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长沙市郊大气CH_4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大气CH4浓度(体积分数)变化特征,2007-2011年,利用内表面硅烷化的苏玛罐采样、GC/FID方法对长沙市郊空气样品中CH4浓度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地面气象要素和后向轨迹,探讨CH4浓度变化特征与源汇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CH4年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2012×10-9~2075×10-9之间,季节变化特征为秋季高,春季低,浓度年较差为152×10-9.通过分析地面风和气团传输对长沙市郊大气CH4的影响表明,长沙市郊大气CH4浓度受西北风和偏南风交替控制,贡献率分别为41.1%和20.4%;引起CH4抬升的地面风包括:4个季节中的w-WNW-NW、夏季ESE-SE和冬季s,春夏季节S则导致CH4浓度降低;夏秋季节源自水稻产区的气团、冬春季节源自能源消费量较高地区的气团,对长沙市郊CH4浓度的抬升有显著贡献,南方长距离传输气团有利于CH4扩散和清除.
- 刘鲁宁王迎红徐小娟王卫东王跃思
- 关键词:地面风后向轨迹
- 亚热带红壤性稻田的甲烷排放被引量:8
- 1995年
- 亚热带红壤性稻田的甲烷排放量为55.239/m2·a.不同年度间有差异;在年度内(水稻生长季节)亦有差异.以8月排放最多,其余月份依其排放量的顺序是7月,6月,5月,9月,10月.甲烷排放率的日变化有规律性,16时前后出现最大值,6时左右出现最小值,呈单峰型,日变化幅度与天气有关,季节变化比较复杂,无规律性,在不同年度、不同稻季(早、晚季),其变化也不一致.稻田甲烷排放与水稻生产和生长密切相关,水稻的种植和生长是稻田甲烷排放的基础和根源.
- 谢小立王卫东上官行健王明星REINER WASSMANMICHAEL TOLG
- 关键词:红壤性稻田甲烷排放亚热带水稻
- 施肥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8
- 1995年
- 采用自动连续测量系统,对不同施肥情况下稻田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施肥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重要因素。增施有机肥会导致甲烷排放量增加.应用化肥可降低甲烷排放,有机肥加倍处理,32d甲烷总排放量16.40gCH_4/m ̄2,是化肥加倍处理的1.56倍;常规施肥处理介于两者之间。略高于常规加倍处理。肥料种类对甲烷排放量也有影响。全施有机肥高于有机肥加化肥(1:1)组,施沼渣肥组次之,全化肥组排放量最低,不到全有机肥处理排放量的1/5.有机肥又以施人畜粪的甲烷排放率最高,绿肥次之,沼渣肥和稻草的甲烷排放率最低。有机肥的多级利用是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一条重要途径。
- 谢小立王卫东上官行健王明星
- 关键词:肥料稻田甲烷自动监测
- 温度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 1994年
- 温度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于心科,李宁,李春园,邵波(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王卫东,谢小立(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长沙410125)关键词稻田,甲烷排放,温度1水稻及其生态和实验实验田位于中国科学院桃源...
