇刘芳
  • 5篇黄子通
  • 5篇刘敏
  • 4篇王峰
  • 4篇祁文娟
  • 3篇王妍柏
  • 3篇杨晓军
  • 3篇张楠
  • 3篇丁欢
  • 3篇丁欢

传媒

  • 10篇宁夏医学杂志
  • 8篇中华急诊医学...
  • 6篇中华危重病急...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死亡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3—12—3193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28d预后分为死亡组(54例)和存活组(39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构成比、科室来源、入院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II)评分及血流感染当日APACHEⅡ评分、入院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及血流感染当日SOFA评分、细菌耐药性、抗生素使用情况。以预后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预测决定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流感染当日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27.1±8.2)分VS.(13.4±5.3)分,(11.8±4.7)分VS.(4.2±2.9)分;P均〈0.001)];胃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抑酸剂使用率、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死亡组亦高于存活组(96.3%VS.76.9%;74.1%VS.41.0%;88.9%vs.66.7%;100.0%VS.92.3%;53.7%VS.12.8%;P均〈0.05);死亡组抗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开始治疗时间显著晚于存活组[(5.5±3.7)dVS.(2.5±1.6)d;P〈0.001)],而抗生素治疗持续时间显著小于存活组[(9.8±7.6)dvs.(22.9±13.4)d;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感染当日APACHEII评分、抗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开始治疗时间及抗生素治疗持续时间为决定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OR分别为0.640、0.230及1.612,P均〈0.05)。结论侵入性操作和治疗会增加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早期、及时、合理及持续的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周文杰杨小娟王晓红杨晓军张小亚张珺刘勤富马希刚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因素
血浆脑钠肽与脓毒症患者相关性分析及其对早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脑钠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13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脓毒性休克组39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确诊后第1天行脑钠肽、超声心动图、血乳酸等检查,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并于4周后观察各组死亡率。分析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各组脑钠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高,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LVEF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低,且乳酸水平较其他2组增高(均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LVEF、乳酸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后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与LVEF、乳酸呈正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严重脓毒症组脑钠肽与LVEF呈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脓毒症组脑钠肽与APACHEⅡ呈负相关(P<0.05)。③4周内患者死亡率以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最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表明死亡组脑钠肽、LVEF、APACHEⅡ评分、乳酸均较存活组高(均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高、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0、1.107、1.098,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预后有关,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指标。
朱金源杨平王晓红马希刚杨晓军
关键词:脓毒症脑钠肽预后
基础血糖水平分布与重症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关联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早期基础血糖水平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危重病程度及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科监测的基础血糖值,将207例重症患者分成三组:A组,血糖<4.5mmol/L;B组,血糖4.5-8.3mmol/L;C组,血糖>8.3mmol/L,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指标。结果①入组患者血糖范围在0.58-22.08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为(7.39±3.05)mmol/L;②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10.30±6.23)及乳酸值(1.46±0.99)mmol/L,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的(22.54±13.46)及(5.07±2.98)mmol/L和C组患者的(14.74±8.49)及(2.82±1.7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MODS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28日生存率分别为75%、62.5%、50%、54.2%,与B、C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A组患者基础血糖水平与APACHEⅡ、GCS、MODS和SOFA评分及多巴胺用量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C组仅与APACHEⅡ、GCS评分相关(P<0.01)。结论重症患者的基础血糖分布在4.5-8.3mmol/L范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能是最合理的控制水平。血糖浓度低于4.5mmol/L时可作为对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冯涛曹相原杨晓军王晓红丁欢
关键词:血糖预后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休克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休克肠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组、CORM-2组及iCORM-2组(灭活型CORM-2组),每组各8只。CORM-2组及iCORM-2组干预药物均为5mg/kg制作休克模型前1h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或制作休克模型24h后留取回肠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Western-blot检测回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3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D-乳酸及TNF-α含量。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休克组大鼠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CORM-2可明显改善休克大鼠肠黏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完整性。(2)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iCORM-2组的Claudin3、Occludin、ZO-1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CORM-2组仅Claudin3、ZO-1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CORM-2组上述蛋白表达均高于休克组及iCORM-2组(均P<0.05)。(3)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iCORM-2组血D-乳酸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D-乳酸(ng/mL)分别为139.49±28.83,135.75±25.19vs65.09±33.16;TNF-α(pg/mL)分别为358.60(314.18,395.73),312.25(275.75,345.40)vs65.85(47.82,84.32),均P<0.05]。CORM-2组血D-乳酸及TNF-α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乳酸(ng/mL)75.65±34.14vs65.09±33.16;TNF-α(pg/mL)104.00(93.10,131.95)vs65.85(47.82,84.32),均P>0.05]。CORM-2组血D-乳酸及TNF-α水平均低于休克组和iCORM-2组(均P<0.05)。结论CORM-2可减轻休克肠屏障损伤,并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其抗炎效应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晓红刘芳张胜马希刚
关键词:休克炎症
sPD-1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sPD-1)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探索sPD-1与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的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入住ICU的普通术后患者为非脓毒症组,并纳入年龄、性别与其他三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入ICU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外周血sPD-1、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比较各组sPD-1及各项免疫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症组仅取入组当日血标本。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0例,年龄(58.36±17.46)岁,男性58例,女性32例。其中脓毒症29例,脓毒症休克31例,非脓毒症15例,另招募志愿者1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组患者28 d病死率为28.3%。患者入ICU第1天,sPD-1水平(pg/mL)脓毒症休克组和脓毒症组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512.64(216.85,1039.41)vs.261.90(191.96,421.99)vs.191.56(151.26,232.66)vs.200.51(162.14,241.26),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sPD-1高于脓毒症组,且一周内持续处于高水平(均P<0.05)。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组淋巴细胞计数第1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症组(均P<0.05),且脓毒症休克组淋巴细胞计数减低持续至第7天(均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和总T淋巴细胞,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症组(均P<0.05),而总B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第7天CD8+T淋巴细胞仍显著低于脓毒症组[(18.36±2.23)%vs.(28.28±2.97)%,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症组(均P<0.05),第7天恢复。ROC曲线分析评估sPD-1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马玉杰侯晨涛王晓红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脓毒症脓毒症休克
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小RNA-127-5p的表达及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7-5p(miR-127-5p)在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及10例非呼吸道感染术后患者(需辅助通气)的BALF.采用miRNA芯片技术对两组患者BALF中的miRNA进行筛选,初步建立重症肺炎BALF的miRNA差异表达谱,筛选出其中有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ALF中miR-127-5p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BALF中miR-127-5p表达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患者中无剔除病例,均纳入最终分析.初步分析筛选建立了重症肺炎患者BALF中miRNA差异表达谱,并筛选出其中40个表达上调的miRNA和113个表达下调的miRNA.重症肺炎患者BALF中miR-127-5p表达量明显低于非呼吸道感染术后患者(2-ΔΔCT:0.578±0.226比1.004±0.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27-5p诊断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95%可信区间(95%CI)=0.721~0.989,P=0.001〕;当临界值取0.840时,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0.0%,阳性似然比为2.89,阴性似然比为0.19.结论 BALF中miR-127-5p可作为诊断重症肺炎的分子标志物.