- 于心科李宁李春园邵波王卫东谢小立
- 关键词:稻田甲烷排放温度土壤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冷凝液中的丙烯腈
- 1995年
- 报道了测定冷凝液中丙烯腈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次氯酸盐存在下的碱性溶液中,用吡啶于60~65℃的水浴中显色,分别测定406nm和500nm处的吸光度A406和A500,绘制△A-C曲线以求得丙烯腈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条件和干扰物质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丙烯腈含量在0~8mg.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
- 王卫东
- 关键词:丙烯腈冷凝液分光光度法环境监测
-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稻土中有机酸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3年
- 本文以三种有机酸为代表,研究并建立了测定水稻土中有机酸的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三种有机酸的有色络合物具有相同的吸收光谱,且具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ss)=500um)和相近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水分对酯化反应影响很大,含水量达4ml时,吸光值下降85%。酯化温度在10℃以上时,酯化率达最大值且保持稳定。在25℃时,显色反应20min趋干稳定,且在1h内吸光值下降不超过1.2%。土样中的有机酸采用NaCl溶液为提取剂,以3:1的液土比振荡提取30min,NaCl溶液浓度为1%就能达到良好的提取、过滤效果。提取液在烘干前需进行碱化,否则有机酸将损失30%以上。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2.2%(n=5),标准差为0-0.0478cmol k8^(-1)(n=2-6),平均0.0142cmol kg^(-1)(n=26);变异系数为0—10%(n=2-6),平均4.87%(n=26);线性范围为0—0.0018mol L^(-1)。
-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水稻土有机酸
- 我国华中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被引量:28
- 1994年
- 本文主要讨论地处我国华中水稻生态区的湖南红壤稻田的CH4排放特征.稻田CH4排放的日变化都有一致的规律,即在下午16:00左右出现最大值;CH4排放的日变化幅度与天气条件和水稻植物体有关;CH4排放的日变化与温度日变化的相关性很好(R>0.90)。早稻和晚稻的CH4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早、晚稻水稻生长期间的天气特别是空气温度变化的差异引起的,早稻CH4排放车在水稻生长中期(6月)略大,而晚稻在水稻移栽后几天内CH。排放就达到整个季节中的最大值,以后随时间逐渐降低;缺水会使CH4排放率明显降低,而且在重新灌水后相当长时间内CH4排放率没有回升;CH4排放在全有机肥的田中最大,然后依次是常规施肥、全语渣肥及化肥田;尿素、氯化钾和复合肥的多施可降低稻田CH。排放率;不同施肥田中CH4排放串的温度效应不同;施肥是控制CH4排放的一种可行手段;在整个晚稻生长季节中瞬时CH4排放率与瞬时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关系;在1991年双季水稻生长季节中,稻田中CH4的排放量为67.96gm-2,其中早稻的CH4排放率为0.36gm-2d-1,晚稻为0.
-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王跃思R.WassmannH.RennenbergW.Seiler谢小立王卫东谢克和
- 关键词:甲烷排放日变化施肥稻田
- 我国南方红壤丘岗区稻田甲烷产生规律被引量:11
- 1995年
- 温度对稻田甲烷产生有显著影响,温度每升高10℃,甲烷产生率约增长3倍。水稻在插秧后和收割前出现甲烷产生高峰,在生长中期产生率较低。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率的垂直分布与有机酸含量的垂直分布一致。水稻植株对甲烷产生率有巨大影响,即种植水稻比不种水稻甲烷产生率显著增加。稻田土壤排到大气中的甲烷不到其产生量的20%。
-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陈德章王明星
- 关键词:稻田顶空气相色谱法甲烷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率被引量:3
- 1994年
- 介绍测定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率的顶空气相色谱法。该法采用特制的不锈钢采样器,采取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于已充满氮气的玻璃瓶中,通过抽空、充氮处理,使其处于厌氧状态,然后在不同时间间隔取上部气体样品分析甲烷浓度,再根据温度、体积、压力及干样重等参数计算甲烷产生率。本法标准偏差为15.87μV.s(峰面积),变异系数为0.18%(n=5)。
-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陈德章王明星
-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稻田土壤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株中钙、镁的几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1
- 1995年
- 本文比较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株中钙、镁的三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干友化法、1mol/LHCl振荡提取法(振荡法)和1mol/LHCl静止浸泡提取法(浸泡法).结果表明,振荡法和浸泡法对钙的测定结果平均分别为干灰化法的101%和92.0%,对镁的测定结果平均分别为103%和97.6%.振荡法和浸泡法与干灰化法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α=0.05),它们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因此,在大批量样品的常规分析中,1mol/LHCl提取法可代替干灰化法.
- 王卫东
- 关键词:钙镁样品前处理