王昭君刘勤富王晓红王妍柏张珺周文杰杨晓军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复苏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对复苏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CPR)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假手术组、CPR组、血晶素组(Hemin组)、血晶素+锌原卟啉组(Hemin+ZnPP组)。假手术组术后6、24h两个观察时点,每时点6只鼠,各复苏组复苏后6、24h两个观察时点,每时点8只鼠。各组记录血流动力学资料;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HO-1蛋白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法分别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结果(1)各复苏组复苏后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低于复苏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组、Hemin-4-ZnPP组复苏后各时相点dP/dt40、-dP/dt值均显著低于复苏前(均P〈0.05),Hemin组复苏前后dP/dt40值无显著性变化,-dP/dt仅复苏后0.5h和1h低于复苏前(3341.6±524.8和3711.44-502.4比4284.2±800.9,均P〈0.05),Heroin组复苏后各时相点dP/dt40、-dP/dt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CPR组、Hemin组、Hemin+ZnPP组复苏后HO-1蛋白水平显著增高,SOD活性减低,MDA水平升高,心肌硝基硌氨酸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均P〈0.05)。但Hemin组HO-1蛋白水平、SOD活性高于CPR组和Hemin+ZnPP组,MDA水平、硝基硌氨酸蛋白表达低于上述两组(均P〈0.05),CPR组和Heroin+ZnPP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O-1可减轻大鼠心肺复苏中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复苏后心功能。
王晓红方向韶黄子通曹相原周莉莉
关键词:血红素氧化酶心肺复苏术氧化性应激
16SrDNA测序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液细菌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用16S rDNA测序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痰液中致病菌的种类和丰度,探讨VAP病原学诊断的新方法.方法 对31例VAP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提取痰液标本细菌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同...
杨晓军王晓红梁志娟张小亚王妍柏王振海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9
2020年
背景:目前认为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构建大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为研究该疾病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8只、脂多糖组44只;两组大鼠各随机抽取20只用于观察造模后10 d生存率;脂多糖组剩余24只依据造模后时相分为脂多糖6,12,24 h组3个亚组,每组8只。脂多糖组腹腔注射10 mg/kg脂多糖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脂多糖各亚组分别于各时相点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留取心肌组织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静脉血清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浓度。实验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18-320)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大鼠10 d生存率明显降低;②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6 h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未见降低(P均>0.05),脂多糖12 h组、脂多糖24 h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显著降低(P均<0.01),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更明显(P均<0.01);③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12 h组、脂多糖24 h组血清肌钙蛋白Ⅰ、脑钠肽水平升高(P均<0.01),且随脂多糖注射时间延长,肌钙蛋白Ⅰ、脑钠肽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④脂多糖各组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明显损伤,且随着脂多糖注射时间延长损伤加重;⑤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
张胜白吉佳徐艳萍王晓红
关键词:脓毒症脂多糖大鼠模型心肌功能障碍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肠肺菌群结构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液、肺组织、粪便肠道微生态结构变化及关联。方法将12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6只。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 ligation punctual,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Sham组只开腹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后24 h取各组小鼠眼球血、肺组织、粪便。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16s核糖体RNA测序分析脓毒症小鼠各部位菌群微生态的结构变化并找出其中关联。结果(1)HE染色显示,CLP组小鼠肺泡腔有渗出、肺组织结构紊乱、伴随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评分较Sham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α多样性分析显示,Sham组与CLP组血液及粪便样本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样本中Ace指数、Chao指数、Simpson指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β多样性分析:Sham组与CLP组血液及粪便样本比较,组间差异均大于组内差异,分析Bray-curtis、Weighted、Unweighted指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门水平,对比于Sham组,CLP组的变形菌门丰度逐渐增加,厚壁菌门及放线菌门丰度降低;在属水平,Sham组主要以不动杆菌属和杜氏杆菌属为主,而CLP组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未分类的肠杆菌属为主。对比于粪便菌群,血液与肺组织菌群构成更为相似。结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液、肺组织、以及肠道的菌群分布存在部分重合。
杨舸张瑞王晓红马玉杰刘勤富杨晓军
关键词:脓毒症菌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